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速度变化。方法:抽选120例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均接受肌电图检查,分析受检者神经速度变化。结果: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神经的MCV以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SCV均小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分析神经速度变化,可以很好的辨别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诊断准确率和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肌电图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速度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治疗,观察组联用温针灸和中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速度。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速度相比,观察组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疗效,加快神经速度。

  • 标签: []温针灸 中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1月—2023年3月从本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筛选研究对象,经筛选,获得110例参与研究。随机分这些研究对象进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均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同时使用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对比神经功能、氧化应激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腓总神经MCV、腓总神经SCV、正中神经MCV、正中神经SCV对比,P>0.05。两组治疗后的腓总神经MCV、腓总神经SCV、正中神经MCV、正中神经SCV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腓总神经MCV、腓总神经SCV、正中神经MCV、正中神经SC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SOD、GSH-Px、NO、MDA对比,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SOD、GSH-Px、NO高于治疗前,血清MDA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SOD、GSH-Px、NO高于对照组,血清MD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单项不良反应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提高神经速度,缓解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高。

  • 标签: []益气活血通痹汤 甲钴胺片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归芪除痹汤联合甲钴胺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速度的影响,证实归芪除痹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糖尿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20例,随机化分组,分别设为A组和B组,两组均口服甲钴胺片,A组联合归芪除痹汤,B组联合桃红四物汤。测定两组神经速度。结果 2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SNCV、MNCV比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增加,A组优于B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归芪除痹汤联合甲钴胺片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速度。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归芪除痹汤 甲钴胺片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神经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感觉神经速度(SNCV)、运动神经速度(MNCV)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8周后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DPN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更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神经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更优。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血液流变学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速度的改善效果。方法:入选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50例,观察组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NCV中正中神经(50.25±1.02)m/s、腓总神经速度(52.25±1.45)m/s;MNCV中正中神经(53.25±1.45)m/s、腓总神经速度(54.45±1.45)m/s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值=24.920、46.885、26.472、35.806;P

  • 标签:   依帕司他 甲钴胺 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效果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本文就 1 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作一总结。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护理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时间缩短,尽早 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疾病的发病特点、诱因、预后等,制定出不同的干预护理措施,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详细观察病情、了解患者心理活动,予理护师,同时给予相应疾病的健康教育指导、及开展新护理技术, 10 天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高钾血症 晕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神经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8例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神经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感觉神经速度(SNCV)、运动神经速度(MNCV)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8周后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8周后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DPN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更能有效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神经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更优。

  • 标签: 当归四逆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血液流变学
  • 简介: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在VSD的介入治疗史上相继出现了Rashkind、Clamshell、CardioSEAL、Sideris等封堵器。2001年12月长海医院在国内外率先应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公司生产的国产对称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2002年国外报道应用Amplatzer偏心型的膜周部VSD封堵器治疗偏心型VSD。自此镍钛合金封堵器以其适应证广、操作简单等优点,大大推动了VSD介入治疗的发展。

  • 标签: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介入术后 传导阻滞 膜周部VSD AMPLATZER 封堵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对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行化疗的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中等或大剂量化疗药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70例患者在经化疗后,心电图改变率为5.71%,其中肺癌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占2.86%,肺癌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占1.43%,贲门癌患者占1.43%,心电图改变率明显低于未改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变接受以阿霉素为基础化疗4.29%,表阿霉素1.43%,心电图改变率高于非阿霉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对化疗耐受情况良好,但对合并肺心病患者需尽量避免阿霉素的使用,进一步降低化疗对患者的影响。

  • 标签: 右束支传导阻滞 化疗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林某,女,80岁,因突发胸痛3天,晕厥1次住院。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查体P26次/分,BP105/60mmHg。心率26次/分,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肺、腹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III°方式传导阻滞,心室率26次/分。BNP632pg/ml,生化CO25.64mmol/l,AST518u/l,LDH907U/L,CK1130U/L,CKMB167U/L,GLU27.24mmol/l,BUN31.9mmol/l,CREA209umol/l,肌钙蛋白阳性。血常规WBC13.87*109/lNE82.6%。尿常规尿糖4+、酮体2+。诊断为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MI、KILLIP4级III°AVB2、2型糖尿病DKA3、肾功能不全。因有溶栓禁忌症,未行溶栓治疗。家属拒绝转院行起搏器治疗。入院后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稳定斑块,予以异丙肾上腺素8ug/min微量泵入、阿托品、地塞米松等处理,患者心室率波动于60-80次/分,并予以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处理。随着心室率的增快逐渐减慢异丙肾上腺素的泵速,7天后复查ECG窦性心律,频发室早。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统臂丛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2022年9月-2023年11月,选择上肢手术麻醉患者80例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4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均可在上肢手术麻醉中发挥作用,后者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传统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麻醉 麻醉优良率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及硬膜外阻滞用于单孔胸腔镜肺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单孔胸腔镜肺手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3组比对,分别采取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25例)、肋间神经阻滞(25例)及硬膜外阻滞(50例),比较三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24小时内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次数、不良反应。结果: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24小时内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次数相似,P>0.05。但肋间神经阻滞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早于其他两组,术后24小时内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次数多于其他两组,P<0.05。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的不良反应相似,P>0.05。但硬膜外阻滞的不良反应多于其他两组, 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但其止痛作用不明显。硬膜外麻醉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方法,但是手术过程繁琐,且有较高的副作用及并发症。超声导向下椎旁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有效降低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缩短病人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副作用及并发症,适合大部分胸外科术后镇痛。

  • 标签: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及硬膜外阻滞用于单孔胸腔镜肺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