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介绍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的研制原理及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法,探索健康人群颈总动脉壁面剪应力(WSS)超声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集70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的DICOM格式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图,用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计算并绘制其颈总动脉的WSS空间分布图,并与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可视化”地分析了70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的WSS空间分布图,可见管壁附近WSS高于管腔中央,每段管壁的WSS并非完全一样,有高低变化。定量分析右侧颈总动脉的WSS均值为(8.27±1.51)dyne/cm2,左侧颈总动脉的WSS均值为(8.12±1.65)dyne/cm2;用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右侧颈总动脉的WSS均值为(8.34±1.95)dyne/cm2,左侧颈总动脉的WSS均值为(8.38±1.37)dyne/cm2。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Bland-Altman分析两种方法测量颈总动脉WSS的一致性,右侧颈总动脉两种方法的偏倚为0.0695001,左侧颈总动脉两种方法的偏倚为0.316000,双侧颈总动脉的偏倚均较小,表明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好。结论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与Hagen-Poiseuille公式一样能准确、快捷地评估颈总动脉的WSS,并将其可视化,准确显示不同空间位置WSS的变化。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的出现,让医务工作人员拥有了更多的病患诊断手段,极大推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医学影像通常采用X射线设备作为照射手段,但是,这种设备所形成的影像,其最终效果很差,病情的具体信息无法有效获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后期处理,以满足不同组织部位的诊断需求。本文将会以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处理方法及所应用到的各类技术为切入点,针对其对X射线影像优化中所产生的效能,做出一定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借鉴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比剂剂量优化与成像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头颈部CTA随机分为A、B2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65~90m1)与优化剂量(46~50m1)行16层螺旋CT动脉血管成像,利用原始图像、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从而对cT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A、B2组全程血管内浓度曲线波动甚微、形态基本一致,主观判断无明显差异,优化方案组能有效消除头臂静脉高密度伪影干扰,显著提高颈部动脉起始段及颅内动脉的显示能力,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远侧段图像质量,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颅内静脉显影淡、动脉显示质量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16层螺旋CTA对比剂剂量优化方案,能够明显减少上腔静脉、颅内静脉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简介:摘要:超滤技术是用于截留液体中目标大小的颗粒,而水和低分子量溶质则允许透过膜。采用世界先进的切向流超滤浓缩技术,分别使用超滤膜包和中空纤维柱对流感病毒(H 3 N 2 亚型)超滤浓缩成倍体积,测定血凝价HA。结果HA成倍增加,废液 HA 呈阴性,病毒回收率达 100 %。结果表明,两种超滤系统各有优缺点,适用于流感病毒抗原的浓缩。
简介:成人髋臼结构不良性股骨头无菌坏死临床少见[1],本症X线表现及治疗均有别于继发于外伤、激素、酗酒等原因引起的股骨头无菌坏死.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从224例髋臼结构不良病例中,检出合并股骨头无菌坏死36例,累及43个股骨头.现着重就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对本症的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颅高压的临床、CT及CTA影像学表现。方法:采用GE750HD-128螺旋CT对25例急性颅高压患者进行CTA检查,对原始数据进行MPR、MIP、VR重建。结果:广泛性肺挫伤并感染7例、气管支气管纵隔瘘并两肺严重感染6例、4例重症肺炎、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重度脑损伤、1例溺水;急性颅高压引发原发性脑死亡10例、深度昏迷15例。头颅CT平扫呈广泛性脑组织密度减低及脑室、脑池、脑沟变浅或消失;3例脑内血肿、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原发病变。结论:临床可根据高颅压脑死亡的CTA影像表现指导临床进行疾病诊治。
简介:目的通过对乳腺微小肿块(直径<1cm)超声不同定位方法的比较,寻求适合的术前超声定位方法。方法选择我院60例女性乳腺微小肿块患者,分成3组,分别经超声体表定位、超声引导下亚甲蓝(美蓝)注射定位及细针穿刺定位3种不同方法术前定位后,行乳腺肿块切除术,对术中找到肿块的时间(多个肿块为找到第1个肿块的时间)、出血量(多个肿块为平均出血量)及切除组织与肿块重量的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单一良性肿块,细针穿刺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2.1±1.7)min,出血量为(10.2±3.8)mL;经皮肤体表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5.6±3.2)min,出血量为(18.1±4.8)mL;亚甲蓝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4.0±2.8)min,出血量为(14.0±4.6)mL。结论乳腺微小肿块术前行超声定位是简单准确的方法,能准确标明肿块的深度和位置,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其中细针穿刺定位最精准,术中寻找到肿块的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但价格昂贵;体表定位最简便,尤其适合多病灶定位,但当乳房过大或乳腺较松弛时易发生偏移而导致术中找到肿块的时间过长;亚甲蓝染色定位较准确,但易弥散,时间和注射剂量是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细胞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控制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该院实施血常规检验的健康体检者 80例,均予正规的血液细胞检验,通过分析血液细胞检验结果,观察不同检验流程对实际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 1∶5000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在 RBC、 WBC、 Hb、 PLT的检验结果,均低于 1∶10000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室温状态下,血液标本放置 48小时后的 RBC、 WBC、 Hb、 PLT水平均高于放置 24小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低温状态下,血液标本放置 48小时后的 WBC、 PLT、 Hb、 RBC水平与放置 24小时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液细胞检验各项环节(标本放置时长、稀释比例、存放温度等)均会对检验质量形成一定影响,应在采取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对不同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最大化确保检验结果的准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