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患儿,女,13岁。2023年3月10日初诊。主诉:颈项部僵硬、疼痛半天。患儿自述因晚上伏案熬夜至凌晨,今晨起床后,即觉颈项部活动受限,头向左侧偏斜时牵扯右肩背部疼痛不适,且右上肢上抬、后旋时,肩部会出现牵扯样疼痛,遂邀笔者以针灸治疗。查患者颈项部肌肉紧张僵硬,活动不利,右侧天柱、肩井穴等处压痛明显,纳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弱缓。中医诊断:落枕,辨证:气血不和,筋脉拘急,治法:舒筋通络,调和气血,取穴:外劳宫、天柱、阿是穴、风池、后溪、阳陵泉,均取右侧。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暴露针刺部位,穴位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天柱、阿是穴、风池以泻法行针,后溪平补平泻,同时配合颈项部轻微活动。然后,置盒灸于颈项部、阳陵泉温针灸。留针30min,30min后再次行针催气,取针时留外劳宫、阳陵泉两穴分别用意守疗法将针感传至颈肩部。守针法具体操作[1]:在外劳宫穴针尖略微向肩部倾斜以泻法行针,待胀感异常明显时,嘱患者自然呼吸,排除各种杂念,静心后将注意力慢慢移向病所,同时缓慢地持续催针,如果患者没有感觉到,要从语言上加以引导,待经气直抵病所方才停止操作,同法在阳陵泉穴针尖略微向心方向以泻法行针,使用意守疗法。拔针后,患者觉颈项部疼痛大部分减轻,颈项活动基本自如。嘱患者次日再针灸治疗1次以巩固疗效,经治疗2次后,患者痊愈未见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18F-FDG PET-CT在胃癌诊断、 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在医院行 18F-FDG PET-CT检查和胃镜检查的 3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 20例胃癌患者,比较 18F-FDG PET-CT和胃镜两种方式的诊断符合率以及 18F-FDG PET-CT和手术病理 TNM分期。结果: 18F-FDG PET-CT 诊断符合率为 85%,胃镜诊断符合率为 90%,两种方式诊断无明显差异( P>0.05); PET-CT T期总体检测符合率为 80%, N期的灵敏度为 73.33%,特异性为 80%, M期的的灵敏度为 85.71%。结论: 18F-FDG PET-CT在胃癌诊断、 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高,意义重大,属于非侵入性恶性肿瘤检测技术,其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较高,能有效辅助胃癌制定手术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18F-FDG PET-CT 胃癌诊断分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就诊期间以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急诊共收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80例,组别划分采取抽签,临床行治疗期间,参比组做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干预,效果分析。结果:病情干预情况,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后各项耗时较短(P<0.05),并发症发病率,实验组略低(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期间,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干预患者,可使其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患者康复,护理作用明显。

  • 标签: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预警性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护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进行 LA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 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50例与对照组 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预警性护理,比较两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预警性护理应用于 LA患者,可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患者感到更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预警型护理 排气时间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