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产科围术期子痫前期急性肺水肿的临床干预方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产科围术期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解痉治疗,试验组接受解痉治疗+产后利尿治疗。对比两组产妇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治疗前妊娠时间、血浆白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胶体渗透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以上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动脉压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肺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科围术期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产妇的肺功能,降低急性肺水肿发生率,改善产妇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硝普钠联合西地兰治疗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8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患者70例,按照盲选法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硝普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硝普钠联合西地兰治疗。对两组患者在用药120min后的基本症状及体征、肺水肿改善状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统计,且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本体征相较于对照组更加稳定,且肺水肿改善时间相对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西地兰治疗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快速地改善患者的症状,稳定生命体征,值得推广和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与针灸治疗对其残余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一整年内收治的4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均分成常规组与配合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与神经肌肉电刺激仪配合针灸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以及膀胱内压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数据对比无差异存在,配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减少,且膀胱内压力增加,两组患者治疗后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治疗而言,患者接受电刺激仪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较好,其残余尿症状可得到较好改善,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进一步以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分为两组,甲组33例为逼尿肌反射亢进,乙组39例为逼尿肌无反射,均采取针灸方法治疗,进一步分析评价针灸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最大尿流速以及24h排尿次数四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尿量动力学指标水平,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进行间歇性导尿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时,可以采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的治疗方法,此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患病状态,提高患者病后生存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对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78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4.87%,较对照组的79.49%更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44%,较对照组的82.05%更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结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等措施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临床推广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对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78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4.87%,较对照组的79.49%更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44%,较对照组的82.05%更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结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等措施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神经源性偏头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临床推广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4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随访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膀胱容量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可促进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改良间歇多次扩张治疗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48例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24例,A组患者实施改良间歇多次扩张治疗,B组患者实施常规扩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较前均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改良间歇多次扩张结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改善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并使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90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单独膀胱康复训练和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比其两组膀胱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具有重要,能够有效改善其膀胱功能,值得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脑出血患者对改善患者临床疗效、脑水肿程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脑水肿程度及神经评分(MESS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ESS评分和脑水肿体积对比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ESS评分和脑水肿体积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触摸式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016年6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膀胱功能训练和无触摸式间歇性导尿联合膀胱管理,对比其两组残余尿量、最大排尿量和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量、最大排尿量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无触摸式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服用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VAS评分。结果观察组采取针刀治疗后,VAS评分比对照组的要好,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采取针刀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帮助患者解除组织的粘连情况,减少对神经的刺激,缓解痉挛,减轻疼痛,促进微循环,让身体可以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愈合,值得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易误诊的纵膈支气管源性囊肿的影像特点,为我们日常工作中针对不典型纵膈支气管囊肿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间1例通过手术和病理确诊的纵膈支气管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情况、影像特点、病理学资料,再综合中外文献讨论。结果①男性,年龄51岁,.②临床资料偶有咳嗽症状外,无其他明显临床症状。③影像学特点发生在纵膈,且在后下纵膈,密度均匀,边缘光整,无周围浸润,密度呈软组织样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④病理学资料单一囊,内容物呈巧克力样。结论①纵膈支气管囊肿为先天性疾病,少发,发生及病程长短不一。②纵膈支气管囊肿主要以咳嗽来检,多数为意外发现。③影像学常见的水样密度影易于诊断,但是后纵膈内接近实性或软组织样密度肿块的支气管囊肿极其容易误诊纵膈肿瘤。④病理学示囊肿壁内覆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壁成熟软骨、支气管平滑肌、腺体细胞等。⑤通过手术治疗预后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脊髓损伤患者给予个体化整体护理干预的措施,及对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的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n=53例),分别给予个体化整体护理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功能障碍及护理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论各组内干预后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质量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给予个体化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情况,提高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致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神经科治疗的脑出血合并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颅内压、血肿和水肿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颅内压、血肿及水肿大小、NIHS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在治疗后均出现下降,两组与治疗前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在治疗后上述指标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甘露醇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致脑水肿患者能有效的改善神经功能,降低颅内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尿路感染和排尿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共抽选60例进行研究,通过红蓝球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开展间歇性导尿,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提升,残余尿量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对排尿功能重建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