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张发初教授(1905-1982),浙江嵊州人,早年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1926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29年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前往北京求学,1934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从事药理研究和内科医师工作,1937年后一直从事X线诊断和教学工作,先后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放射科、放射学教研组主任、教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放射科主任等职,同时还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放射科顾问,是我国著名的放射学家.张发初教授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放射学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被誉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奠基人[1].张发初教授生前曾发表大量有关影像学中西医结合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多个方面.研究其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对于当今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工作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准确判断^99mTc-HYNIC-TOCSPECT/CT显像中胰头高摄取灶的性质。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99mTc-HYNIC-TOCSPECT/CT检查患者,包括可疑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tumor,pNET)或远处转移性NET寻找原发灶或明确NET行临床分期或随访者。根据视觉判断评价SPECT/CT图像上是否存在胰头高摄取,若存在高摄取,测量病灶部位、胰腺本底、肝脏本底及同层面竖脊肌本底的放射性计数,并计算得到病灶/胰腺本底比(L/P)、病灶/肝脏本底比(L/H)和病灶/肌肉本底比(L/M)。通过影像学随访或病理证实获取最终诊断结果。结果:125例患者中,20例(16.0%)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pNET,22例(17.6%)长期随访局部未见病灶,考虑为生理性摄取。pNET与胰头生理性摄取的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前者的L/H和L/M明显高于后者(P=0.001和0.013)。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L/H和L/M判别pNET还是胰头生理性摄取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为0.789和0.725,此时L/H阈值为1.4。结论:通过L/H测定,有助于判断^99mTcHYNIC-TOCSPECT/CT显像中胰头高摄取灶为胰腺生理性摄取还是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