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急诊科护理风险因素,提出防范对策,以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方法:分析护理风险的因素,制定应急措施与方案,降低纠纷、投诉率。结果:经过防范措施的执行,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提高,主观能动性明显增强,改善了护患关系,降低了发生护理纠纷的几率。结论: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改善护理质量,可使患者享受满意、规范、可靠、安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风险;因素;方法对策    在医护护理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某些护理风险,属于一种可能发生、不确定性不安全因素。医院急诊科属于危重症疾病抢救的重要环节,因急诊病情变化快、发病急、抢救难度较高、风险较大 [1] ,所以,急诊科的整个护理过程均伴有护理风险。本文临床分析急诊科护理风险因素,提出防范对策,旨在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现总结如下:     1 护理风险因素    首先,护士因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 )技术方面。因护士的操作不熟练,技术水平较低,在 10min 内不能完成静脉穿刺、呼吸机连接、呼吸道通畅等护理工作,延缓了抢救的最佳时机。( 2 )理论知识。在护理实践中不能贯穿理论知识,无法预见性实施护理措施,停滞于机械执行、医嘱执行的层面。( 3 )责任心。由于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在护理工作时,不能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操作流程随意性较大,存在违规操作行为。( 4 )沟通技巧。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因护士缺乏相应的沟通技巧,不能很好实施告知程序,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知识了解不深刻,甚至模糊,具有较高的护理期望值,极易引发护理纠纷 [2] 。    其次,急救设备。因急救药物使用不合理、数量短缺,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对急救抢救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极易导致护理风险事件。    第三,护理文书。护士在书写护理文书时,存在乱涂、不规范现象,不能确切描述病情,不合理使用医学术语,不能及时监测患者病情、用药效果,导致医护记录不一致。    第四,转运。急诊科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对于烦躁患者,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极易导致患者坠床。各种管道未妥善固定,引起管道移位、滑脱。未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未准备好急救设备,未做好相关科室协作,不能及时治疗、监护患者,耽误治疗时机。在衔接过程中,接收科室、急诊科室护士未仔细做好交接,存在护理缝隙。     2 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首先,建立防范意识,构建风险管理制度。护士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发现潜在的法律风险,并根据法律程序进行护理。严格交接班,确保急救药品与仪器的完好率,以便于抢救时能正常使用。构建风险防范制度,强化护士识别风险能力,将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由于急救科室的抢救患者较多,在抢救时医生有过多的口头医嘱,因此为保证护士医嘱的可靠性、准确性,应专门设计医嘱记录表,护士与医师核对正确后方可执行医嘱护理 [3] 。    其次,加强护士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构建切实可行的护理程序,重视落实、执行。流程化、系统化各项护理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正、完善,确保流程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护理质量培训,掌握检查标准,提高护士护理过程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时为护士提供相互沟通、自我表现的平台。相关科室进行写作,共同分析、总结急诊科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不安全隐患,以使质量护理贯穿于每个护士的心里,提高护士的护理积极性。    第三,加强急诊护士的专业能力,由于护士能力属于护理技术发展的关键,专业知识向能力转化,才可实现主导作用。因此,为加强护士专业水平、个人能力,应强化护理理论知识、沟通技巧、团队配合、技能操作等培训。每周组织护士进修理论学习,主要关于急救护理流程、护理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心理护理、应急预案、沟通技巧、药物知识,鼓励护士通过网络远程教育进行学习,以拓展护士的知识面 [4] 。    第四,加强管理急救仪器与设备。对于急诊科的急救设备,必须由专人管理、检查、负责,在抢救前,严格监测仪器的交接,禁止仪器带病应用,确保仪器、设备无无故障使用。根据规定基数配置药品,确保药品无过期、变质、短缺等问题。按照国家规定登记、保管、使用特殊药品,及时补充一次性急救器材,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护理文书层面。根据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重点观察病情变化,完整、及时、客观记录好病情动态。针对急诊抢救患者,入科室后,急诊护士应仔细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护理措施等。    第六,转运。若患者病情平稳,方可实行转运。若患者存在生命危险,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护士必须仔细评估病情,主要包含患者生命体征、管道衔接与固定情况、肢体与皮肤静脉穿刺情况、运送时可能发生的状况,仔细准备好药品与仪器。在转运前,通知相关科室准备。转运时,仔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对于因病情危重需转运检查、治疗患者,必须由医生监护。对于出现病情变化者,必须给予抢救措施。急诊科护士必须与接收科做好交接工作后,并待患者护理到位后,方可离开 [5] 。    第七,风险处理、上报制度。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不管是否发生,应鼓励护士及时上报,以便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处理、改进不安全隐患与差错。使患者损害最大限度的减小,分享风险事故经验,经过分析与讨论后,改善护理不良环节、不合理流程。     3 结语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是相互促进与联系的,通过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及时识别护理工作中潜在风险,做到防范于未然,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 1 】 冀琨 .34 例急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对策[J]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下旬版 ),20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深入调查研究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探寻预防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方式方法,尽可能降低跌倒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原因分析法,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老年病科2018年9月至2021年8月跌倒事件,深入调查剖析跌倒的原因,并由此总结出可能导致跌倒的潜在风险,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性对策并加以持续改进。结果: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分析出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跌倒事件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年龄较大、基础病较多、患者本人及家人陪护意识淡薄、防护意识不强,护理人员风险评估及健康宣教不到位,医院管理等都可能成为患者跌倒的潜在风险。而通过提高医护及患者防范跌倒的意识,针对患者及陪护人员不断宣教,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医院多学科合作,可以将可预见性的风险有效降低。结论:深入调查研究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总结出可能导致跌倒的潜在风险,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性对策并加以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医护服务质量及医院的管理能力,有效降低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跌倒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护理纠纷是影响正常医疗护理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患者对医院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护理管理者必须重视护理纠纷的防范,减少护理纠纷造成的不良影响。文章对儿科护理细节中可能导致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主要原因包括护士的护理态度因素、儿科环境和人员配置因素、护士的专业素养因素、护患沟通因素、医疗费用因素、社会因素等,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包括加强培训管理、完善环境管理、注重人文关怀、促进护患沟通、合理调整排班、规范收费行为等防范对策

