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载人离心是航空航天医学专用大型地面实验设备。世办上第一座载人离心1935年建于德国柏林。随后于上世纪40~60年代,航空航天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也相继建造,现代高性能载人离心的发展趋势是全任务动态环境模拟载人离心的研制与应用。大型高性能载人离心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生理学、工效学的研究与训练以及航空航天临床医学鉴定。

  • 标签: 载人离心机 航天医学
  • 简介: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群众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加快了医药工业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原料药生产及出口大国,并且与之有关的工程也在不断增加,作为化工医药企业,化工原料药生产工艺的关键装备,必须保证分解离心的安装工艺标准,同时保证现场各个工序之间的密切联系,满足高质量的基本运行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化学制药中解体式离心的安装与调试技术,通过介绍解体式离心的安装步骤与安装要点,分析其调试的流程与关键技术,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全面而实用的指导。

  • 标签: 化学制药 解体式离心机 安装技术 调试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离心训练前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中心医学鉴定科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10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接受离心训练前心理护理。比较两组飞行员血压和心率的差异及离心合格率。结果 试验组飞行员血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离心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离心训练前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飞行员的心理状态,减轻紧张情绪 ,以提高离心训练的合格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离心机训练 战斗机飞行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对血液标本进行不同时间离心处理在检验结果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健康体检人群,每位研究对象采集三份血液标本,分别离心处理5分钟、10分钟以及15分钟,对比在不同离心处理时间下PT、APTT、FG、TT差异性。结果数据对比下不同离心处理时间并不会对血液检测项目数据结果产生明显影响,离心5分钟、10分钟、15分钟时PT、APTT、FG、TT无明显改变。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离心处理时间并不会对标本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临床上可选择离心五分钟,提升检验效率。

  • 标签: 生化检验 离心时间 检验结果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几乎完全取代自体骨髓移植,在白血病的自体移植中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国内已对此进行了多项研究探讨[2,3],但所用分离机多为连续流动血细胞分离机,有关间断流动离心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冻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资料甚少.笔者自2001年7月~2002年8月应用间断流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9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冻存,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间断流动离心式血细胞分离机 采集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移植 治疗 实体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重症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血糖发生率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依据病历资料,抽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本院接诊的160例内科重症病房(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完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60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有高血糖,占62.5%高血糖比血糖正常患者死亡率高;HbAlc≥6.5%比HbAlc<6.5%的患者死亡率高;HbAlc<6.5%,有糖尿病病史患者与无糖尿病病史患者死亡率无差异。HbAlc≥6.5%的患者,不管有无糖尿病病史,血糖>10mmol/L时,死亡率普遍增加。结论ICU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高血糖与预后不良有关。高血糖患者无论有无糖尿病病史,都要积极治疗,长期将血糖控制在HbAlc(糖化血红蛋白)<6.5%,对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可能产生有利作用。

  • 标签: ICU急性心机梗死 血糖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对医院中心机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行浅谈,发现常见的问题为管理问题、资金问题、软件更新问题。然后,对医院中心机房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则加以分析,对医院中心机房信息化建设策略进行研究,能从不同渠道为出发点加强医院中心机房信息化建设。

  • 标签: 医院 信息化建设 中心机房 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呤的药代动力对白血病患儿的影响。策略 2008年 1月至 2011年 1月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64例分为标准危险组 65例,高度危险组 99例,观察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例均于用药开始后 24 h、 44 h和 68 h监测血清甲氨呤浓度及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单位累积剂量比较 P<005,标准危险组不良反应发生 45例,发生率 6923%;高度危险组不良反应 99例,发生率 100%;经统计学分析, 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通过对甲氨呤药代动力(血药浓度)监测,可以掌握甲氨呤在白血病患儿治疗中血药浓度进行调控剂量,使临床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并且能够及时调整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剂量及次数,使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至最低,确保临床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

