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单纯型表皮(EBS)是表皮的主要类型,其发病机制与表皮角质细胞内角蛋白丝合成缺陷有关。目前发现的与EBS相关的突变基因有EXPH5,KRT5,KRT14,TGM5,以及KLHL24等,其中最主要的是KRT5/KRT14基因的突变。本文主要对这两种基因的常见突变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KRT5/KRT14 基因突变 机制
  • 简介:急性坏死胰腺炎术后的并发多较严重,常见的有成人呼吸窘迫综征(ARDS)、出血、肾衰、肠瘘、胰瘘、胰周脓肿等。我院2002-02-2009-08共手术治疗急性坏死胰腺炎17例,其中10例发生一种或数种并发,发生率59%(10/17)。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坏死肠炎手术治疗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急性坏死肠炎手术患者98例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普通组49例实施常规护理;全面组49例实施全面护理。就两组患者急性坏死肠炎手术时间、恢复肠功能天数、住院天数和急性坏死肠炎手术治疗效果、并发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全面组急性坏死肠炎手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全面组并发出现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全面组患者急性坏死肠炎手术时间、恢复肠功能天数、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急性坏死肠炎手术治疗给予全面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缩短手术时间,加速肠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坏死性肠炎 手术治疗 临床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中抽选657例进行研究,根据是否患有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被诊断为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对照组621例,为非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回顾分析两组新生儿相关资料,对比找出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发病影响因素,性别、胎次、胎龄、分娩方式等两组差异不大,P>0.05。出生体重、自然分娩概率实验组明显更低,早产概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肺炎发生率、败血发生率、感染性休克发生率实验组明显更高,母亲产前应用抗生素、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人工喂养等概率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败血、早产等均为诱发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发病率,应该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预防。

  • 标签: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发病因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粘连肠梗阻患者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进行治疗的粘连肠梗阻患者(年龄>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程度及止痛药使用率;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自主排气时间和并发发生率、粘连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程度及止痛药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自主排气时间和并发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粘连发生率为18.75%,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08%),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术运用于老年粘连肠梗阻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疗效,降低术后并发及复发率,提高治疗的安全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消化道重建 腹腔镜 胃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腹腔镜肠粘连术治疗粘连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粘连肠梗阻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实验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肠粘连术治疗粘连肠梗阻效果理想,且并发少、术后不易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并发症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腹部超声和腹部X线对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NEC)的表现,分析腹部彩超检查对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将60例来我院就诊的坏死小肠结肠炎患儿分为腹部超声检查组(A组)和X线检查组(B组),分别采用对应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下患儿门静脉、肠壁积气等检查表现,对比肠壁积气的阳性率。结果经检查,腹部超声组对患儿门静脉诊断有效率、肠壁积气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数据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坏死小肠结肠炎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本文通过对比腹部超声和腹部X线对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的表现及阳性诊出率,发现腹部超声检查在NEC诊断中要优于腹部X线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彩超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术治疗粘连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粘连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粘连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与并发发生情况。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出血量少,且并发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术治疗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对患者的创伤,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且并发较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循环梗死性孤立眩晕的误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2例确诊的后循环梗死性孤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初诊与确诊情况。结果初诊时确诊后循环梗死者17例(32.6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1例(40.38%),前庭周围眩晕10例(19.23%),梅尼埃病2例(3.85%),前庭神经炎(3.85%)。入院后经病史与危险因素查询、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头颅MRI、MRA与颈部超声检查等均确诊为后循环梗死性孤立眩晕。结论通过病史检查、体格与常规实验室检查、神经系统定位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方法最终全部确诊,及时纠正治疗,无1例死亡,表明检查流程的规范化、病史与危险因素的重视能够为后循环梗死性孤立眩晕提供有效的诊断基础。

  • 标签: 后循环梗死 孤立性眩晕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与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坏死小肠结肠炎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患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0)未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n=20)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患坏死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血红蛋白Hb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最高血清总胆红素值较对照组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后,NEC的发生率为3.45%;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后,NEC的发生率为4.51%。两组患儿的NEC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患NEC的发生率,与是否静脉输注IVIG无显著的相关。因而,本实验研究认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儿自身的实际病情,酌量应用IVIG进行治疗。

  • 标签: 静脉输注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溶血病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切除术治疗气胸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72例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胸腔镜组和常规组各3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胸腔镜组通过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胸腔镜组治疗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并发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切除术治疗气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小切口肺大庖切除术 气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不同病因的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及构成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2016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9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因分为激素组、酒精组、创伤组、特发组、激素+酒精组,总结各组患者构成比及临床表现的差异。结果创伤组和特发组患者多单侧发病,上述两组与酒精组、激素组和酒精+激素组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酒精组(P<0.05);酒精+激素组男性发病显著多于激素组、创伤组和特发组(P<0.05);激素组患者患病年龄显著低于其他组患者(P<0.05);酒精组患者潜伏期显著长于激素组和创伤组;酒精组和特发组患者确诊时间显著长于激素组患者和创伤组患者;创伤组患者疾病分期显著高于激素组、酒精组和特发组,酒精组ARCO分期高于激素组和特发组。结论导致股骨头坏死最主要的原因是激素的使用,多发生于年轻患者,因创伤引起的股骨头坏死,确诊时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多较晚,由于饮酒导致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以男性为主。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病因 构成比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睾丸损伤继发睾丸缺血坏死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睾丸损伤继发睾丸缺血坏死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其疾病史、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特征,总结外伤睾丸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共6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13至56岁。睾丸血管损伤、睾丸缺血坏死1例;睾丸白膜破裂、睾丸破溃坏死1例;阴囊外伤继发精索扭转4例。本组中6例患者均行手术探查,行患侧睾丸切除及对侧睾丸固定术。术后发热1例,最高体温38.3℃,给予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睾丸外伤后应严密监测睾丸血流情况,适当放宽手术探查指征,避免误诊漏诊,最大限度保护对侧睾丸功能。

  • 标签: 睾丸外伤 缺血坏死 精索扭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内侧副韧带浅层在内侧半月板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38例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辅助内侧副韧带浅层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Lvsholm膝关节功能及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进行评分对比,并对术后患者膝关节症状体征阳性率及内侧半月板愈合率进行记录观察。结果38例患者术后1个年的Lvsholm膝关节功能及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其数据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38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症状体征阳性率及内侧半月板愈合率分别为7.9%、84.2%。结论针对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辅助内侧副韧带浅层治疗,可有效改善手术视野,提高手术操作效率,使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内侧副韧带浅层松解 内侧半月板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胸腔镜治疗肺伴自发性气胸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3-2017.10期间收治的50例肺伴自发性气胸患者,按照硬币投掷方向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肺伴自发性气胸患者围手术期间实施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肺伴自发性气胸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则实施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组肺伴自发性气胸患者并发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肺伴自发性气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肺伴自发性气胸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P<0.05。结论护理干预降低肺伴自发性气胸患者围手术期间的并发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采取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粘连术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患者资料100例,根据随机法将所选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传统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粘连术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产生并发的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手术之后产生并发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患者采取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粘连术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显著减少临床并发的出现,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 关节镜 小切口粘连松解术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无菌股骨头坏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94例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无菌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74%)高于对照组(57.45%),差异明显(P<0.05);在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无菌股骨头坏死患者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表面置换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 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