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精神健康这一重要元素。方法通过对社会形态和典型案例剖析,找出关键问题。结果精神健康是个人素养与整个社会的多重因素互动的结果。是人类社会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结论精神健康是该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伪影对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02年7月~2010年12月3210例(运动心肌灌注显像1950例、静息心肌灌注显像12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出伪影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图像质量影响的因素①检测仪器有关的伪影。②放射性药物有关的伪影。③患者因素有关的伪影。④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有关的伪影。结论断层床对射线的吸收衰减可造成下壁的放射性稀疏,采用不同的采集方法可弥补其影响,放射性药物标记不好影响图像质量,膈肌、胸壁软组织衰减、位移伪影影响图像判断,工作人员注射显像剂时发生外漏使得心肌摄取放射性减少,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对结果判断造成影响。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护理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还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已广泛地用于临床,效果满意。但如果临床操作技术不当及留置后护理不当,可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本文旨在介绍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封管液的配制、正确的封管方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理性近视患者黄斑区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病理性近视临床患者病例38例(56只眼),对其采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患者黄斑区的图像特征。结果本组56只眼中黄斑区OCT图像显示为继发性视网膜劈裂、脉络膜新生血管25只眼,黄斑裂孔5只眼,单纯视网膜下出血4只眼,玻璃体黄斑牵引4只眼,黄斑萎缩14只眼。不同表现者的年龄、屈光度以及最佳矫正视力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采取OCT对病理性近视者黄斑区进行扫描可获得具有典型特征的图像,这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颌曲面断层对茎突过长综合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86例茎突过长患者分为常规方法摄片组(A组)和全颌曲面断层组(B组),每组各43例,分别对每位患者的茎突长度进行测量。结果A组患者茎突显示38例,未显示5例,其中茎突长度大于2.5cm者32例,伴末端分叉3例,长度小于2.5cm者6例,其中2例见分叉。B组患者茎突显示者42例,未显示1例,其中茎突长度大于3cm者40例,伴末端分叉者6例,伴周围人带不规则钙化4例,2例长度小于3cm但其形态不规则。结论全颌曲面断层摄影茎突的显示率较常规茎突摄影显示率高,其图像为上下颌平展、拉伸和放大图像,避免了下颌骨及其周围组织的重叠,清晰直观的显示茎突的全貌,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踇趾甲床断层游离移植在修复外伤性手指甲床缺损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应用踇趾甲床断层游离移植修复外伤性手指甲床缺损25例28指,其中有8例修复10指拇指甲床缺损、其中2例是双拇指甲床缺损;4例修复4指示指甲床缺损;6例修复6指中指甲床缺损;1例修复示中指甲床缺损;4例修复4指环指甲床缺损;2例修复2指小指甲床缺损。结果25例28指甲床移植全部成活,无发生甲床坏死及感染情况,指骨无外露,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以最后一次评定结果为疗效,28指疗效评定,优19指,良6指,可2指,差1指,总优良率89.28%。结论应用踇趾甲床断层游离移植修复外伤性手指甲床缺损具有切取方便、安全、对供区无明显影响、成活率高等优点并可恢复伤指的美观和功能,是修复甲床缺损的有效方法,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erdebergretinatomography,HRT)在民航航空人员眼科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民航医学中心眼科体检中疑似青光眼飞行员22例(44眼)纳入疑似青光眼组,同时纳入同期正常对照飞行员28例(56眼)为正常对照组;所选飞行员均通过直接检眼镜测量杯盘比,并均进行HRT检查;比较两组飞行员视乳头形态结构参数,并观察其与杯盘比之间的关系。结果疑似青光眼组的视盘、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视杯容积及合并平均视杯深度、最大视杯深度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盘沿面积和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截面面积均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HRT检查,疑似青光眼组飞行员杯盘比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飞行员,且杯盘比越大,HRT所得视乳头形态结构参数异常率越大。结论HRT检查重复性好,对筛选早期开角型青光眼有重要参考意义,应用于民航飞行员眼科体检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原田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田病患者18例(32只眼),采用FFA和OCT检查,结合患者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只眼造影早期视盘表面呈现放射状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出现边界模糊的强荧光,4只眼呈放射状条形低荧光,以视盘为中心向四周延伸;28只眼中周部和后极部表现为多发性颗粒状、针尖样强荧光斑点,逐渐扩散融合;神经上皮层下积液存在浓度不均的点状反射,其中6只眼表现为团状渗出点,10只眼玻璃体表现为腔点状反射增多,3只眼有囊腔形成。结论FFA联合OCT检查在原田病诊断中具有优越性,对疾病的病情追踪、疗效评价提供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