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行VATS肺段切除术30例,采用全胸腔镜三切口,用推结器丝线结扎或钛夹夹闭肺段动、静脉,切割缝合器闭合切断支气管,恶性肿瘤最后系统清扫区域淋巴结。结果30例成功施行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其中切除左上肺舌段8例、尖前段1例、左下肺背段9例、基底段2例、右下肺基底段1例、背段9例,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ⅠA期肺癌20例,肺转移瘤2例,肺良性疾病8例(其中肺结核4例,支气管扩张2例,炎性假瘤2例)。ⅠA期肺癌手术时间(151.2±31.3)min,术中出血量(139.5±102.4)ml,术后拔胸管时间(4.6±1.3)d,术后住院时间(5.3±1.4)d。肺良性疾病手术时间(143.2±38.3)min,术中出血量(132.5±102.6)ml,术后拔胸管时间(4.1±1.4)d,术后住院时间(5.2±1.3)d。1例结肠癌肺转移手术时间150min,术中出血量136ml,术后拔胸管时间5d,术后住院时间6d。1例直肠癌肺转移手术时间141min,术中出血量128ml,术后拔胸管时间4d,术后住院时间5d。30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1月,均无复发及死亡。结论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靠,在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前提下应用于ⅠA期肺癌、不易行肺楔形切除术的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低肺功能患者,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早期肺癌的患者76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采取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d及术后3d的VAS评分、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胸腔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为2组术后1d的VAS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3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可减少肺功能损伤,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Ⅰ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的46例老年Ⅰ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即:对照组(纳入23例,给予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纳入23例,给予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评价组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相关指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居于更高水平,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居于更低水平,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居于更低水平,P<0.05。结论:在老年Ⅰ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期间采取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开胸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63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A组(21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B组(21例,胸腔镜肺段切除术)、C组(21例,开胸肺叶切除术)3个组别。经手术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术前,三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三组FVC、FEV1指标均有所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开胸肺叶切除术均会影响患者的肺功能,术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肺功能所受影响最小,开胸肺叶切除术对肺功能影响最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疗效。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68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肺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7.50±14.30)min、术中出血量为(75.40±5.50)ml、术后住院时间为(6.50±1.01)d,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VC为(86.50±8.41)L、FEV1为(85.50±10.52)L,肺功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部小结节治疗中应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具有确切效果,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较短,且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或肺叶切除术对肺磨玻璃结节(GG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8年6月我科40例肺段或肺叶切除治疗肺GGN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肺段切除组(18例)和肺叶切除组(22例)。结果肺叶切除组的手术时间比肺段切除组的短,但住院时间比肺段切除组的长,KPS评分低于肺段切除组;术后病理肺叶切除组恶性20例,良性2例,肺段切除组恶性14例,良性4例。34例肺癌34例肺癌患者随访1年后未发现肿瘤复发或死亡。结论对肺GGN患者实施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更具临床有效率与安全性,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施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47例,术中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8或第9肋间,长1.5cm,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2~3cm。术后常规放置1~2根胸腔引流管。结果2例分别因支气管残端漏气和静脉回流不畅而转肺叶切除,余45例顺利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病理:良性病变10例,原发性肺癌35例,转移癌2例。手术时间(164.5±33.7)min,术中出血(125.6±46.4)ml,术后胸管引流(4.2±1.2)d,术后住院(5.6±1.6)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1例随访1~18个月,(7.9±1.6)月,未见复发和转移,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作为部分不能楔形切除的良性病变患者、术前无法明确性质又不能楔形切除的肿瘤患者和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或预计肺叶切除后易发生并发症的早期肺癌患者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的老年I期肺癌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最短为35min,最长为110min,平均65.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15mL,无一例患者术中中转开胸手术。术后1例患者发生房颤现象,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现象;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均未复发,生存良好。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掌握熟练的胸腔镜下肺段解剖技术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而给予老年?期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筛选本溪市中⼼医院心胸外科2017年0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18例(肺段切除组 38例,肺叶切除组 80例)。⽐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肺段切除组在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较肺叶切除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上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 3 个月肺段切除组 FVC%、FEV1%、MVV%高于肺叶切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段切除术可以通过减少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肺功能的损失,实现快速康复,较肺叶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
简介: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9月~2004年6月,18例胸腺疾病和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行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其中胸腺全切7例,11例MG行胸腺扩大切除.结果17例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1例中转小切口(7cm)开胸手术.3例MG术后须短暂呼吸机辅助通气(<12h),二次气管插管1例,余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47~115min,平均95min;胸腔引流时间1.2~2.6d,平均2d;术后住院时间4~9d,平均5.5d.9例良性胸腺瘤或胸腺囊肿随访3~20个月,平均13个月,无复发.11例MG随访3~19个月,平均10个月,4例症状完全缓解,7例都分缓解.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简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receptor,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切除是重症肌无力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胸骨正中切口扩大胸腺切除术,术野显露清楚,操作简单,能完成包括胸腺、胸腺瘤及前纵隔所有脂肪组织的完整切除,清除胸腺和脂肪组织85%~95%,是治疗MG的标准手术方式[1],但创伤大,切口长,破坏了胸骨及胸廓的完整性,疼痛明显,术后恢复时间长。随着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2~4]。本文对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的适应证、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大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分别接受腹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和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SGRQ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SGRQ呼吸症状评分42.2±1.9分,活动受限评分38.3±1.3分,疾病影响评分27.3±1.6分,SGRQ评分32.5±1.5分;对照组患者SGRQ呼吸症状评分56.5±1.4分,活动受限评分44.1±1.2分,疾病影响评分37.4±1.3分,SGRQ评分42.5±1.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肺大泡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