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建立临床颅骨缺损数字模型,探讨其在组织工程骨治疗颅颌面骨缺损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10例临床颅骨缺损病例,均拟行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骨缺损临床应用研究,全头颅螺旋CT连续薄层容积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行三维重建,建立颅骨缺损数字模型,通过镜像复制原理及数据插补原理建立颅骨缺损的数字模型,并转换成stl文件格式,快速成型机制造骨缺损三维实体模型,结果10例临床颅骨缺损病例均建立颅骨缺损数字模型,可被快速成型设备数据读取并加工为个体化预制的修复体模型。结论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对临床颅骨缺损建立数字模型,对未来以组织工程技术治疗复杂性颅颌面骨缺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骨缺损 组织工程 快速成型
  • 简介:目的通过CT数据建立临床下颌骨数字模型,探讨其在颅颌面外科面部轮廓整形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32例要求面下部轮廓整形的临床病例,均行全头颅螺旋CT连续薄层容积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行三维重建,建立全头颅数字模型,通过数据切割原理建立颌骨术前及术后截骨的数字模型,并转换成stl文件格式。结果32例下颌角肥大的临床病例均建立下颌角截骨手术设计的数字模型。结论基于点云数据建立下颌角肥大病例的数字拟手术模型,对未来个性化面部轮廓整形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下颌角肥大 截骨 模拟 快速成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正畸模型测量中,采用数字模型扫描技术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2022年12月接收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13例,为其提供正畸治疗,并进行数字化印模制取和常规模型制取,分别获得数字模型数据和石膏模型数据。对两种方法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结果:数字模型、传统模型TW、T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TD(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上颌与下颌D-RMS均值均在0.2mm范围内。结论:证实数字模型扫描技术能够获得与传统印模技术相同的模型,且可大幅降低制作成本,保证其使用的精度和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数字化模型 扫描技术 口腔正畸 测量效果
  • 简介:目的:在正常人CT薄层影像数据基础上建立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的数字化仿真模型。方法对1名既往无先天性足部病史及外伤史,常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足部异常病变,并同意参加研究项目的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行足跟部64层螺旋CT扫描,采用Mimics10.01软件进行断层影像(Dicom文件数据)分割处理,重建完整跟骨3D模型;基于Sanders分型原则,采用Mimics10.01软件的“Simulation”模块对跟骨模型进行骨折造模并输出STL文件保存,将输出的模型通过Cult3DDesigner软件的Web插件植入网页进行虚拟现实显示。结果跟骨骨折的Sanders分型数字化仿真模型具有直观、立体和逼真的展示效果,而植入网页后的模型可进行任意方位和不同角度的观察。结论数字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增强外科医生对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的准确理解,而基于Web的交互式虚拟现实技术可用于术前方案演练和远程会诊、教学。

