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内容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估颈部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5月至 2019年 12月在我院采取超声造影做颈动脉斑块检查的 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评估超声造影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50例患者中共检测出 50块颈动脉斑块,包括硬斑 21例、软斑 14例和混合斑 15例,斑块部位包括颈内动脉 6块、颈动脉窦部 35块和颈总动脉 9块;超声检查发现,混合斑与软斑最大增强密度显著高于硬斑 (P<0.05);混合斑与软斑最大增强密度显著高于硬斑 (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角膜屈光手术前用药时间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医院收治的角膜屈光手术患者 96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48 例。两组患者分别在手术前用药 1d 和用药 3d 。比较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当天的首次泪膜破裂时间( FBUT )、平均泪膜破裂时间( AVBUT ),以及干眼分级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当天的 FBUT 、 AVBUT 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 > 0.05 )。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当天的干眼分级评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角膜屈光手术前,不同用药时间对泪膜稳定性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如果术前有无症状泪膜破裂的情况,也应注意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减少对泪膜的不良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家庭护理对提高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明确延续性家庭护理应用与推广价值。方法:将 140例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护理 +延续性家庭康复护理),记录与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 6个月后自我效能。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出院 6个月后,研究组躯体自我管理效能( 48.97±2.66)分、情绪自我管理效能( 27.75±2.20)分、用药自我管理效能( 47.25±2.57)分、生活方式自我管理效能( 41.35±2.36)分、自我概念( 31.51±3.78)分以及自我效能总分( 131.44±7.3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05)。结论:延续性家庭康复护理对提高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自我效能存在积极影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后患者共82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1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后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满意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将多层螺旋 CT血管成像( MSCTA)用于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中,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 27例腹部巨大肿块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 CT血管成像诊断,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其定位、定性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 MSCTA对腹部巨大肿块患者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均为 96.30%,与手术病理诊断相比,差异不明显( p>0.05),一致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闭合与切开复位弹力钉固定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患者共60例,回顾研究,将采取闭合复位弹力钉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取切开复位弹力钉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Beaty评级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Beaty评级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弹力钉固定对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康复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COPD稳定期患者90例,以计算机乱序法均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护理时长均为3个月。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常规组的住院次数为每年(4.3±2.4)次,住院天数为每年(9.2±3.1)次,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次数为每年(2.1± 0.6)次,住院天数为每年(4.9±1.5)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FEV1、FEC等肺功能方面实验组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各项数据指标差异较大。结论: COPD 稳定期患者采用肺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康复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COPD稳定期患者90例,以计算机乱序法均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护理时长均为3个月。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常规组的住院次数为每年(4.3±2.4)次,住院天数为每年(9.2±3.1)次,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次数为每年(2.1± 0.6)次,住院天数为每年(4.9±1.5)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FEV1、FEC等肺功能方面实验组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各项数据指标差异较大。结论: COPD 稳定期患者采用肺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替卡松用于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作次数、间隔时间及ACT评分;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发作间隔时间以及A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接近正常值(P<0.05)。结论:针对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氟替卡松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疾病发作频次以及间隔时间,稳定生命体征,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在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接受的诊治方案研究中,探究了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所选取的研究样本均来自到我院接受诊治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一共抽取了样本量为70例,之后将患者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将所有样本量分成两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设为常规组(35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35例);之后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效果加以统计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可充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更具有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