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采用天麻素联合眩晕停治疗眩晕综合症的临床效果,继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98例眩晕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眩晕停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天麻素联合眩晕停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9.59%,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92%,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7%,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4.08%,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眩晕综合症患者,临床给予天麻素联合眩晕停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穴位敷贴联合眩晕宁对良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入选住院的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辅以穴位敷贴(太阳、新设、风池)(1次/日)联合眩晕宁(3粒3/日)治疗,1疗程1周,随访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复发性、起效时间、治愈时间以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治愈率40%,总有效率88%,复发率20%,起效时间4.10±1.64,治愈时间5.90±0.88,研究组治愈率60%,有效率96%,复发率4%,起效时间2.71±1.12,治愈时间4.40±1.2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眩晕宁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效果显著,能减少复发,并能缩短起效及治愈时间,且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眩晕评定分级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68例,随机分2组。实验组34例,给予手法复位,并且在复位前后根据眩晕评定分级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34例,予手法复位前后常规护理,观察2组所需手法首次复位成功率及平均住院日。结果实验组患者中经过首次手法复位后症状消失的有31例,平均住院日为3日;对照组患者中一次手法复位症状消失的21例,平均住院日为7日。2组比较首次复位有效率及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评定分级对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眩晕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以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在临床上根据眩晕的性质分为阴虚阳亢型眩晕、瘀血阻络型眩晕、肝气上逆型眩晕、阴虚火旺型眩晕,根据不同的证型特点,加以辩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