  • 标签: 跟骨 骨折 分型 数字模型 虚拟现实
  • 简介:目的通过乳胶-氧化铋对比剂与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家兔腹盆腔器官内血管系统的三维数字化图像重建.方法6只4月龄雌性健康家兔作为研究对象.试验动物均进行腹腔麻醉.麻醉成功后纵行切开家兔腹壁,暴露盆腹腔血管,完成腹主动脉插管(用于子宫、膀胱、小肠的对比剂在体灌注)及肾动脉插管(用于肾脏的对比剂在体灌注).选择乳胶-氧化铋混合溶液(氧化铋颗粒/乳胶溶液=1g/mL)作为血管灌注对比剂.血管灌注成功后选取家兔的子宫、膀胱、小肠和肾脏作为研究器官.利用SkyScan1076型Micro-CT对目标器官进行扫描,使用NRecon软件对扫描获得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和转化.采用Mimics17.0软件对目标器官内的血管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得家兔不同器官内的血管树三维图像,分析家兔不同器官内不同血管树的分级和分支特点.结果目标器官的血管树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均构建成功.家兔膀胱血管树的最小可测量血管分级为二级,直径为(0.41±0.08)mm;子宫血管树的最小可测量血管分级为三级,直径为(0.39±0.08)mm;小肠和肾脏血管树的最小可测量血管分级均为四级,直径分别为(0.27±0.04)mm和(0.19±0.03)mm.结论采用乳胶-氧化铋混合对比剂进行动物血管灌注Micro-CT成像,通过相关软件可成功重建动物器官内血管树的三维图像,可显示家兔器官血管树的走行并测量血管直径,对于小动物腹盆腔器官血管系统尤其是微小型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建立具有较大优势,为小动物腹盆腔器官疾病模型中血管解剖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X线显微体层摄影术 对比剂 成像 三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三维实体模型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2017年3月本院骨科进行临床实习的12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60名实习护士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7年3月的60名实习护士为实验组,对照组予常规教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不同类型病案的三维实体模型,对实习护士进行骨科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治疗方案、对患者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临床教学,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及带教教师的压力。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94.02±2.10)分,对照组(93.68±1.96)分;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93.60±1.91)分,对照组(92.99±2.3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带教的满意度测评(95.17±3.26)分,高于对照组的(86.07±4.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带教教师的压力测评中,四个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带教的压力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制作三维实体模型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可提高实习带教满意度,减轻带教教师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数字骨科技术 三维实体模型 临床护理 教学
  • 简介: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数字化印模取得的三维重建模型和硅橡胶取模后翻制的石膏模型与患者口内制备的牙体进行精度比较,进而指导临床。 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我院门诊需要修复固定冠的患者,进行牙体预备后,分成两组进行取模,A组30例:数字化印模取模;B组30例:硅橡胶轻体重体二次取模法取模,并灌制石膏模型;测量每组与预备后的牙体在唇舌近远中精度差值并进行比较,明确两者之间的精度差异性。 结果 A组:(唇颊)L=0.026mm±0.009mm;(舌腭)P=0.025mm±0.009mm;(近中)M=0.025mm±0.009mm;(远中)D=0.025mm±0.009mm;B组:(唇颊)L=0.051mm±0.007mm;(舌腭)P=0.061mm±0.009mm;(近中)M=0.067mm±0.008mm;(远中)D=0.066mm±0.008mm。 结论 数字化印模精度比硅橡胶传统印模的精度更高。

  • 标签: 数字化印模 硅橡胶印模 精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TA的在体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基于双源CTA技术,获取1例宫颈癌患者的Dicom 3.0原始二维断层图像数据集。利用Mimics 10.01软件分别对骨盆、盆腔动脉血管网以及盆腔静脉血管网进行三维重建并配准融合。结果:构建的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对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髂内静脉及其初级属支进行了清晰显示。结论:基于CTA的在体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基于CTA的在体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 宫颈癌 三维模型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化口内扫描与石膏模型扫描辅助设计种植导板精确性的三维对比。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来攀枝花仁和区医院口腔科就诊行种植治疗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均为28例。试验组通过数字化口内扫描印模系统进行口内信息的采集;对照组进行硅橡胶印模制取、翻制超硬石膏模型。对比两组术前设计与种植位置偏差、术后6个月的牙周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种植体顶部距离偏差、根尖部距离偏差、深度偏差、角度偏差均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数字化口内扫描 石膏模型扫描 种植导板精确性 三维
  • 简介:背景:压疮的发,仁发展是一个由多种原冈引起的复杂病理过程,加之受到伦理道德和法律上的限制,无法值接尢人体上进行实验研宄。目的:建立Ⅲ期压疮豚鼠模型,为压疮预防、渗断、治疗和发病机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根据缺血-再灌注原理,利用自制建模装置对豚鼠(n=3)左侧大转子处间歇性施加不同压力6.65,13.30,19.95,26.60,33.25,39.90kPa循环,诱导Ⅲ期压疮的形成,从大体、组织病理和行为学3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备实验组创面颜色及形态学特征相似,但出现时间与压强大小成反比。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不同程度的痫理损害特征,6.65kPa组〈13.30kPa组,19.95kPa组〈33.25,39.90kPa组,其中13.30kPa压力时组织病理表现与人类Ⅲ期压疮最为近似。与对照组比较,施加不同压力的各组豚鼠饮食量、饮水量及体质量变化比较,差异仃冠著性意义(P〈0.01):随着施加的压强增加,豚飘外观、精神状态、步态和性情逐步出现异常,其中6.65,13.30kPa组豚鼠行为异常最少。说明在13,30kPa压强下,采取缺血再灌注方式循环反复施加于豚鼠置侧大转予处,每天循环4次,连续12次(3d),后接5d硬痂下感染溶解期,可稳定重现Ⅲ期压疮创面,且对豚鼠行为学影响较小,可用丁需长期观察的压疮研究。

