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的多动症行为评分与治疗有效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的多动症行为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0.0%(18/2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60.0%(12/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多动症行为评分情况。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及家属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特别是产科病人及家属期望值很高,导致产科护理工作的高风险特点。稍有疏忽就会影响到母婴安全,引起较大的医疗纠纷。本文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2009年32例护理缺陷的情况,论文分别对缺陷发生的原因,缺陷发生与护理人员产科工作年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2例护理缺陷中,由于“三查七对”落实不到位的构成比例高,占缺陷总数的68.76.%;缺陷发生频率与护理人员在产科工作年限职称密切相关,工作5年以下占71.88%。其中工作仅1—2年发生缺陷高达43.75%。结论严格制度的落实,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培养,特别是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培养非常重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护理队伍,是减少护理缺陷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男女性别发生率及各亚型的构成比,以及共患病的发生情况,为ADHD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采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确诊为ADHD的患儿,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SNAP-IV评估问卷对对立违抗、品行问题、情绪问题进行筛查。结果ADHD患儿169例,男140例,女29例,男女比例为4.831,男性远多于女性;其中注意缺陷型85例,占比50.3%,多动冲动型20例,占比11.8%,混合型64例,占比37.9%,男女性别在各亚型无显著性差异;ADHD共患病76例,男66例,女10例,其中对立违抗男61例,女9例,品行问题男8例,女1例,情绪问题男11例,女4例,男女性别无显著性差异;在共患病76例中,不同年龄患儿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注意缺陷多动患儿男性患病率显著多于女性;6~9岁是发病高峰期,注意缺陷、多动冲动、混合型三个亚型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在对立违抗、品行问题、情绪问题三项共患病中,对立违抗发生率最高,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冲动干预护理缺陷的原因,为制定护理对策提供依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精神病患者发生冲动行为进行研究,对其中冲动干预护理缺陷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发生冲动行为原因,精神症状25例(占62.5%),与病友、家庭闹矛盾6例(占15%),自知力缺失5例(占12.5%),护理人员态度不冷静2例(占5%),其他因素2例(占5%);护理缺陷因素护理方法不当30例(占75%),护理不到位6例(占15%),责任心不强2例(占5%),态度不冷静2例(占5%)。结论对精神病人的冲动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应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专科护理知识、沟通技巧的教育,是减少护理缺陷的有效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与神经外科护理缺陷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02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急诊治疗,对照组护士给予只由责任护士负责护理干预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专科护理小组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缺陷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9.8%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相比,观察组0.0%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对于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护患沟通的满意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护理小组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缺陷及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普儿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及患儿家长知情同意下由护理责任组长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在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并对护理缺陷及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护理纠纷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护理缺陷及纠纷的原因有护理技术不佳、沟通效果不佳、医院环境不理想及缺乏责任心,其中沟通效果不佳是主要的原因,其次为护理技术不佳。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通过加强护患双方的沟通、提高自身的护理技术、加强工作责任心并优化医院护理环境能够有效避免儿科护理中的缺陷及纠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有效防范措施。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136例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研究发现,在手术室当中,通常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高低、手术室当中的管理制度完善性等都将给手术室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而其中较为常见的风险主要是医源性感染及交叉感染等。而所选患者当中,因为护理不当而导致6例交叉感染患者(4.3%)、20例医源性感染患者(14.7%)。针对此类感染情况采用针对性措施防治后,真正有效的控制了其存在的护理风险。结论针对手术室护理缺陷情况,推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极大的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本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最终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及风险,并探究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为风险防范组和常规护理组,风险防范组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风险防范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几率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风险防范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风险防范护理,能够全面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整体提高护理质量,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前优生指标筛选对避免新生儿出现出生缺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在符合我国生育政策且计划生育的已婚育龄女性1512例。1512例受试者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和对照组A、实验组B,实验组A生育期前均进行孕前优生筛查,对究对象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验组B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让其了解优生优育的相关知识,了解备孕和怀孕期间的一些心理和生理变化,预防降低新生儿缺陷的措施。然后对比实验组A和对照组,实验组B和对照组,观察三组的新生儿缺陷率。结果参照组504对夫妻,出生胎儿521例,缺陷率为4.8%,实验组A504对夫妻,出生胎儿510例,缺陷率为0.4%,实验组B504对夫妻,出生胎儿512例,缺陷率为0.4%,参照组504对夫妻,出生胎儿521例,缺陷率为2.3,分别实验组A和参照组新生儿缺陷率,实验组B和参照组新生儿缺陷率,两两组差异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婚适龄女性孕前优生筛查可通过对相关风险因素干预、评估来避免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本次研究进一步证实,进行孕前优生筛查提前并提前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讲,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缺陷率,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