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解放军某部225名新兵进行心理测评,建立新兵心理档案。方法使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的DXC-6多项群体心理测评仪,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评。结果225名新兵中性格外向稳定型177人,占总测评人数78.66%,性格内向稳定型型48人,占总测评人数21.33%。Tp均值43.47,Tn均值40.32。筛选出情绪不稳定Tp、Tn双项均高的有5人,占总测评人数的2.22%。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贫血鉴别诊断在血液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贫血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60例为缺铁性贫血,2组60例为地中海贫血。另外选取12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贫血鉴定诊断在血液检验中的临床观察效果。结果通过1组、2组以及对照组经过血液检测可知,1组和2组的血细胞分布宽度等指标正常,血液检测方法用于贫血鉴定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结论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血液检测的结果对比分析可见,RBC等临床指标能够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是与对照组健康成人还是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可见,血液检测临床效果在贫血鉴定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肿瘤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肿瘤手术患者98例,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详细检查确定肿瘤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肿瘤切除。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利用KPS评分体系对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在对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后发现,98例胃肠肿瘤患者痊愈率为54.08%,死亡率为12.24%,复发率为33.68%,患者的总生存率为87.76%;术后随访5年,痊愈率为37.8%,死亡21.4%,复发40.8%,治愈率呈下降趋势。从KPS评分情况来看,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KPS评分要明显高于患者在手术治疗前的KPS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肿瘤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外科手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可行性比较高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效率。方法选我院接收的热性惊厥患儿84例,入选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应用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西泮治疗。对照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2.9%,与对照组患儿的71.4%相比较,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控制惊厥的时间,观察组患儿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表明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且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相对比单纯的苯巴比妥治疗方法,患儿联合使用地西泮效果更显著,更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控制惊厥,同时还可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200例,随后这200例患者均采取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两项检查,观察两组心电图的检出率。结果两种心电图的检出率均较高,但是动态心电图在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以及房性早搏成对等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阳性的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检查诸多冠心病等方面的疾病,临床效果显著,该检查的无创性较高,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现状调查情况。方法对我中心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患有肺结核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给患者采用医院自行制定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总结目前患者对结核病传播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对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患者的平均评分为(29.6±5.2)分,其中了解的患者占35.0%、部分了解的患者占54.0%、不了解的患者占11.0%。患者在年龄、病程以及学历等方面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水平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性别和居住地方面没有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现状较低,而且患者不同的学历、病程以及年龄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性。因此,需要对不同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的意识。
简介:摘要目的测评解放军某部队基层军官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随机筛选出年龄在28~35岁,平均年龄30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军官200名,分别与2013年和2015年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评。结果第一次测评初步筛选出心理状态不稳定军官4人,通过干预在第二次测试中有3名军官测评数值均为阴性。结论对于个体样本阳性人员通过干预,在有利因素的影响下,可以改变其Tp心理变态倾向(精神质),Tn量表情绪的稳定性(神经质)的数值,提高心理稳定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骨科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于我院骨科诊治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将采用全身麻醉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硬膜外麻醉的4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麻醉后6h、12h,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麻醉前及麻醉后24h、48h,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数据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科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麻醉药物应用剂量明显少于全身麻醉,且硬膜外麻醉方式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降低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根据抛硬币单复数的方式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6min步行距离实验,均治疗后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