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治疗MR儿童疗效变化情况。方法对30例符合纳入标准MR儿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分为三个处理组,头穴组采用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结合特教,普超组采用常规脑超疗法结合特教,对照组只接受特教,经6个月治疗,于疗前、疗后由专业评估师进行智力和社会适应性评估。结果1.智力和社会适应性评估结果,头穴组、普超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智力评估结果头穴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头穴组智力和社会适应性结果均数都大于普超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对MR儿童智力及社会适应性的提高,优于普通脑超,优于单独特教,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作为无痛、无创伤性疗法,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在临床中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了解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状况。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4年3月~2015年9月间,384例进行微量元素检查的儿童,将儿童根据年龄分为三组,0~1岁为第一组,共117例,1~2岁为第二组,共134例,2~3岁为第三组,共133例,调查所有儿童的微量元素水平。结果三个组患儿的钙离子、镁离子、铜离子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1组、2组患儿的铁离子、锌离子水平与3组患儿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组患儿均无铜离子缺乏状况,1组、2组患儿铁离子、锌离子缺乏人数明显高于3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个组均存在缺钙患儿,三个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不相同,要注重儿童不同时期的营养搭配,合理安排膳食,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个肥胖基因位点多态性与儿童肥胖的关联性。方法通过儿童系统保健健康体检筛选体重正常、超重、轻度肥胖、中度肥胖和重度肥胖自愿接受检测儿童各15人;对所选研究对象选择问卷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取研究对象口腔粘膜上皮细胞,进行儿童肥胖遗传风险检测;采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的出生BMI、父亲BMI、母亲BMI、基因分析结论、喂养方式、喂养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ε2ε3ε4(APOE)的基因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X2=9.5238,P<0.025);HindIII(LPL)基因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X2=25.2024,P<0.005);G132A(LEP)基因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X2=3.5714,P>0.05);Pro12Ala(PPARG)基因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X2=24.2581,P<0.005)。结论APOEε2ε3ε4、LPLHindIII、PPARGPro12Ala等3个肥胖基因位点多态性对儿童肥胖有影响。因此该项检测对于预测儿童肥胖以及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发育中儿童保健护理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我园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00例进行研究,并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行常规保健护理)和观察组(50例,行常规保健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儿童家长的心理变化和儿童发育情况,并随访0.5年,观察其常见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儿童家长的焦虑和不确定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对照组儿童正常生长率为60.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6.00%,生长健康问题的发生率为40.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4.0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共有20例在随访中患病,观察组有4例,组间常见疾病发率比较,对照组的40.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发育中儿童保健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家长的心理状态,促进儿童的正常发育,还可以明显降低常见疾病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肾脏肿瘤影像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7年2月,医院共采用影像学技术诊断并在术后证实病理诊断儿童肾脏肿104例,均进行过MRI、CT、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74例,良性肿瘤30例。超声、CT、MRI的诊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超声,MRI诊断的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特征显示,恶性病灶的假包膜征、T2WI中高与混杂信号、囊变、晕环结节征、超声低回声比重高于良性,恶性病灶匍匐征、脂肪比重低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比OR从高到低分别匍匐征、脂肪、晕环结节征、假包膜征、超声低回声。结论影像学技术特别是超声、MRI是诊断儿童肾脏肿瘤的理想技术,需要特别关注匍匐征、脂肪、晕环结节征、假包膜征、超声低回声病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肾癌的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5~2014年我院收治7例肾癌患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7例中男性患儿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10.1岁;左侧3例,右侧4例。4例因血尿就诊,2例因腹痛就诊,1例因外伤后B超发现肾脏占位。7例Robson分期均在I期~II期内,其中4例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随访3月~8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生存率100%。结论肾癌在儿童较少见。诊断上以B超结合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需与肾母细胞瘤鉴别。治疗上采用开放或腹腔镜下瘤肾切除术,术中行淋巴结活检。术后患儿的预后与肿瘤分期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