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痛风患行四肢关节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临床诊断痛风的患者行双手腕、双膝及烈足踝关节双能量CT扫描,对照组为15例非痛风患者(7例不明原因下肢疼痛患者、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例退行性骨性关节炎患者)。双能量CTGOUT软件处理扫描图像后,由3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尿酸盐沉积的差异及双能量CT检出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患者组25例(56%)、14例(31%)、39例(87%)分别在双手腕、双膝及双足踝关节CT检测到尿酸盐沉积,双足踝关节受累较其他关节多。对照组无尿酸盐的沉积。45例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CT共发现391处,是临床估计病变部位的乱1倍(临床估计病变部位95处)。结论:双能量CT能方便快捷地检测出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可作为临床筛查痛风病的重要手段。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2cm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女性患者的144个〈2cm乳腺病灶,采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后判断其病变性质,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结果144个〈2cm乳腺病灶中,良性病灶101个(70.1%);乳腺癌43个(29.9%),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第6版乳腺癌临床TNM分期标准,0期11个(25.6%)、Ⅰ期23个(53.5%)、Ⅱ期6个(14.0%)、Ⅲ期3个(6.9%)。对照病理结果,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诊断〈2cm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7.4%(29/43)、86.1%(87/101)和86.0%(37/43)、94.1%(95/101)。结论超声造影提高了〈2cm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简介:目的:探讨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脏功能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60例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发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狭窄患者,并行DSA检查,分析其左心室功能及心肌灌注改变。结果:60例LAD不同程度狭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心肌质量(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心室心肌灌注异常情况:正常组无灌注异常;轻度狭窄组2例,中度狭窄组11例,重度狭窄/闭塞组21例。结论:低剂量双能量冠状动脉成像可评估左心室功能、心肌灌注情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MRI血氧水平参数R2*、T2*值在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之间的差异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一组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转移瘤、血管瘤及肝脓肿病例行MRI多回波R2*扫描。在R2*图和T2*图上分别测量病灶、脾及脊柱旁骨骼肌的T。’值和&。值,同时计算病灶/脾及病灶/肌比值。分析以上参数在以上不同病种之间的差异。结果:在5种肝脏占位性病变中,海绵状血管瘤的R2*“值及其比值最小、T2*’值及其比值则最大。血管瘤的T。”病灶/肌比值明显大于肝脓肿及肝转移瘤(P〈O.05)。肝细胞癌的R2*值、R2*病灶/肌比值明显大于血管瘤,而Tz”病灶/肌比值则小于血管瘤(P〈0.05)。另外,肝细胞癌的R2*病灶/脾比值也明显大于肝脓肿(P=0.044,t=2.222)。在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及转移瘤3种恶性肿瘤之间,胆管癌分别与血管瘤、肝脓肿之间,转移瘤与肝脓肿之间R2*、T2*值及其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MRI血氧水平参数有助于血管瘤与肝细胞癌、转移瘤及肝脓肿之间,肝脓肿与肝细胞癌之间的鉴别,但对不同恶性肿瘤、对胆管癌与其他疾病之间的鉴别存在一定困难。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80 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 40 例,其中一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 TUVP )进行治疗,为 TUVP 组;另外一组采用双极等离子剜除术 (PKEP) 进行治疗,为 PKEP 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以及剩余尿均比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双极等离子剜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方法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可以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一定的减少。
简介:目的:利用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NU2-2007标准对西门子BiographmCT-S64PET进行性能测试。方法参照NEMANU2-2007标准和厂家测试手册,对设备的空间分辨率、散射分数、计数丢失、随机符合、灵敏度、精确度、能量和时间分辨率,以及图像质量、衰减和散射校正精度进行测试。结果设备在视野偏中心1cm处横向和轴向空间分辨率分别为4.3mm和4.6mm,10cm处横向、轴向和横断切向空间分辨率分别为4.9mm、5.9mm和4.7mm;散射分数为37%;噪声等效计数率在28kBq/mL时达峰值,为191kcps;中心和偏中心10cm处灵敏度分别为10.0cps/kBq和10.4cps/kBq;精确性偏差为2.3%;仪器能量分辨率为11.5%,时间分辨率为542.5ps;图像质量模型中最小直径为10mm的热球清晰可辨;衰减和散射校正的精确性相对误差为14%。与39环的Biograph16HR相比,空间分辨率相近,散射分数和图像对比度增高,峰值噪声等效计数率提高125%,灵敏度提高123%。结论BiographmCT的各项指标均达到NEMANU2-2007标准要求。灵敏度、噪声等效计数率和图像质量提高,可缩短采集时间和减少药物注射量。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血流最大剪切率(SR)及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4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65例2型糖尿患者分为病程≤5年组(A组)和病程>5年组(B组)。利用高频超声对所有观察对象的颈动脉进行测量,包括颈动脉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利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测量相关参数,包括血管舒张期内径(Dd)、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顺应性(A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A组Ep、β增高(P<0.01),AC降低(P<0.05),IMT、PSV、Dd、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糖尿病A组和对照组比较,糖尿病B组颈动脉IMT增厚(P〈0.01),Dd增宽(P〈0.01),PSV、SR降低(P〈0.01),Ep、β增高(P〈0.01),AC降低(P〈0.05)。Ep、β与IMT呈正相关(r=0.527、0.556,P〈0.01),与SR呈负相关(r=-0.513、-0.537,P〈0.01),AC与IMT呈负相关(r=-0.477,P〈0.01),与SR呈正相关(r=4.58,P〈0.01),IMT与SR呈负相关(r=-0.537,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变化要早于IMT、SR改变,而低SR加速了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及动脉硬化的发展。
简介:目的用99mTcO核标记D-葡萄糖氨基酸盐配合物99mTcO(DGDTC)2观察其在肺腺癌(Spca-1)荷瘤裸鼠体内的摄取情况,并与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99mTcO(DGDTC)2作为肿瘤代谢显像剂的可行性。方法配体交换法制备99mTcO(DGDTC)2,将Spca-1荷瘤裸鼠模型50只分为99mTcO(DGDTC)2组和18F-FDG组,检测血液、肝、肾、肌肉、肿瘤中的单位放射性计数比值(%ID/g)及肿瘤与非肿瘤(T/NT)放射性比值。结果高效液相层析(HPLC)分析法测定99mTcO(DGDTC)2放射性化学纯度≥95%。荷瘤裸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99mTcO(DGDTC)2组注射显像剂后30min时血液、肾内%ID/g最高,1h时显著降低。注射显像剂后30min、1h、2h、3h和4h时肿瘤组织的%ID/g分别为5.16±0.96、3.18±0.73、1.94±0.39、0.86±0.15和0.34±0.09;T/NT分别为1.7、3.2、3.8、1.9和1.4。18F-FDG组注射显像剂后10min时血液、肾内%ID/g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肿瘤%ID/g最高值出现在10min时。T/NT比值在60min时达最高值2.5,以后逐渐下降。结论99mTcO(DGDTC)2放射稳定性较好,荷瘤裸鼠体内分布显示具有较好的肿瘤靶向性,类似于18F-FDG,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肿瘤代谢显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