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增厚与颅内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检测意义,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动脉内膜增厚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动脉超声及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比较两组动脉硬化检出率,进一步对观察组中颈动脉内膜厚度与MRA脑动脉硬化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检出颅内动脉硬化13例,对照组检出2例,观察组颅内动脉硬化检出率4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观察组患者中,内-中膜厚度1.1mm患者5例,检出颅内动脉硬化1例,检出率20.0%;内-中膜厚度1.2mm患者12,检出动脉硬化4例,检出率33.3%;内-中膜厚度1.3mm患者10例,检出动脉硬化5例,检出率50.0%;内-中膜厚度大于1.4mm患者3例,检出动脉硬化3例,检出率100.0%。结论颈动脉内膜增厚与颅内动脉硬化密切相关,临床中颈动脉内膜增厚检测对于颅内动脉硬化的早期预测、诊治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卒中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卒中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和手段缺乏突破,造成大量病人留有神经功能缺损,1所以卒中后期的康复十分重要。包括物理训练和心理治疗,良好的心理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认识疾病的正确态度,树立信心配合治疗,2而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则加重了患者原有的认知功能损害,影响肢体功能康复,3所以针对性的治疗更为重要。目前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主要包含一下几个方面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其他,如音乐治疗、漂浮治疗等,每种方法各有利弊。早期药物治疗十分必要,4应足量足疗程,但应尽量减少不合理用药。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尚不明,目前存在较大争议。5其他疗法也只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作用,但针对性及疗效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后面部愈合及美容护理,治疗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48例面部烧伤患者分析。根据我院2016年2月后,实施针对性烧伤后换药室及护理干预管理,对比2016年前常规护理,患者烧伤创面愈合恢复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创面感染,满意度,愈合后面容恢复情况低于护理干预管理组(83.3%)且对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操作技巧,专业知识,更佳专业结论烧伤后面部愈合护理干预管理降低创面感染,对面部愈合后美容有直接影响。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是脊髓损伤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骨质疏松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疼痛力度,更会加大骨折的危害。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得出,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会直接提升患者下肢骨折发生率,并且骨折机率已经超过35%。毫无疑问,骨质疏松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为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患者在发生脊髓损伤后,因损伤位置多在肢体负重区,神经损伤、进一步制动和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的废用导致骨量丢失。根据临床资料显示,骨量丢失的位置一半多发生于患者的受伤部位,或者肢体承受重力的地方。文章主要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特征、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以及如何预防治疗骨质疏松进行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牙髓炎两种根管治疗方式的效果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70例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拔髓后给予根管治疗)与观察组(开髓失活术进行根管预备及充填),每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急性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急性反应发生率为10.5%,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成功率为89.5%,对照组为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髓后根管治疗的近期效果及急性反应发生情况与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基本一致,但前者术中疼痛可显著减轻,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