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医院运维保障平台的建设及其在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医院运营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实施医院运维保障平台前后的运营数据,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收集相关指标,包括运营效率、成本节约、服务响应时间、用户满意度等。研究对象为某综合医院,在平台建设前后分别进行为期6个月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医院运维保障平台的建设显著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服务响应时间由平台实施前的平均8小时缩短至平均2小时,运维成本在一年内降低了20%,用户满意度提升了30%。此外,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还促进了医院内部管理的标准化和流程化,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结论:医院运维保障平台的建设及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对于提升医院运营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具有显著效果。建议医院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优化运维管理流程,以实现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在医院方面的互联网化也是大势所趋,但是医疗行业有其特殊的地方,与其他领域有一定的区别,所以这就要求医院在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时候要更加注重网络的安全性的专业性。本文提出的就是建立一个适用于医院的安全与监督的平台,主要的用途就是解决移动互联网医院的身份认证、机密抗抵赖、可审计等安全问题。这样的平台的基础就是成熟的技术以及数字证书体系。作为院方,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设计出一些实用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医院的互联网安全流程。使用一些控件结合的方法,打造出一个安全高效的数字化体系,从而促使移动互联网医院向着有序、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方向,然后对其进行了安全分析和管理机制总结,最后总结了移动互谅网医院信息安全与监督平台。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机构的可及性要求日益提高,促使医疗机构管理者不得不对机构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乃至于对机构所覆盖区域的整体医疗可及性水平的持续进步做出深度思考。这其中就重点涵盖了信息化运维管理模式的考量。就本地区综合性三级医院而言,经过了近三十年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大多数医院先后搭建起来的一百多种应用对医院的现代化运营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信息化系统的复杂性也日渐倍增,再加之信息化人才储备往往不足,因此合理的信息化运营规划+集约化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本地区医院信息化运维管理模式与行业内的最佳实践相较而言略显落后,如何深入结合医院业务发展与信息化的实际情况,让与信息化相关的技术人员参与制定、践行、不断调优运维模式,再结合不同医院的合规与管理模式,从而大幅度提升不同医院的工作效率,提升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即是本文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维CT重建影响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调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9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先后给予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以及X线平片两种检查方法,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两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发现,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表现出更高的应用价值,其诊断准确率也明显高于X线平片,故而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诊断期间选用X线、CT三维重建,以及MRI扫描三种方式各自的优势。方法:本项研究所选人员皆为2021年5月-2022年3月该时间节点内于我院接受诊治的胫骨平台骨折人员,入选研究人数定为35例。获取入选研究人员及家属配合后,分别对上述入选人员行X线、CT三维重建及MRI检查,以此统计对比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相较而言,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与MRI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而上述两种检查结束分别与X线检查结果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X线的诊断符合率及分型符合率均更低一些。结论: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选用CT三维重建及MRI、X线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但相较而言MRI及CT三维重建的检出率及分型检查准确率更高一些。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以多层螺旋 CT 结合三维重建影像进行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分型时的结果可靠性。 方法: 从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4 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取 95 例,计算机随机分组, 47 例归入 A 组,作为对照样本, 48 例归入 B 组,作为观察样本,前者执行 CR 诊断,后者执行多层螺旋 CT 结合三维重建影像诊断。观察两组分型、诊断情况。 结果: 分型诊断率,各型 B 组 >A 组,差异有可比性( P<0.05 )。诊断结果对比: B 组敏感性 [ 93.75% ]>A 组 [ 75.43% ] ,差异有可比性( P<0.05 ); B 组特异性 [ 92.51% ]>A 组 [ 73.59% ] ,差异有可比性( P<0.05 ); B 组诊断效率 [ 95.83 ( 46/48 ) ]>A 组 [ 72.34% ( 34/47 ) ] ,差异有可比性( P<0.05 )。 结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时,执行多层螺旋 CT 检测,联合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可进行更准确分型、诊断,可靠性更高,优于 CR 诊断,应用价值良好。
简介:背景:相邻牙位牙槽嵴高度的不同导致植入各种植体的种植体平台位置存在高度差,国内外对种植体支持联冠修复的研究普遍将种植体植入同-水平高度,未模拟不同程度骨缺损时两种植体颈部冠根向位置的差异.目的:研究具有不同种植体平台位置的两个种植体采用联冠修复时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并对比单冠修复,分析何种修复方式更具有生物力学优势.方法:建立4种颌骨模型,每种模型含有2个相同种植体,4种模型种植体平台位置高度差分别为0,1,2,3mm(分别记为1,2,3,4组),每种模型中的2个种植体再分别采用单冠修复和联冠修复(分别记为A组、B组),共得到8组模型.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各模型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①在轴向载荷下,无论是A组或是B组,各模型的最大等效应力值均集中于种植体颈部皮质骨区域,应力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异,随着种植体平台位置高度差的增大,最大等效应力值并未呈现出增大趋势;对比A组与B组的最大等效应力值,A1组〈B1组,A2组〈B2组,A3组〉B3组,A4组〈B4组;②在侧向载荷下,A组和B组各模型的最大等效应力值均集中于种植体颈部皮质骨区域,应力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异,随着种植体平台位置高度差的增大,最大等效应力值并未呈现出增大趋势;最大等效应力值对比,A1组〉B1组,A2组〉B2组,A3组〉B3组,A4组〉B4组;③结果表明在轴向载荷作用下,除种植体平台位置高度差相差2mm时联冠修复更佳外,种植体支持单冠修复的应力分布更优;在侧向载荷作用下,种植体支持联冠修复的应力分布较单冠修复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