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82例病因,为临床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治疗的8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4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48例,分别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而提供依据。结果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以慢性炎症为主,具体如下免疫炎症、慢性扁桃体炎、鼻炎、胃食管反流、原因未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以免疫功能障碍病为主,其次为支气管扩张、纤毛不动综合征、气管异物、哮喘、原因未明、胃食管反流、支气管、肺先天异常。结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具有差异性及多样性,与慢性炎症、免疫功能障碍病密切相关;需结合病因,加强对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治的特异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治疗的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其中手术治疗44例,占比53.66%,非手术治疗38例,占比46.34%。结果整组病例共治愈68例,占比82.93%,死亡14例,占比17.07%,其中手术组治愈35例,占比79.55%,病死例数9例,占比20.45%;非手术组治愈32例,占比84.21%,病死例数6例,占比15.79%。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较高,临床治疗根据实际病因及严重分级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2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的识别与复位方法。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82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3月,且对置管后的导管异位发生率及复位成功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82例肿瘤患者于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导管异位共15例、百分比为18.29%,其中成功复位共13例、百分比为86.67%,其中2例患者因疾病因素复位失败,百分比为13.33%;于复位过程中1例患者发生一过性昏厥,主要是原因在于摆放头部刺激颈部动脉窦所引起,通过相应措施干预复位成功。15例患者均为颈内静脉异位,其中通过置管调整B超探头,即观察到颈内静脉存在导管的强回声点所确定共10例;剩余5例则是通过生理盐水脉冲式推注,发现B超显示颈内静脉存在涡流所识别。结论医务人员于置管前需正确评估导管置入长度,且通过适当调整体位及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以达到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开腹手术在胆结石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64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均为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对纳入研究患者的病例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资料选择起止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入组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小切口手术组(n=82)、腹腔镜手术组(n=82)实施对比研究,分别给予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经统计比较小切口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或大于腹腔镜手术组,(均P<0.05)。术后小切口手术组5例出现切口感染,4例出现胆道损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0.98%,腹腔镜手术组2例出现切口感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44%,明显低于小切口手术组(P<0.05)。结论与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咪唑斯汀(皿治林)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澳能)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咪唑斯汀10mg/d及外用卤米松乳膏)和对照组(仅外用卤米松乳膏);总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痊愈率为21.95%,总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53.66%,对照组痊愈2例,痊愈率为4.88%,总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3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口服咪唑斯汀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优于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且副作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