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与MRI扫描在脑胶质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以优化诊疗计划。方法:收集2018.01-2024.01期间于我院就诊的88例脑胶质瘤疑似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扫描,术后将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种成像技术诊断效果。结果:CT扫描诊断符合率为70.45%,敏感度为82.86%,特异度为61.11%;MRI扫描的诊断符合率为88.64%,敏感度为94.29%,特异度为83.33%。MRI扫描在诊断脑胶质瘤方面准确性明显高于CT扫描,P<0.05。结论:MRI扫描在脑胶质瘤的术前诊断中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能更好地揭示肿瘤的详细特征,对制定手术策略提供重要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针对成人脑梗死及脑血肿疾病复查过程中使用CT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实际使用价值与临床检查效果。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以近三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并进行二次复查的成人脑梗死及脑血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低剂量扫描方法和常规剂量扫描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图像质量、诊断准确度、辐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采用相应的检查技术最终检查差异相对明显,结果存在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针对成人脑梗死及脑血肿患者进行复查采用低剂量CT扫描方法可以明显降低对患者产生的辐射,达到国际上对成人脑梗死及脑血肿患者复查基本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低剂量扫描在脑梗死及脑血肿患者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噪声值,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诊脑梗死及脑血肿120例患者,复查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120kV,400mAs)和观察组(低剂量100kV,250mAs),比较两组扫描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图像质量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苍白球与半卵圆中心图像噪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采用CT低剂量进行脑梗死及脑血肿复查扫描,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同时能满足基本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临床拟诊HIE行CT检查的新生儿200例,随机等分成2组,分别使用120kV,200mAs及120kV,75mAs各扫描100例。分别比较2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总剂量(TDV)数值。两种扫描参数所得图像,由2名副高以上职称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CT图像,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将优、良和合格归入符合诊断要求病例,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中,64层螺旋CT低剂量组扫描的辐射剂量为常规组扫描辐射剂量的37.5%,两组符合诊断要求的影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0kV,75mAs低剂量扫描适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检查,这也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倡导的将辐射照射减至可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的原则。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在64排双下肢CTA扫描中降低千伏值对保证图像质量以及降低患者吸收辐射剂量的意义。方法 取本院需行双下肢CTA扫描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管电压分别为120kVp、100kVp。使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采取阈值120HU自动触发扫描方式,其余扫描条件均一致。后计算患者所受有效辐射剂量。利用统计学spss23.0软件根据计量资料用(`x±s)实行标识,进行t检验结果两组检查均达到了诊断要求,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所受辐射剂量(ED)降低30%。 结论 将双下肢CTA扫描使用的120KVp降低到100KVp同样能达到诊断要求并且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对降低双下肢CTA检查所增加的不良反应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3D增强扫描技术在颅脑MRI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到医院就诊的颅脑病变患者90例,在常规Ax、Cor、Sag增强扫描的基础上,加扫3D-T1FSPGR增强。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扫描检查结果。结果在所选的90例患者中,脑膜瘤增强显示脑静脉系统对瘤体有供血21例,其中后矢状窦受肿瘤侵犯5例;后交通段脑动脉瘤血管3维图像重建可见清晰瘤体8例;胶质瘤18例,其中脑动脉血管对肿瘤有供血且存在肿瘤染色7例;脑血管瘤可看到小毛细血管团25例,脑动静脉畸形血管重建可见清晰粗大畸形动静脉血管走形关系10例。结论在颅脑病变的检查与诊断当中,采用颅脑3D增强扫描技术,能为诊断医生的诊断和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资料。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干预模式对增强CT扫描患者扫描前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增强CT扫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的是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干预,干预后分析结果。结果:分析和研究两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是30.25±0.74分和22.69±0.17分,数据分析可知,研究组优势显著。研究组的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3.3%和70%。结论:针对增强CT扫描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方式,优势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升CT扫描图像质量,因此该护理方式值得实施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