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CT及MRI(核磁共振成像)对非典型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3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典型脑膜瘤患者,按照不同的诊断扫描方法分为CT组(10例)、MRI组(10例)以及联合组(CT、MRI联合扫描,13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非典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等参数指标。结果(1)CT组、MRI组平扫均呈现密度不均匀和信号不均匀,CT、MRI联合扫描增强后呈现不均匀强化;(2)肿瘤边缘表现为不规则,MRI组检查可见肿瘤内流空血管影特征。结论非典型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不够典型,但是具有脑外肿瘤的影像学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LDCT)在青少年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与疗效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青少年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同时行胸部低剂量CT平扫与X线平片检查,分析X线胸片及LDCT影像学征象及动态随访情况。结果27例患者中CT表现为肺炎实变9例(29.2%),孤立结节或肿块7例(25.9%),磨玻璃样密度影4例(14.8%),多发结节4例(14.8%),肺内渗出病变伴脊柱骨质破坏3例(11.1%);LDCT在肺内病灶检出率上高于X线胸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不典型肺结核缺乏特征性,低剂量CT在病灶检出和动态观察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更准确的评估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典型脂肪-血液界面征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X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1月5日,将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经过X线检查、分析非典型脂肪-血液界面征,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CT检查,将两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的阴性预测值10.00%和阳性预测值90.00%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非典型脂肪-血液界面征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X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诊治的116例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选的患者中,78例误诊为急腹症,主要是因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基本均处于心脏下壁表面,如下壁出现心悸缺血缺氧表现时,迷走神经被坏死心肌刺激,而且降低心排血量,组织灌注不足,因而出现了急腹症症状。24例误诊为脑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时心排出量下降,脑供血降低,特别是左室前壁受到交感神经支配,反射性导致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细胞缺血缺氧而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14例误诊为肺心病,肺心病所引起的右心室肥厚,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QRS变化,特别是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以及右心衰竭加重时,类似于急性心梗变化。结论上腹疼痛患者通过止痛、解痉治疗无效时,应进行ECG检查同时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心律变化,对于临床症状逐渐加重的患者应密切注意其心肌酶以及心电图变化,并发疾病通过积极治疗未见效果时,必须要想到AMI加强对AMI症状不典型的认识,细致、全面的对病情进行分析,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详细询问病史以及密切注意各个波形变化,不可被疾病的表面症状所误导,应仔细认真的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误诊为肺炎的原因,为提高临床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误诊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66例患者均有咳痰、咳嗽、发热等症状入院,且均误诊为肺炎,误诊时间4~9天,入院后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此后有60例患者经多次痰结核菌涂片检查提示抗酸杆菌(+++),确诊为肺结核,余下16例患者,经痰结核菌涂片提示抗酸杆菌(-),再进一步进行电子支气管镜刷检后,确诊为肺结核。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诊断结果均不典型,如果无法排除肺结核的可能,则需要进行痰结核杆菌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治疗,若治疗结果仍不乐观,则需要进行有创检查,进一步对疾病的诊断进行明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减少误诊,提高临床救治率;方法对我院内科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65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方法、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组病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初诊时诊断为其他疾病19例,占29.23%。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出院或者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56例,好转率达86.15%,死亡9例,死亡率13.85%;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多样,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时进行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并进行动态追踪,结合多项指标进行最终判断,以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救治率。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32例不典型硬膜下积液病例的诊治经过,探讨心得体会、并结合文献复习,对于硬膜下积液的诊治进展和新认识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我科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总计32份不典型硬膜下积液病例,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41.2±2.5岁);纳入标准有头痛头晕、偏瘫或意识障碍等等神经功能影响症状,并且CT示有颅内硬膜下积液,量>20ml,可伴有或不伴有侧脑室、第三四脑室扩大,除外标准原发性脑萎缩硬膜下腔隙扩大者、生理性脑叶缺失、蛛网膜囊肿、单侧无症状性硬膜下积液。回顾性分析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别有加压包扎、体位和药物治疗、腰穿及腰大池引流、颅骨修补并硬膜下-腹腔分流术、钻孔外引流等措施。结果17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好转,15例行手术治疗。有1例患者术后迟发硬膜下积液,二次手术后行脑室外引流并外侧裂积液处穿刺外引流术,预后欠佳。结论不典型硬膜下积液成因复杂,发展及转归情况不规律,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个体差异性亦很大,诊断后需尽量明确发生原因,研究其形成机制,评估后根据个体性差异具体制定治疗措施,而不拘泥于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对膝关节不典型疼痛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未明确诊断的膝关节不典型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予以MRI、X线片、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并展开治疗。分析关节镜对于膝关节不典型疼痛的诊断及治疗价值。结果经关节镜探查,60例患者中,19例患者为骨性关节炎,10例患者为前交叉韧带损伤,15例患者为髌骨下脂肪垫肥厚,9例患者为膝关节滑膜炎,7例患者为关节游离体;对各个患者展开针对性手术治疗,有1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对患者予以3个月随访,与术前比较,各患者的VAS评分降低、Lysholm功能评分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关节镜探查膝关节不典型疼痛,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提升患者的诊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