  • 标签: 压疮 创面 形态学 豚鼠 动物模型 组织构建
  • 简介:摘要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在研究肝移植供肝的功能保护及评估和受体免疫耐受、免疫排斥以及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中有重要的作用,以其经济性,可重复性,可以大规模进行的优点,倍受国内外器官移植机构的重视。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析该模型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预防、处理要点,改进、完善手术方法,提高、稳定模型的成功率。

  • 标签: 肝移植 免疫耐受 麻醉 胆道重建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92-01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在各种出版物上数字的用法总的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以下两种情况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例如:公元前5世纪、20世纪90年代、1995年6月8日14日30分。表示年份要写全称,1995年不能写成95年或’95年;1953-1958年不能写成1953-58年。年月日可以写成1996-06-08。

  • 标签: 阿拉伯数字 出版物 编辑部 作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病理技术及数字病理诊断的应用对于临床诊断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08例接受病理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病理技术及数字病理诊断的应用前后,分为对照组(应用前:2019年7~12月)151例和观察组(2020年1~6月)15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初诊、复诊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初诊准确率(95.54%>85.43%,χ2=9.226)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诊准确率(98.73%vs.96.69%,χ2=0.667)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层医院应用数字病理技术及数字病理诊断,可以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便于及时、准确的检出相关疾病以及早期进行治疗。

  • 标签: 数字病理技术 数字病理诊断 基层医院
  • 简介:目的拟建立稳定的大鼠烫伤创面感染模型,以便于进行相关防治研究.方法(1)取50只SD大鼠,使用恒温恒压烫伤仪,以底面积4.5cm2、质量0.5kg的80℃圆柱形烫头垂直接触大鼠脊柱左右两侧皮肤,致伤4、6、8、10、12s(每种致伤时间10只大鼠,左右侧烫伤时间相同)制作烫伤模型.伤后24h,观察创面大体情况,记录左侧创面愈合时间,取右侧创面组织行组织学观察,根据结果筛选浅Ⅱ度、深Ⅱ度创面致伤时间.(2)另取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浅Ⅱ度组、深Ⅱ度组,每组18只,按照前述方法与选定的致伤时间分别制成浅Ⅱ度、深Ⅱ度烫伤创面.伤后即刻在2组大鼠一侧创面分别接种0.1mL含1×10^9、1×10^7、1×10^5CFU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ATCC27853的菌液(每种菌量6只大鼠),在另一侧创面涂抹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接种细菌后24hHE染色观察创面炎症反应情况;接种细菌后1、2、3、5、7、14d进行革兰染色及生化反应鉴定菌种,检测并计算痂下细菌含量;记录2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对数据行t检验.结果(1)根据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筛选出烫伤6s和8s分别为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的致伤时间.(2)浅Ⅱ度组大鼠仅接种1×10^9CFU细菌的创面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深Ⅱ度组接种1×10^9、1×10^7CFU细菌创面均有炎性细胞浸润,前者浸润更明显.(3)创面细菌鉴定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浅Ⅱ度组创面接种各种菌量后14d内,痂下细菌含量绝大多数低于1×10^5CFU/g;深Ⅱ度组创面接种1×10^9CFU细菌后14d内,痂下细菌含量均高于1×10^5CFU/g并呈持续上升趋势.(4)浅Ⅱ度组接种1×10^9、1×10^7、1×10^5CFU细菌的创面与生理盐水对照创面愈合时间相近(t值分别为1.26、0.29、1.07,P值均大于0.05);深Ⅱ度组接种1×10^9CFU细菌创面愈合时间[(22.5±1.0)d]较生理盐水对照创面[(19.4±1.6)d]明显

  • 标签: 烧伤 假单胞菌 铜绿 感染 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预测模型可以为采供血计划的制定,特别是月度、年度血源招募、组织、动员方案的实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使计划或方案更加合理有效。方法根据凉山州2005—2011年采血量年度增长率确定预测年度2012年采血总人数,根据2005—2011年1—12月当月采血量占当年采血量的构成比确定通道各参数。结果将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建立采血通道预测模型。讨论预测系统采用时间(月)和空间(通道)双重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采供血工作随机性强、波动性大,影响因素多、可控性差等特点。系统由三条预测线组成,最上面的一条是通道的上轨线,中间一条是通道的中轨线,最下面的一条是通道的下轨线。实际的采血数据会围绕中轨在上、下轨之间所形成的通道内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