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对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本院门诊患者标本,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与生化仪检测结果的比较;利用室间质评样本在不同的温度下检测,结果与回报靶值的允许范围判定。结果20例门诊病人血浆在不同温度下检测结果与生化仪比较,7℃2小时后、15℃20分钟、25℃20分钟有显著性差异;5份室间质评样本检测结果,只有7℃和15℃时结果全部在靶值允许范围内。结论温度对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影响较大。

  • 标签: POCT 血糖 检测 温度 室间质评
  • 简介:摘要基于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主动式有源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电子标签,解决医院检验科冰箱的温度监测问题。在分析现有温度监测手段的缺点的基础上,本文利用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主动式有源RFID电子标签设计出温度监测系统的架构,其中箱体温度由集成的传感器探测,再通过无线射频传送给主机进行实时显示。通过对连续温度变化的分析,并结合三种最典型的温度模型,软件系统可以判断箱体温度以及冰箱是否工作正常,并实现针对使用者和维修者的分类报警。该监测系统可同时满足临床部门和维修部门的需求。

  • 标签: RFID 温度监测 温度模型 分类报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及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正常人15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采集2份血液样本,一份保存在常温下(A组),一份保存在-4℃条件下(B组),分别放置30min、1h、2h、4h、12h以及24h后检验,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不同检验时间,两组标本的MCHC、HGB、WBC以及RBC水平变化不大,但是PLT水平变化较大;样本保存12h后,A组和B组的MCHC和HCT水平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时间和温度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

  • 标签: 血常规 时间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的60例抗凝静脉血标本,采集完立即在室温下对其进行常规四项检查,数据作为对照组。然后,将标本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其中,A组在-4℃条件下放置24h,B组置入-20℃条件下24h后再次进行凝血检查;C组在4h、8h、24h后进行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数据。结果凝血标本在-4℃条件下保存24h后,凝血四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而-20℃保存24h后,APTT明显延长(P<0.05)。在室温下,放置4h、8h后,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放置24h后,FIB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三项指标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具有一定影响。

  • 标签: 凝血标本 检验结果 时间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冻存温度对树突状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为临床树突状细胞疫苗的贮存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健康人的外周血分离单核淋巴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成熟的树突状细胞置于-80℃和液氮中的温度下贮存。不同的时间复苏,苔盼蓝染色计算树突状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在一周之内树突状细胞在-80℃和液氮中冻存复苏后,活细胞数85%以上,四周后在液氮中存活的树突状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80℃冻存的细胞。结论液氮中适合长期保存树突状细胞。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冻存 存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度和时间对布病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的影响。方法将现采集的710份疑似布病患者的血清分别置于温室(19—25)度、平均(35+1)度恒温培养箱和(55-1)度水浴箱中,在放置不同的时间(0.5h、1h、2h、8h和24h)后,分别进行BPT实验,同时对每份血清进行试管凝集实验(SAT),观察并进行记录实验结果。结果血清与温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放置血清的时间越短,温度越低,假阳性率越高。结论血清学检测可排除温度和时间等物理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假阳性率,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

  • 标签: 布病 凝集实验 温度 物理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样本放置温度与时间对血浆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26个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两份/人的样本,一份放置于室温作为观察组,另一份放置于4℃冰箱中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0h、0.5h、1h、2h、3h时的浓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浆氨的浓度均随时间增长而升高,观察组结果在0.5h的结果与对照值(0h)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浆氨结果和对照组在1h、2h、3h结果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置0.5h与1h时检测值与样本0h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h与3h检测结果与样本0h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氨样本采集后应低温立即送检,并于0.5h检测,如因故不能及时检测,应将标本放置与4℃冰箱冷藏于2h内完成检测。

  • 标签:
  • 简介:摘要常能听到临床反应说夏季钾结果偏低。对此对吧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2年间临床血清钾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夏季血钾结果偏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对TAT皮试阳性率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需要进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例。实验组将破伤风抗毒素从冰箱中取出,放置室温下十分钟后再配制皮试液进行皮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配制,将药液取出后直接配制皮试液进行皮试。结果实验组阳性率下降。结论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护士工作量。

  • 标签: 温度 破伤风皮试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冷冻保存条件对血清及质控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冷冻温度保存下的质控品和健康人混合血清,保存温度分别控制在-20℃、-10℃,并于保存后1、2、4周进行检测,计算质控品及血清中各项检测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结果干粉质控品不同保存温度的RCV%均较理想,血清-20℃冷冻保存4周后ALT的RCV%超过推荐值,由此说明血清保存时间过长对ALT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血清-10℃冷冻保存4周后ALT、ALB、TBIL等多项检测指标的RCV%超过推荐值,表明血清-10℃冷冻保存对稳定性影响显著。结论不同冷冻保存温度对固态的干粉质控品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但不同冷冻保存温度对血清的稳定性影响显著。

