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术后胃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饮食指导、活动指导等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术后6小时给予按摩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三个穴位。观察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剖宫产患者术后6小时行穴位按摩内关、合谷、足三里三个穴位,可有效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促进患者肛门早排气,对产妇早日恢复正常饮食,早泌乳及有效的母乳喂养等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按摩在小儿流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0例流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腔按摩,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4.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35/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满意度98.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41/50)(P<0.05)。结论在小儿流涎的治疗过程中,辅助口腔按摩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且获得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热敷与穴位按摩在干眼症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起到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干眼症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38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13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对照组的6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69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热敷与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眼部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眼部症状评分和泪液分泌量没有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眼部症状评分和泪液分泌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1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5.51%,P<0.05。结论将热敷与穴位按摩应用到干眼症护理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评分和泪液分泌量,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常规护理组(A组)与实验干预组(B组)各63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手术开始前30分钟进行双足足底按摩10min。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及心率变化、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其焦虑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较入院时减轻,亦轻于同期的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前血压、心率的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术前30分种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施行穴位按摩可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们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穴位敷贴与手法按摩联合方案对产后乳汁的分泌影响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初产妇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生活指导与穴位手法按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方案,分析两组患者喂养及泌乳时间情况。结果研究组完全母乳比对照组多,且象征母乳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泌乳时间小于24h为68.00%比对照组42.00%高,且平均泌乳时间(23.82±9.16)h少于对照组(35.64±8.56)h,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应用穴位敷贴与手法按摩联合方案,能有效缩短产后乳汁分泌时间,改善产妇喂养方式,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在产妇护理中,使用心理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对于护理水平的提升探讨。方法将100例产妇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流程管理,待护理疗程后,对抑郁测评量表(SDS)、满意度和相关知识掌握度调查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满意度大大提升,且对于护理相关知识有所掌握,有利于自我监护,研究组SDS评分为(13.6±3.1)分,对照组为(24.2±2.6)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提高产妇护理流程管理的工作,加强心理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可以改善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患者自身的保障具有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推拿按摩联合中药汤剂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6例。常规组予以中药汤剂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脊柱推拿按摩。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94.44%VS77.78%),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疼痛评分(2.3±0.7)分显著低于常规组(3.7±0.6)分,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肩腰腿痛患者在口服中药汤剂的基础上,联合脊柱推拿按摩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患者的疼痛感显著减轻,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频电刺激结合乳房按摩点穴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0例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产妇实施低频电刺激结合乳房按摩点穴,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实验组产妇术后乳汁开始分泌时间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2)两组新生儿完全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率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结合乳房按摩点穴提高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更是缩短乳汁分泌时间,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后缺乳患者采取催乳汤+穴位按摩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8年6月所接收的300例产后缺乳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主体,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分别为150例。单一组仅采取催乳汤进行治疗,联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加以穴位按摩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治疗前后的乳汁分泌量。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144例(96.00%)显著高于单一组98例(65.33%),两组治疗前的乳汁分泌量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乳汁分泌量(637.85±131.32)ml显著高于单一组(411.52±120.01)ml,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产后缺乳患者采取催乳汤+穴位按摩进行联合治疗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泌乳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保护会阴节省法辅以按摩及心理疏导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015年待产初产妇240例,在这其中120例应用无保护接生技术配合会阴按摩护理为观察组,120例常规接生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方案进行接生,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传统方案的基础上,使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术,并且辅助实施会阴部位按摩以及心理疏通。结果数据结果表明观察组分娩恐惧、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无保护接生技术并且结合会阴部位的按摩护理,通过稳定孕妇情绪,指引孕妇积极主动配合分娩,可以增加产妇分娩成功的信心,减少分娩时间等相关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可以减少出血量,降低会阴损伤风险,减少对新生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保证孕妇与婴儿的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共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参照组对产妇产后24小时内进行乳房按摩。研究组对产妇产后2小时内进行乳房按摩。结果研究组的首次泌乳时间和泌乳量均优于参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有30例母乳喂养,概率为75%,参照组中有24例,概率为60%,研究组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一定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2小时内进行乳房按摩,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婴幼儿的免疫能力,还可以促进产妇自身的身体恢复,同时有效的缩短首次泌乳时间并增加产妇的泌乳量,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睑板腺按摩在治疗慢性睑缘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80例慢性睑缘炎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睑板腺按摩辅助治疗,对比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5分钟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和住院时长。结果观察组5分钟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和住院时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40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睑缘炎患者实施睑板腺按摩辅助治疗能使睑板腺恢复通畅,加快病人康复进程,减短住院时间,同时有效预防了干眼病的发生,最终取得了极好的治疗疗效,而且临床上操作简单、取材便捷,治疗慢性睑缘炎时可大力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