  • 标签: 大剂量甲氨碟呤 药代动力 白血病患儿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离心转速对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影响。方法实验标本正常对照组3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标本20例,健康体检者标本10例,分别采用离心转速1000r/min,2000r/min,3000r/min,4000r/min,离心2分钟进行分组。结果离心转速的大小可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1000r/min,2000r/min,4000r/min离心2min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3000r/min离心2min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心转速可直接影响红细胞的密度,1000r/min,2000r/min,4000r/min离心2min会使结果有偏离,而3000r/min离心2min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离心转速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晕痛平合剂进行工艺改进,考察高速离心前后物质基础的改变。方法:采用成份比对及指标性含量测定,对比工艺改进前后主要成份的变化情况,以芍药苷为定量指标,比较离心前后对工艺质量的影响。 结果:对高速离心前、离心后样品进行分析,基础物质及成分含量未发生改变。结论:增加高速离心对晕痛平合剂的生产工艺无影响。

  • 标签: 晕痛平合剂 工艺改进 高速离心
  • 简介:摘要:毛细管离心技术为解决实际工作中血型鉴定的困难,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毛细管离心技术在红细胞血型鉴定中的应用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其鉴定准确率较高,但在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提高毛细管离心术在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研究,给正确选择血液成分提供依据,提高患者输注红细胞类血液成分效果,本文对毛细管离心技术在疑难血型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相关参考,以期为疑难血型鉴定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标签: 毛细管理新技术 疑难血型鉴定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常患有多种疾病,其中多数疾病需要住院治疗,导致老年患者因长期反复输液而使得血管穿刺困难。传统外周静脉输液一般要求选择粗、直、弹性好并避开关节的静脉,从远心端开始穿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时常难以找到符合上述要求的穿刺部位,因此,笔者从2008年10月开始对我科接受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传统方法(向心方向穿刺输液)和离心方向穿刺输液的临床操作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外周静脉输液 中老年患者 静脉穿刺 离心 临床操作 穿刺输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离心处理对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自无偿献血者的已知ABO血型标本120份,根据离心处理方式分为A组、B组、C组。对比三组的ABO血型及Rh血型检测结果。结果A组、B组的ABO血型及Rh血型检测后的正确判读率均为百分之百,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ABO血型、Rh血型的正确判读率分别为81.67%、85.00%,分别与A组、B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标本的离心处理方式会对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降低血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 离心处理 检测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标本离心不全对凝血酶时间(TT)测定的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选择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凝血标本,第一次检测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均正常,TT检测不出或者结果明显异常,将凝血标本再次离心并重新检测凝血功能4项指标,比较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结果。结果第一次与第二次检测的PT、APTT、FIB差异不大(P>0.05),而TT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标本离心不全对凝血酶时间测定有显著影响,检测时需引起重视。

  • 标签: 凝血标本 离心不全 凝血酶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制备成分血离心时分析血袋破损的原因、防控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作为成分血离心时血袋破损防控措施管理阶段,将品管圈管理方法引入其中,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作为未实施阶段,分析两个阶段内血浆报废情况,以及两个阶段内医务人员(35例,无工作变动),对制备成分血离心时分析血袋破损及血浆报废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观察阶段共制备血液8544袋,离心时血袋破损血浆报废39袋(0.46%),对照阶段共制备血液8130袋,报废69袋(0.85%);观察阶段血液报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观察阶段医务人员对制备成分血离心时分析血袋破损及血浆报废相关知识掌握评分(92.34±4.96)分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83.45±4.77)分(<0.05)。结论掌握制备成分血离心时血袋破损防控措施,并提高医务人员对于制备成分血离心时分析血袋破损及血浆报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降低血浆报废率,节约医疗资源。

  • 标签: 成分血 离心 血袋破损 原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离心法和虹吸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并进行质量检测,比较两种制备方法对Ⅷ因子含量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mL新鲜冰冻血浆100袋,采用离心法和虹吸法各50袋制备冷沉淀,对制备的冷沉淀进行凝血因子Ⅷ因子和Fbg(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比较两组的实验数据和检测结果。结果离心法和虹吸法制备的冷沉淀Ⅷ因子含量分别为(93.25±6.8)IU和(81.35±5.3)IU,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5%,离心法和虹吸法制备冷沉淀FVⅢ含量(IU/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175.35±5.5)mg和(161.75±6.3)mg,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5%,离心法和虹吸法制备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含量(mg/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离心法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指标优于虹吸法。

  • 标签: 冷沉淀凝血因子 离心法 虹吸法 Ⅷ因子 纤维蛋白原(F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