  • 标签: 冷冻保存 血清 质控品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除锈剂溶液对生锈器械的除锈效果。方法挑选已冲净血迹、污迹,同等锈渍的生锈器械176件,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87件,对照组89件,对照组将生锈器械浸泡在20oC(常温),按17比例配制的除锈剂溶液中浸泡15min,然后用软毛刷将器械在溶液里刷洗。实验组将生锈器械浸泡在温度600C,按17比例配制的除锈剂溶液中浸泡15min,然后用软毛刷将器械在溶液里刷洗,比较两种除锈方法器械除锈合格率。结果对照组器械除锈合格率为43.82%,实验组器械除锈合格率为89.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锈器械在600C的除锈溶液中浸泡除锈,除锈速度更快,效果更好,优于20℃(常温)除锈溶液的除锈效果。

  • 标签: 温度 除锈剂 生锈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中保温对高龄病人围术期的保护作用方法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取BairHugger750型患者升温系统等护理措施进行术中保温对比观察患者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及术后清醒时间、寒颤、躁动等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几乎全部维持在正常体温(36℃~37℃)水平,而对照组患者的核心体温在手术结束时几乎全部下降至36℃以下。结论术中采用输液加温器和充气升温毯,可有效地维持患者正常体温

  • 标签: 术中保温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 核心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会阴护理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择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10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分别给予37-41℃0.1%安多福棉球会阴抹洗和常温下0.1%安多福棉球会阴抹洗,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7-41℃0.1%安多福棉球会阴抹洗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常温下0.1%安多福棉球会阴抹洗的舒适度。结论用37-41℃0.1%安多福棉球会阴抹洗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会阴护理 安多福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的体检人员80例,将其依据随机表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受检人员40例,接受进口采血管的受检人员作为实验组,接受国产采血管采集的受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最后将分离的血浆放在冷藏和室温,对不同时间段的凝血指标进行统计。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后可知,参照组受检人员的各项指标比较比实验组,前者相对较低,室温条件下,送检4小时和8小时的所得结果较比立即测定,前者相对较高,组间数据经统计可知,差异显著,在低温条件下,送检4小时和8小时的所得结果较比立即测定,结果差异不大。结论凝血真空采血管会由于厂家和质量的差异而影响凝血酶时间,同时标本放置时间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 标签: 凝血真空采血管 标本放置温度 时间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位杂交变性温度的改变对EBER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变性温度对多例EBER阳性表达的标本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A组50℃整体几乎阴性,几张微弱阳性,B组55℃阳性较A组多,强度不稳,整体不均一,C组60℃基本阳性,强度较强,有几例强度偏弱,D组70℃全部阳性,强度强,稳定,均一。E组75℃全部阳性,强度强,背景增强,假阳性率高,特异性降低。结论原位杂交检测EBER阳性表达在一定范围里随变性温度升高信号稳定性增强,70℃为最佳变性温度

  • 标签: 原位杂交 EBER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时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关系。方法将78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按术中冲洗液温度不同,随机分为体温组和室温组各39例,比较2组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及膀胱痉挛间隔时间。结果体温组发生膀胱痉挛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室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时冲洗液温度宜在36~37℃,可明显减少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冲洗液 温度 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采集4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每位4m1,分二组注入EDTA—K2真空抗凝管中,一组放在室温保存,另一组放在4℃条件下保存。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TC-diff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按仪器的操作要求分别于采血后0、4、8、24h进行血细胞参数检测。放在4℃条件下保存的标本每次检测前10min从冰箱中取出回温待测,每批检测前、中、后均对仪器进行全血质控的监测。结果室温标本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结果有影响,保存在4℃的标本在24h内完成除MPV外基本保特恒定。结论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量在4h内检测完毕,在4℃条件下保存,放置的时间也不能太长。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 放置温度 时间 血细胞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本温度、溶血和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体检健康人群,将其平均分为3组,即A组30例患者一份标本常温保存后实施检测,一份标本在5℃环境保存后实施检测;B组30例患者一份标本在溶血前实施检查,一份标本在溶血后实施检查;C组30例一份标本在24小时后实施检查,一份标本即刻检查。结果①常温保存和5℃保存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经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产生;②溶血和不溶血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经比较形成统计学意义;③即刻检验和24h检验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经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标本温度以及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未出现影响,标本溶血会对血清总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产生影响,为此对患者检验时需要预防溶血产生。

  • 标签: 标本温度 溶血 储存时间 肝功能生化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深低温体外循环术温度管理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收治的体外循环行深低温循环技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停循环时间、手术中最低鼻咽温度以及最低肛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自动复苏率更好,并发症更少,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术中温度管理时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复苏,降低患者并发症,使深低温技术更加有效。

  • 标签: 体外循环 温度管理 护理 深低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人员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进口采血管进行血液采集,对照组使用国产采血管进行血液采集,统计并对比两组各时段检测的数据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各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在室温环境之中,4h、8h的检验结果与0h检验结果相比之下,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在冷藏环境中,各时段的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真空采血管在其生产厂家以及生产方面存在的差异容易对凝血酶时间(TT),与此同时,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以及温度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 标签: 凝血真空采血管 标本放置温度与时间 检测结果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