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接受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患者当中,对其术后进行引流管综合护理的相关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脑室内出血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需要接受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将其随机均匀分作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引流管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情况加以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远少于对照组,且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更高,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患者,对其术后引流管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4月90例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引流管全面护理。比较两组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平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不良心理评分;颅内感染、消化道出血等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心理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心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颅内感染、消化道出血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流管全面护理在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缩短留置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升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GC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侧脑室外引流能迅速有效地阻断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恶性循环,是急性重症颅脑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78例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分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纳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纳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治疗。比较血肿清除情况、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比较,观察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丘脑血肿穿刺引流可有效减少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出血量,提高血肿的清除率,减少并发症,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治疗,观察组应用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45.00%,P<0.05。结论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采用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方式,可显著提升手术质量,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到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小儿呼吸衰竭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使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法,跟踪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9.2%,而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疾病当中,使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法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算输液工时,探讨规范静脉给药时间对呼吸内科护理人力配置的影响。方法采用观察法测定输液工时;借助医院信息系统及排班表获取输液及配换液频次及相关数据;计算呼吸内科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中完成输液操作所占时间及夜班护士完成输液操作时间占夜班总时数百分比;结果呼吸内科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中完成输液时间占51.54%,患者每24小时中只获得0.816小时的除输液治疗外的护理服务,夜班护士60.67%的时间用于完成输液治疗;结论为遵循合理的给药间隔时间,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应适当增加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编制,增加夜班护理人力配置,以保证病人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60例该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对其采取降糖片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降糖片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加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结果两种患者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86.67%)大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医治后的收缩压(123.2±5.7)mmHg小于对照组(138.5±7.6)mmHg,实验组在医治后的舒张压(76.5±3.6)mmHg小于对照组(88.4±5.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该文研究使用降糖片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加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很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静脉注射加口服胺碘酮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服联合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方法对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该种治疗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4月4日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常规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观察组39例,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44%,其中显效33例、有效5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36%,其中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胰岛素的给药方式不同,疗效也有差别。相比常规分次皮下注射,应用胰岛素泵给药,降血糖效果更加理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不同给药剂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每组27例。观察组用0.1mg/2h剂量治疗,对照组患者用0.1mg/4h剂量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7%,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症状好转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上,用0.1mg/2h剂量醋酸奥曲肽的治疗效果更佳,可缩短症状纠正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托品2种给药方法在有机磷中毒急救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急救有机磷中毒的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断静脉注射阿托品,治疗组患者采用静脉持续微泵入阿托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静脉泵入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效果更明显,不仅能有效的缩短阿托品化时间,避免出现阿托品中毒现象,也能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糖尿病治疗中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的应用效果。将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入胰岛素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并对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泵持续注入胰岛素的方式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