  • 标签: 儿科护理细节 护理纠纷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笔者所在医院实例分析 骨科临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防范对策, 及针对风险的系统性的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研究 。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范围为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救治的患者共 140 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2 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患者病情变化及生理健康进行监测,遵从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指导患者康复过程中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主治医生联合起来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对其治疗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由此制定系统性的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意外跌倒、意外坠床等风险事件发生率( 4.3% )与对照组患者( 15.7% )相比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骨科疾病的特点导致了骨科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护理风险的发生。对骨科病人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骨科 临床护理 风险因素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呼吸内科疾病具有发病率快、病情复杂等特点,患者在出现呼吸内科疾病时,很有可能会受到生理因素导致出现记忆下降或混乱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将2017~2018年的患者进行分析,将不同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护理防范的方式来了解常规护理和安全隐患分析的不同。通过数据能够了解到安全隐患分析,能够明显的提升患者的康复时间,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远远高于常规护理,因此安全隐患护理分析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 新生儿内科是新生儿的高危专业, 这是因为其 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安全因素。保障医疗安全,预防医疗事故一直是安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新生儿监护安全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期为新生儿监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管理 不安全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探究其防范对策以提高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收集2016—2018年某医院门诊西药房部门调剂的处方1429651张,对其中存在差错处方的原因和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处方调剂差错类型主要有品种差错9例、数量差错2例、错发患者3例、用法用量2例。处方调剂差错原因类型主要有同种药品不同规格1例、药品包装相似3例、药品名称相似3例、药师不熟6例、其他原因3例。2016—2018年门诊西药部门处方数分别为417248张、487114张、525289张,共出现调剂差错16张,各年份差错发生率分别为0.0719‰、0.2258‰、0.0381‰,因2017年本院新员工上岗,差错处方调剂发生率较高,其余两年呈下降趋势。结论:针对门诊西药部门差错的因素和原因,需加强门诊西药部门的人员和药品的管理,提高药师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完善规章制度,降低处方差错率,确保为患者提高一个安全、可靠的取药环境。

  • 标签: 门诊 西药房 处方调剂差错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防范对策基本内容,探究罹患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置管期间该措施应用成效。方法:在随机抽样法指导下,对临床检查后,“神经外科疾病”确诊患者分组,具体名称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收纳病例数为31,病例总数62,且在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入院,而后提供护理,即:常规护理(对照组)、风险防范护理(研究组),比对最终成效。结果:关于不良事件发生率,常规护理数据(25.81%)VS风险防范护理数据(6.45%),后者居更低水平,且研究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开展风险防范护理,可有效降低置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意义重大,值得进一步推荐、使用。

