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总结17例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止血病人的出血原因及处理得失.方法:17例病人因心内直视手术后大出血行二次开胸止血术,其中男12例,女1例,年龄7~66岁,平均(27.7±16.3)岁,体重16~64kg,平均(43.37±18.5)kg.心内直视手术毕常规置纵隔、心包引流管,胸膜腔敞开者置胸腔引流管.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并监测引流量、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记录心内直视术后至二次开胸止血观察时间,输血量及二次术中探查所见.结果:心内直视术后引流量400~2520ml,平均(1449±622)ml.心内直视术后至二次开胸止血观察时间1~27h,平均(7.1±6.7)h,心脏术后4h以内两次开胸止血7例(41.2%),8h以内二次开胸止血12例(70.1%).二次开胸术中发现活动性出血11例(64.7%),渗血5例(38.5%).输库血400~3200ml,平均(1820±919)ml.17例病人中切口感染5例(29.4%),死亡3例(17.6%).结论: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是一凶险并发症.一旦出现,尤其术后8h以内,有二次开胸止血指征,应尽速开胸止血.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大部分是由于止血或结扎不严密造成的,重在预防.
简介: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佛山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佛山528100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开胸术后持续胸段硬膜外阻滞(TEB)与持续胸椎旁阻滞(PVB)镇痛效果的不同.方法50例行开胸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胸段硬膜外阻滞(TEB组)和胸椎旁阻滞(PVB组),每组25例.开胸术后分别采用持续胸段硬膜外阻滞镇痛和持续胸椎旁阻滞镇痛,观察术后6h、12h、24h和48h的静止和活动状态下各自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血压、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8h静息VAS评分,PVB组的VAS评分小于TEB组,而两组在术后6h~24h的静息VAS评分和6h~48h的活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与TEB组相比,PVB组低血压、尿潴留和恶心呕吐、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更低,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FEV1水平、住院时间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VB与TEB的镇痛效果较为相似,PVB的镇痛效果可能略优于TEB,另外,PVB镇痛的相关并发症较少,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慢性疼痛,故PVB在临床上应用更为广泛.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段食管癌经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94例,依据时间段平均分为两组,2021年1月~2021年12月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n=47),2022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经胸腔镜手术治疗设为试验组(n=47),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24h胸腔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淋巴清扫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胸段食管癌治疗中使用经胸腔镜手术方法效果更好,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食管癌的合理术式。方法收集开胸术治疗食管癌患者2226例(开胸组),非开胸术治疗食管癌患者196例(非开胸组),并对两组患者年龄、术前伴发病、肿瘤部位、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非开胸组比较,开胸组肿瘤浸润深(T3、T4期较多)、TNM分期晚(Ⅲ、Ⅳ期比例高)(P〈0.01)。非开胸组术前有伴发病,肿瘤位于颈段、胸下段的患者居多(P〈0.02),非开胸组老年患者比例高(P〈0.05)。开胸组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但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年生存率非开胸组高于开胸组(P〈0.01),但5年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开胸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开胸术,且为不能耐受或不宜开胸的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机会。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开胸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63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A组(21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B组(21例,胸腔镜肺段切除术)、C组(21例,开胸肺叶切除术)3个组别。经手术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术前,三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三组FVC、FEV1指标均有所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开胸肺叶切除术均会影响患者的肺功能,术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肺功能所受影响最小,开胸肺叶切除术对肺功能影响最明显。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5月我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STEMI的患者80例,将D-二聚体值在上三分位数以上的患者纳入高D-二聚体组(n=27),将D-二聚体值在上三分位数以下的患者纳入低D-二聚体组(n=53)。比较两组间临床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将各指标与D-二聚体做相关性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脂、院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高血栓负荷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D-二聚体组发生高血压的比例明显比高D-二聚体组高(P<0.05);高D-二聚体组患者的NT-proBNP、PeakTrop I、MPV水平相较于低D-二聚体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D-二聚体组患者的TP及ALB水平低于低D-二聚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D-二聚体水平与血清TP、Alb负相关,与空腹血糖、NT-proBNP、高血压及MPV正相关;院内MACEs与年龄、LEFV、NT-proBNP、血栓负荷正相关,与TP、Alb负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自拟开音汤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喉炎患者为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与急性喉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选取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服自拟开音汤,方药组成蝉衣5克,僵蚕10克,木蝴蝶3克,海藻10克,昆布10克,,桃仁6克,泽兰10克,三棱6克,莪术6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另选取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西药超声波雾化吸入和含片含化法治疗。两组治疗7天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1例,显效3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41例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音汤治疗急性喉炎疗效显著,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肠镜中在不同部位肠段喷洒二甲硅油散对清除全结肠泡沫的作用。方法 回顾整理我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展开肠镜检查的250例病人临床资料。按肠段的不同部位分为回盲部(A组50例)、升结肠(B组50例)、横结肠(C组50例)、降结肠(D组50例)及乙状结肠(E组50例)。在肠镜检查时若出现泡沫,就根据肠段的不同位置展开相同剂量二甲硅油散喷洒冲洗。对比喷洒前及喷洒后不同肠段泡沫的情况,观察结肠息肉情况、进镜及退镜时间、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结果 喷洒过后,回盲部、升结肠的清除效果相较于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明显更好,差别具有统计学上的价值(P<0.05);五组进镜及退镜时间、息肉发现率及大小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五组都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在肠镜中按肠段的不同部位喷洒二甲硅油散祛除泡沫有较好的效果,无不良反应发生,其中升结肠及回肠部为效果最明显的冲洗肠段。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特征,并探讨腹腔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需要开腹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n=40)和对照组(n=40)。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肠胃功能恢复时间都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在数据的对比中具有通继续差异(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患者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在数据的对比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的应用价值较高,有着创伤小、疗效好的临床特征,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高热惊厥护理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7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将上述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观察组接受全面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6例,护理有效率92.1%,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护理有效率78.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38例,非常满意20例,满意10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2例,总体满意率94.7%,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满意12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8例,总体满意率7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全面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