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回教中封斋者斋月前后慢性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探索该斋戒禁食对于慢性病的潜在价值。方法通过目的抽样,在江苏和上海两地抽取自愿在回教斋月期间封斋者36名,受试者均严格按照回教教义仅在日出前及日落后进食,并且在斋月前和斋月后分别测量了体重、腰围、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四项等指标。结果斋戒者中86.11%(31/36)的人腰围变小,75.00%(27/36)体重减轻,66.67%(24/36)舒张压下降,75.00%(27/36)收缩压下降,80.56%(29/36)血糖下降,91.67%(33/36)糖化血红蛋白下降,58.33%(21/36)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61.11%(22/36)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结论斋戒行为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的相关指标在受调查人群中都有正向的健康意义,具有潜在的辅助治疗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中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病情况的分析,探讨人群中三种疾病的发病率、患病人群特点以及对健康问题进行指导。方法对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中20岁以上人群的健康情况进行统计,记录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者人数,观察患者所在人群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体质指数与慢性病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所统计的2000人中,高血压400例(20.0%)、高血脂190例(9.5%)、糖尿病80例(4%),将十岁划分为一个年龄组(60岁以上为一组),经统计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高,患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患者比例也相应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并且与体质指数成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类代谢与2型糖尿病(DM)患者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找预防、延缓DR出现和加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充市中心医院2008年12月~2009年6月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共139例作为实验组,按1985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制定的DR分期标准将其分为①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32例;②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89例;③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18例。随机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同期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上述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构成均无明显差异(P>0.05)。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脂蛋白(a)LP(a)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使用SPSS11.5forwindow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伴有DR组(PDR和BDR)的FPG、BMI、LP(a)和OXLDL显著增高(均P<0.01),NDR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LP(a)和OXLDL与之相比也有升高(均P<0.05);②伴有DR组的病程、LP(a)和OXLDL较NDR组明显升高(均P<0.01);③PDR组LP(a)和OXLDL水平显著高于BDR组(P<0.01);④DR发生与LP(a)和OXLDL水平有关,并有随LP(a)和OXLDL水平升高而显著增加的趋势(均P<0.01)。结论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程度、血脂代谢紊乱,尤其是脂蛋白亚组成分两项指标LP(a)和OXLDL均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长期控制好血糖,同时要求血脂水平得以良好控制,重视抗脂质氧化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8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血脂变化。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总胆固醇(TC)以及三酰甘油(TG)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糖、血脂水平,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血脂代谢之间的关系,供临床借鉴。方法以2017年7月—2018年8月本院内分泌科接诊的糖尿病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施以常规眼科检查以及血脂检测。综合分析本组300例患者各项检查的结果,总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血脂代谢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300例病患中,Ⅰ级者有100例(33.33%),Ⅱ~Ⅳ级者有106例(35.33%),Ⅴ级者有94例(31.33%)。对于Ⅰ级患者,其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都在临床正常值的范围之内,而Ⅱ~Ⅴ级患者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则比临床正常值高,且其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也都存在异常,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血脂代谢异常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故,临床医师在治疗糖尿病患者时,要注意对其血脂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6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取100例正常体检组作为对照分析。观察两组经检测后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载脂蛋白a1、LDL-C、ApoB等指标结果。结果经比较得知,实验组患者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ApoB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HDL-C、载脂蛋白a1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检测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糖尿病患者其血糖值和血脂指数有显著相关性,血糖升高可显示血脂异常,更易诱发血管并发症,临床应高度重视对糖尿病患者血脂的检测,以便更好控制患者血糖和并发症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采用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68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抗凝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抗凝剂联合降脂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改变情况,并监测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G、TC、LDL-C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观察组为11.76%,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抗凝联合降血脂药物方案治疗效果可靠,可有效纠正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症状,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黄芩总黄酮对高血脂小鼠降血脂的研究。方法把高脂小鼠随机分为高脂组(9只,生理盐水),辛伐他汀9只,6mg/(kg.d)组,黄芩总黄酮9只,80mg/(kg.d)组,黄芩总黄酮80mg/(kg.d)+辛伐他汀6mg/(kg.d)组,辛伐他汀9只,12mg/(kg.d)组,喂养30天,分别测定小鼠TC,TG,LDL-C,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6mg/(kg.d)辛伐他汀联合有效剂量的黄芩总黄酮的降血脂疗效与12mg/(kg.d)相当。结论联合治疗比单用辛伐他汀或黄芩总黄酮能更好降血脂,黄芩总黄酮可作为他汀类降脂药的理想补充剂。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次强化性糖尿病健康宣教干预对血糖控制影响效果。方法选笔者所在医院内科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确诊糖尿病患者300例相关资料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数字编序并随机各组150例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均在糖尿病对症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常规组接受1~2次,观察组根据情况进行2次以上健康宣教。比较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相对于干预前,患者糖尿病知识评测分数于干预后均有明显提升,观察组干预后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有效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治疗中进行多次糖尿病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更好了解自身疾病并配合治疗有积极意义,直接影响血糖指标控制效果,需得到重视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长征镇社区383名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了解辖区内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社区的糖尿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居委会为单位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5个居委会的居民为筛查对象,本次筛查采取确定高危人群,通过采取患者静脉血对患者进行早餐前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结果383名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血糖正常者153例,新发现糖尿病患者67例,IFG49例,IGT47例,IFG合并IGT67例,糖尿病患者检出率为17.5%,血糖调节受损者检出率为42.5%,主要集中于70岁以上老人,其次为60~69岁。结论通过本次筛查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及血糖调节异常者,老年人、肥胖及超重人群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应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人群进行饮食及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