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瑞格列奈组(A组,100例)和门冬胰岛素30R组(B组,100例),疗程3个月,以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2h血糖(2hPG)<10.0mmol/L为治疗目标;将血糖<3.9mmol/L定义为低血糖事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清蛋白、肌酐(Cr)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种方法在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PG、2hPG及HbA1c、Cr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治疗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且对肾功能无影响。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应用瑞格列奈是安全、有效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尿酸与2型糖尿病及血清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将其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尿酸及其他代谢指标,比较其差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关系;同时将病例组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正常尿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及临床白蛋白组,以正常尿蛋白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分析在糖尿病肾病发展中不同阶段的变化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健康對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糖尿病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临床白蛋白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5),微量白蛋白组的血尿酸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01);在临床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组中,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升高在2型糖尿病及慢性糖尿病肾脏病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老年人群诊断2型糖尿病应用分析,寻找更加有效的检验方案,使得糖尿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静脉血液三份,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服糖后2小时血糖(2h-PG)以及HbAlc。结果HbAlc的平均水平自高到低的顺序是NDDM>IFG+IGT>IGT>IFG,总体人群糖尿病检出率为35.2%(NDDM占15.8%)。糖尿病患者的FPG诊断敏感度低于HbAlc和GCT,糖尿病患者HbAlc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阳性以及阴性预测值高于FPG和GCT。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HbAlc检验方法进行病情筛查,HbAlc检测方式特异度和准确度显著较高,利于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不同方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于消化内科治疗方法进行应用,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黄丸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内科治疗方法中,将莫沙必利与大黄丸联合进行应用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SerumBilirubin)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及糖尿病肾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3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比较两组之间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水平的变化。结果通过t检验、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在HbA1c、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发生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为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胆红素是糖尿病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在糖尿病临床监测过程中应注意其水平变化,同时可以作为指标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4例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临床上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62例。研究组采取辨证治疗,参照组采取西医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58例(93.55%)显著高于参照组49例(79.03%),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5例(8.06%)显著低于参照组14例(22.5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辨证治疗,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社区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探究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间在本社区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作为本次探究主体,使用抽签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8例,实验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糖尿病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使患者能够适当运动,并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社区护理干预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生存状况,研究两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37例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两组间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分布、生存期等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以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最高,其中肝胆系统肿瘤及胰腺癌最常见;非糖尿病组以肺癌及结直肠癌最常见。对两组间的生存期进行比较,糖尿病组的生存期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其中高龄人群(≥60岁生存率)更低。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情况、肿瘤治疗手段等因素的影响后,糖尿病组患者的生存期仍低于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患者更易合并消化系统肿瘤,以肝胆系统及胰腺癌最常见,这与非糖尿病组肿瘤类型构成不同。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预后更差,其生存期明显低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2型糖尿病的社区防治模式以及防治效果,本文选取我社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选取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不采取任何社区防治措施,试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防治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糖尿病风险因素的控制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对于糖尿病判定指标、肥胖于糖尿病的危害、摄食总热量的控制、糖尿病的危害以及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掌握程度分别为96.0%、94.0%、92.0%、94.0%和96.0%,对照组患者对于糖尿病判定指标、肥胖于糖尿病的危害、摄食总热量的控制、糖尿病的危害以及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掌握程度分别为48.0%、60.0%、22.0%、64.0%和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多吃不动、吸烟、饮酒、高血压以及不按时用药等风险因素的存在程度分别为32.0%、8.0%、10.0%、24.0%和8.0%,对照组患者对多吃不动、吸烟、饮酒、高血压以及不按时用药等风险因素的存在程度分别为62.0%、28.0%、22.0%、36.0%和3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防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体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降低糖尿病风险因素。
简介:例1:女,39岁。既往体健,近1a来易感烦躁、头痛不适,并伴低热,T37.3℃左右,体重减轻约10kg,多饮、多尿、多食症状不明显。因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1周来诊,门诊查空腹血糖17.6mmol/L,以糖尿病收入院。查体:T37.3℃,P110次/min,BP160/80mmHg,意识清,双眼球轻度突出,甲状腺Ⅲ度肿大,无血管杂音。HR110次/min,心律齐,双肺、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尿糖++++,酮体++,血常规无明显异常,FT326.09Pmol/L,FRT4181.51Pmol/L,TSH0.01MIV/L,血白蛋白30.9g/L,诊断糖尿病合并甲亢,糖尿病酮症,入院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同时予丙基硫氧嘧啶和心得安治疗甲亢,因血糖下降不明显,4d后换用正规胰岛素治疗,剂量依据每日血糖调整,病情稳定后带药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门诊在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进行常规的降糖降压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配合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以后,患者的血压状况和血糖状况,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将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状况纳入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在常规的基础治疗上为患者选择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好,能更好的稳定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方法我院2017年收治的因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在我院传染科住院的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7例,采用整体护理;对照37组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肺结核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肺结核合并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芪术饮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初期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就诊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芪术饮加减)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3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症候(倦怠乏力、口干口渴、脘腹胀满和大便干结)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候(倦怠乏力、口干口渴、脘腹胀满和大便干结)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两组症候(倦怠乏力、口干口渴、脘腹胀满和大便干结)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采用芪术饮加减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