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杂交手术室介入治疗及影像检查中的防护方法,评价其防护效果。方法在杂交手术室内推广普及放射相关防护知识,在影像检查及介入治疗中医护人员分别采用医用铅防护服,铅防护围脖,铅防护眼镜,铅帽子,床下铅橡胶帘,床边悬挂可活动式铅玻璃防护屏进行射线防护,利用个人射线剂量仪进行测量防护材料防护前后的射线剂量。结果医护人员使用得当的铅防护用品,适当的增加距离管球的距离,使用合适的曝光条件可明显减少受辐射剂量,增加医护人员对防护知识的了解,有显著的防护意义。结论杂交手术室中采用多种防护措施,使用合理的曝光条件可有效减少射线量,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怀孕早期电磁辐射暴露对异常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临床确诊为异常妊娠的孕妇102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异常组,另外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正常孕妇102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在怀孕早期接触电磁辐射的情况进行调查,探讨怀孕早期电磁辐射暴露对异常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异常组的使用电磁炉、微波炉、复印机、移动电话、电热毯、工作场所中或者是居住地附近有电磁辐射设备、每周看电视超过10小时以及每周使用电脑超过45小时的孕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将其他危险因素作用调整之后,怀孕早期经常使用移动电话和微波炉的孕妇出现异常妊娠的相对危险性分别是不使用孕妇的4.53倍和2.21倍。结论在怀孕早期接触电磁辐射容易导致孕妇出现异常妊娠,因此应对孕妇最好电磁辐射的宣传教育工作,减少在电磁辐射暴露的时间,避免异常妊娠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年轻女性乳腺癌的病理特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进行乳腺癌病理检查的年轻患者4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乳腺癌病理检查的中老年患者44例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乳腺癌病理特性。结果两组病程时间、肿瘤直径、淋巴转移及分期情况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病程时间≤1个月确诊的比例(29.55%)低于参照组(52.27%),实验组肿瘤直径≤2cm的比例(25%)低于参照组(56.82%),实验组淋巴转移转移≤4个的比例(59.09%)低于参照组(79.55%)。实验组与参照组组织分级、Ki-67及Her-2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病程时间较长,就诊时病灶直径较大,但淋巴转移情况相对较好,因此,需要加强对年轻女性乳腺癌定期筛查重要性的宣传,以此提高年轻女性正确认识乳腺癌筛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人体全血接受辐射之后,不同培养时间对其微核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6月间曾在我所接受检查的56例职业病者,这些职业病者均接受辐射作业,采集这些职业病者血液样品,将其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对其进行不同时间培养,对照组新鲜血液样品培养时间为72h,观察组将其观察组新鲜血液样本放置2℃~8℃冰箱3天后培养,培养时间为72h,培养结束之后对其微核率变化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在培养结束之后,通过对两组血液样品微核率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显示在培养结束后两组血液样本微核率大致相同,两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在人体全血接受辐射之后,随着培养时间不断增长,其微核的检出率大致相同,因此对于延迟血液培养,时间超过三天在进行培养并不影响微核的检出率,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好依据。
简介:(内蒙古包头市供电局变电二处内蒙古包头014030)摘要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目前电磁辐射污染已被列为排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和土质污染之后的第五大污染公害。变电站的电磁辐射污染对值班人员的影响最大,对值班人员造成身体和心理的重大危害,必须做好预防措施,并不断创新、研发更具保护力度的防治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ET/CT检查过程中应用(18)F-FDG对医务人员所产生的辐射情况。方法选取以往在我院就诊的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放射检查;观察组应用(18)F-FDG进行PET/CT检查。对比两组医务人员所产生受到的辐射剂量、出现放射性检查工作风险事件的例数、患者对临床检查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所产生受到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仅有1例出现放射性检查工作风险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5例,差异显著(P<0.05);患者对临床检查的满意度为95.1%,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显著(P<0.05)。结论PET/CT检查过程中应用(18)F-FDG,可以有效减少对相关医务人员所产生的辐射,降低发射性检查工作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低管电流(17mAs)设置下,管电压及是否自动控制设置对低剂量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的患者180例,根据检查时参数设置的不同分为4组。对所有扫描图像采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比较4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4组肺窗、纵隔窗IMR图像评分,IMR图像的SNR及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肺窗、纵隔窗IMR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C组,C组高于D组(P<0.05);A、B、C、D组IMR图像的SNR值依次降低,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辐射剂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最高,D组最低,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电流17mAs时,采用管电压100kV、自动曝光控制扫描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且辐射剂量较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注射全身骨显像剂对剂量准确性和辐射防护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以往我院收治的接受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头皮针注射法注射全身骨显像剂;研究组采用抽回血注射法注射全身骨显像剂。结果研究组在治疗期间仅有1例辐射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显著(P<0.05);全身骨显像剂注射时间短于对照组,残留剂量率低于对照组,残留放射性活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的患者通过抽回血注射法注射全身骨显像剂,可以提高准确性,有效防护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