  • 标签: 神经外科置管患者 不良事件发生率 风险防范对策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科常见的护理纠纷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我院发生的 18例护理纠纷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分诊错误 3例、操作技术差 2例、服务意识差 6例、责任心差 5例,其他 2例。结论 对护理纠纷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提出防范措施,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 标签: 急诊 护理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在我科治疗的老年患者76例纳入研究。全面评估、综合分析其临床资料,找出护理安全隐患并调整相应护理措施,观察调整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以往护理干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58%,根据安全隐患将护理措施调整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至10.53%,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找出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老年患者 护理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 探讨 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原因并提供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 8例发生 PICC置管堵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 PICC置管后堵塞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结果: PICC置管后发生堵塞的原因主要有血凝性堵塞、肺血栓性堵塞、 PICC接口处污染及机械性堵塞。针对以上原因提出护理对策包括置管部位选择、脉冲式正压封管、非血凝性导管堵塞护理措施、建立 PICC系统管理机制以及紧急管理措施。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 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的发生。

  • 标签: PICC置管 堵塞 护理对策
  •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 PICC导管移位的原因,为实施防护提供依据。方法观察记录 156例 PICC置管患者导管移位的相关因素及导管移位的情况,分析导管移位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 PICC导管发生移位者 28例( 17.9%),其中外移 20例( 71.4%,外移 1-3cm者 15例、 3-5cm者 3例、> 5cm者 2例 )。体内回缩 8例( 28.6%,回缩 1-2cm者 6例、回缩 2-4cm者 2例)。结论 PICC导管发生移位的主要原因有导管固定不牢、护士操作不规范、皮肤过敏、瘘道形成、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等多种因素。须掌握正确管道维护方法,防止管道移位,方可延长管道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PICC导管 肿瘤 导管移位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非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从而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 2016年 ~2018年我市中心血站非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2016年 ~2018年血液报废量共计 22607.70U,其中脂肪浆为 15947.00U( 70.54%),过期为 2971.50U( 13.14%),血浆颜色异常为 1799.50U( 7.96%),制备破损为 318.00U( 1.41%),絮状物为 70.75U( 0.31%),渗漏为 183.00U( 0.81%),非标量为 278.20U( 1.23%),质控抽检为 940.00U( 4.16%),其它因素为 99.75U( 0.44%),质控抽检、其它原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脂肪浆、过期、血浆颜色异常、制备破损、渗漏、絮状物、非标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为减少血液报废,血站应不断规范采供血各项操作,完善血站质量管理措施,提升血液有效利用率。

  • 标签: 非检测因素 血液报废 原因 改进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老年患者的失眠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住院的70名心血管老年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观察对比,每个小组的患者数量为35人。其中一小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二小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然后分别对比两个小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和观察,一小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有效数为23人,所以护理干预有效率65.7%;二小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护理有效数为30人,所以护理干预有效率为85.7%。结论:通过分析心血管老年患者的失眠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对心血管老年患者失眠问题的护理干预。

  • 标签: 心血管 老年患者 失眠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RT-PCR法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20年6月15日至2021年6月30日40000例疑似新冠肺炎或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样本进行研究,均应用RT-PCR法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应用成都迈克生物试剂盒首检,对于首检阳性或疑阳性的样本用长沙圣湘生物试剂盒复检,总结假阳性样本数量及其原因。结果:40000例样本中初检阳性17例,复检阳性0例,阴性17例,即假阳性17例。假阳性样本中3例因结果判断失误所致,7例非特异性扩增因素所致,7例核酸污染因素所致的。结论:核酸污染、非特异性扩增、结果判断失误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假阳性发生的主要原因,故需进一步完善PCR实验室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规范操作,准确判断结果,以降低核酸检测假阳性率,为疫情防控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结果。

  • 标签: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假阳性 原因
  • 简介:摘要:军事训练中常出现意外事件,而这些意外事件极易导致士兵受伤,与训练有关的损伤是导致残疾、长期康复、功能受损和过早退伍的主要原因。与军事训练相关的伤害被认为是部队准备就绪的主要因素,也是预防伤害的首要任务。在基本训练期间预防受伤尤为重要,因为受伤对职业寿命和轨迹的潜在不利因素会影响健康和部队准备状态。本文确定了部队军事训练的主因展开分析,并对预防训练伤的相关对策进行分析

  • 标签: 部队 军事训练 预防对策 训练伤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外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从2018年10月到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名手外伤术后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手术之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指导,在患者进行活动的时候要限制患者,抬高患者的患肢,要高于心脏水平,影响患者术后患者感染的因素进行探究。结果:导致手外伤患者术后感染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创面的引流、患者自身的基础疾病、年龄以及在受伤之后伤口有污物。结论:手外伤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会出现感染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患者自身的因素、手部外伤处理问题等等,因此要在围手术期做好护理,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若患者出现异常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在进行护理时要按照规定严格落实,对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 标签: 手外伤 术后感染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