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监测舰艇在遭受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试验过程中所受冲击作用大小及舰员的生理参数变化,为实船水下爆炸冲击试验的安全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在水面舰艇遭受水下1000kgTNT当量的沉底水雷相距100m的非接触爆炸冲击作用时,利用动态多参数生理记录检测仪(简称生参仪)对处在舰艇不同位置的9名舰员和1名模拟假人进行生理指标(心电图、心率、呼吸率、体表温度)及两轴向加速度值(Gz、Gy)监测记录;假人只监测Gz、Gy值。同时在舰艇内多个部位安放生参仪检测盒,监测记录舰体所受冲击力的大小。结果人体表心脏水平所受冲击力Gz值为(0.23~2.17)G,Gy值为(-0.39~0.66)G,在人体可承受的范围内。假人体胸部所受冲击力Gz值为(0.13~1.92)G,Gy值为(-0.42~0.85)G,高于同一位置的真人体。舰体所受Gz值为(3.41~>9)G~(-2.90~-5.45)G;Gy值为(0.91~2.98)G~(-0.49~-1.82)G,明显高于人体所受的冲击强度。爆炸前、后舰员的心率及呼吸率明显增快,爆炸前最快心率(107~171)次/min,最快呼吸率(22~29)次/min;爆炸后最快心率(113~155)次/min,最快呼吸率(24~33)次/min,爆炸后30min内平均心率和平均呼吸率均高于爆炸前,平均心率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2.929,P=0.019)。体表温度爆炸前后无明显变化。爆炸过程中没有发生人体损伤。结论水下爆炸冲击试验对人体自主神经功能有较大影响,本试验中舰员所受冲击作用强度及生理参数变化在安全范围内。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蓝光治疗中不同体位更换模式对新生儿蓝光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纳入筛选对象是本院2021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30例。随机奇偶数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各15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蓝光及药物治疗,辅以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蓝光治疗中,对照组予常规体位变换,观察组则实施新型体位更换方案,对比不同体位更换方案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 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蓝光治疗中实施新型体位更换,可提升患儿治疗舒适度,降低哭闹或是呕吐情况发生率,对于提高治疗有效率也具有积极作用,可缩短住院时间,应用价值较高值得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更换气管插(套)管路径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参与培训医生先按传统教学法,后按PBL教学法学习此项操作,比较两种方法更换气管套管的成功率的差别。结果传统教学法更换气管套管的成功率为64.3%,PBL教学法更换气管套管的成功率为87.5%,两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BL教学法提高了更换气管套管这种复杂操作的掌握率,可能具有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简介:目的观察初始内分泌治疗失效的晚期前列腺癌更换抗雄激素药物的二线内分泌治疗疗效。方法48例晚期前列腺癌,采用药物或手术去势联合比卡鲁胺(50mg,qd)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初始治疗失效后更换抗雄药物为氟他胺(250mg,tid)进行二线内分泌治疗,以血清PSA值是否下降作为疗效评估指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耐受氟他胺治疗。29例(60.4%)血清PSA值下降,其中17例(35.4%)下降>50%,中位有效时间(10.2±3.5)个月;12例(25.0%)下降<50%,中位有效时间(7.4±2.7)个月。19例(39.6%)治疗无效。统计分析显示一线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长者可获得良好的二线内分泌治疗反应(P<0.05),而Gleason评分,一、二线内分泌治疗前PSA及治疗后PSA谷值均与二线内分泌治疗疗效无关。结论晚期前列腺癌初始内分泌治疗失效后,部分患者更换抗雄激素药物仍可取得一定疗效,可作为细胞毒化疗前的有效选择。
简介:摘要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心外科极为重要的临床治疗措施,广泛应用于临床,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可方便患者术后活动,同时提高治疗安全性,一定程度上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在保证护理安全基础上还可以减轻日常护理工作量.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的临床应用的发展及相关护理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以探讨合理科学的更换时间间隔,使护理工作更加高效合理.关键词胸腔引流;水封瓶;更换时间Researchprogressonthereplacementtimeofdisposablewater-sealedbottleincloseddrainageofpleuralcavity中图分类号R5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72-01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疼痛护理在四肢烧伤患者换药过程中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选择我院与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四肢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个性化疼痛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开展护理以后,其SDS与SAS评分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与疼痛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烧伤患者进行敷料更换的过程中,采用个性化疼痛护理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SDS与SAS评分,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有利于患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