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背景:金属材料和一般的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管道支架生物相容性和载药性能很差,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管道支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双层复合结构有利于提高管道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和载药性能。目的:总结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编织的双层复合管道支架的制作方法,探讨制作材料以及编织结构对管道支架的载药性能的影响。方法:用聚对二氧环己酮编织内层管道支架,用聚乙交酯丙交酯编织外层管道支架。以紫杉醇与阿奇霉素为药剂,测试管道支架载药后质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聚乙交酯丙交酯编织的单层管道支架的载药率大于聚对二氧环己酮编织的单层管道的载药率,聚乙交酯丙交酯与聚对二氧环己酮复合编织的双层管道支架的载药性能优于单层管道支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钢板、螺钉复合固定治疗SandersII-IV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9月,采用微创钢板、螺钉复合固定治疗SandersII-IV型跟骨骨折21例,测量术前术后跟骨X线片的B?hler角、Gissane角及高度、长度、宽度,术后功能恢复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结果手术时间48~90min(平均65min)。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随访7~3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性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6个月)。Maryland评分,优12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微创钢板、螺钉复合固定治疗SandersII-IV型跟骨骨折具有复位简单、固定牢靠、创伤小及并发症低等优点。
简介:探讨复合型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将86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按手术体位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截石位,观察组采用复合型截石位。观察两组体位摆放所耗费时间及体力强度;施术者满意度;体位摆放前后、体位恢复前后患者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位摆放耗费的时间(P〈0.05)及体力均减少,施术者满意度提高(P〈0.05),体位摆放前后及体位恢复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小(P〉0.05)。复合型改良截石位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术中,因增强了术中体位摆放的稳定性、提高施术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且术中患者体位一直维持在水平功能位,从而避免了手术前后体位变动过大而造成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镇静在复杂型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复杂型小儿尿道下裂患儿84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进行麻醉,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氯胺酮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氯胺酮用量较少,心率和血压较为稳定,患者清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时间相对较长的复杂型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
简介:背景:目前3D打印技术为最先进的一种工业制造技术,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外科导板主要由树脂制成,其精准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但临床关于金属所制种植外科导板应用价值的报道研究较少。目的:探讨3D打印复合型种植导板在游离端牙缺失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64例游离端牙缺失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分别采用传统种植导板和3D打印复合型种植导板进行种植修复,修复后3-6个月进行牙冠修复,牙冠修复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对比两组种植体尖部与颈部偏离值(包括垂直向、颊舌向、近远中向);牙冠修复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成功率、咀嚼率;牙冠修复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与结论:(1)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咀嚼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98.7%,95.6%;97.4%,97.1%,P〉0.05);(2)研究组种植体尖部垂直向、颊舌向、近远中向偏离值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种植体颈部垂直向、颊舌向偏离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种植体颈部近远中向偏离值小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94%,91%,P〉0.05);(4)结果表明,采用3D打印复合型种植导板在游离端牙缺失种植修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在保证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基础上减小种植体偏移。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LCE1基因突变致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分析1例确诊激素SRNS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并Sanger测序验证,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女性患儿,8月龄,确诊为SRNS,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发现,患儿PLCE1复合杂合突变c.1000dup和c.5305C>T,Sanger测序验证显示c.1000dup位点杂合变异来源于父亲,c.5305C>T位点杂合变异来源于母亲。通过分析本次检测出的变异均为致病性突变,c.1000dup变异为新发突变。结论 PLCE1复合杂合突变可导致SRNS,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可作为一种敏感的SRNS分子诊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