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与产褥感染发病的关系,使其应用到社区产后访视为预防产褥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于 2016年 1月 -2019年 6月医院分娩后出院在本辖区居住,接受产后随访的 436名产妇,按照自愿随机原则将访视产妇分为常规访视组 210名,体质辨识组 226名,体质辨识组在普通访视内容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根据情况对偏颇体质进行个性化的调理和治疗;常规访视组则按照普通随访内容访视。结果:应用中医体质辨识组产褥感染的患病率明显低于普通访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结论:产褥感染的发病与体质类型相关,在社区产后访视中应用中医体质辨识能有效防治产褥感染,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保健服务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特征。方法选择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CTA)50份,作为CT扫描数据,了解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价值。结果AC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4.9-54.9mm,平均(45.2±3.8)mm,95%CI经测定为43.4-45.9mm;AB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3.8-54.7mm,平均(44.3±4.7)mm,95%CI经测定为43.3-45.2mm;BC长度范围为2.7-14.7mm,平均(6.2±2.0)mm,95%CI经测定为5.7-6.6mm。对安全跟离测量,即AC与颈静脉孔间的最短距离,范围为1.2-12.9mm,平均(5.4±2.0)mm,95%CI经测定为4.9-5.7mm。结论在行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时,应用颅骨表面标志与CT重建联合定位,具较高准确性,可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改良间歇多次扩张治疗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48例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24例,A组患者实施改良间歇多次扩张治疗,B组患者实施常规扩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较前均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改良间歇多次扩张结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改善神经源性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并使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4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六味地黄汤治疗,观察组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上,配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阴道健康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8%,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阴道健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则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阴道健康状况。
简介: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ligation-dependentprobeamplification,MLPA)是一种高通量、针对待测核酸中靶序列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新技术。该技术仅需20ng/μlDNA,即可通过简单的杂合、连接、PCR扩增及电泳步骤,在同一反应管中对四十多个不同的靶基因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这一技术最先于2002年由荷兰的Schouten等[1]报道。如今短短几年中,该技术已被欧洲、亚洲等几十个实验室采用。迄今为止,已有150多篇不同领域采用该技术方法的报道在重要刊物上发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讨手术室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为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提供相关的优质护理措施与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在我院做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痛护理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根据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观察组,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模式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实施无痛护理能够增加手术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程度,降低手术室的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整理其临床资料,且经过比较无差异。按照电脑排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包含4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包含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生活自理能力与心理状态等相关指标上统计和评估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其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稳定患者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析。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100 例术前行病理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处理,观察组行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结果:观察组病理检验准确率 100% ,对照组为 9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标本制作时间 45.03±4.33min ,对照组为 1441.25±24.48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应用具有较高准确率,且所用时间短。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apid paraffin section technique i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19, 10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before operation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paraffin section techniqu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apid paraffin section technique.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1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96%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preparation time of specime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5.03 ±4.33 min, 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1441.25 ±24.48mi. 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rapid paraffin section technique i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has high accuracy and short time.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中运用心电图定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PICC置管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置管,而观察组则运用心电图定位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一次性到位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导管外露长度、所需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少,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将心电图定位技术运用在PICC置管中可以提高一次性到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