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重症患者加强药物治疗全过程的监护和护理管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重症患者(共200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主要研究方法为:回顾性研究。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命名为2组(每组均为100例),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另一组为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方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用药错误发生率更低(前者为10.00%、后者为1.00%),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护士总满意率明显更高[前者为(90.11±2.32)分、(88.87±2.61)分、(83.35±3.14)分、85.00%,后者为(98.23±1.02)分、(94.54±2.21)分、(97.77±2.52)分、98.00%],P<0.05。结论:对重症患者加强药物治疗全过程的监护和护理管理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分析全过程护理在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以本院4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接受常规护理的22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全过程护理干预的2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水平、吞咽功能、脑神经恢复情况及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护理后上肢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吞咽功能及脑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过程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的护理干预,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过程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收治肝硬化患者,共计人数78例,以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全过程优质护理),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全过程优质护理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生活质量数据及肝功能指标数据相比另一组均呈现出较高优势性,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全过程优质护理可明显优化肝功能指标,维护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整体效果确切,适合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在试管婴儿取卵术及胚胎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期间进行试管婴儿取卵术及胚胎移植术的患者52例进行分析,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法予以规范化分组处理,各组均为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一步加以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受孕成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受孕成功率更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进行取卵术及胚胎移植术患者中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高受孕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过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采用全过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产妇产程及产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分娩结局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全过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给予全方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定该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1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56例),参照组采纳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纳全方位护理,对比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首次进食、首次排气、首次排便、首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显著比参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57%)低于参照组(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3,P=0.014)。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给予全方位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机体康复。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ICU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在其实施全过程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2月作为研究时间,随机选取92例重症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6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全过程临床护理为实验组,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ICU综合征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情感障碍、行为行动障碍、思维障碍等ICU综合征发生率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过程临床护理应用于重症ICU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论全过程护理模式在地中海贫血患儿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地中海贫血患儿10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5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另50例实施全过程护理模式(研究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护理之后研究组患儿输血不良事件、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护理,在降低患儿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概率的前提下,确保其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各类无菌用品的供应单位,负责医疗设备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等工作。其出色的工作决定着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感染率。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非常重要,如何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是目前医院关注的重点。基于质量溯源理论的全过程监控管理,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操作进行规范化、精细化规范,实现操作、信息的可视化、标准化,有利于规范操作行为,提高设备质量安全,降低医院感染率。有报道表明,全程监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良好。鉴于此,本研究将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基于质量可追溯理论的全过程监控管理,探讨其对消毒供应中心仪器清洗合格率和消毒供应质量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程序化全过程护理对结肠息肉行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心理、术后恢复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行行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8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程序化全过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术后恢复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结肠息肉行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实施程序化全过程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观察急诊预检分诊护理人员对其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程度,以及培训的内容进行研究。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共计选取我院急诊部预检分诊部门在职护理人员53例,作为本次临床分析对象,研究起始时间为2021年8月开始,收集临床分析所需数据,并拟定出临床研究计划,直至2022年8月截止,通过对其预检分诊能力的随机考核,应用我院自制问卷对其护理人员培训内容以及相关需求进行统计。结果:经临床研究得出,随机对其急诊科预检分诊部护理人员进行随机考核,其临床检测结果优良率为(66.03%),占比例数为(35)例;通过自制问卷的统计得出,渴望进行丰富专业的理论性知识培训人数为(46)例,占比为(86.79%);渴望进行系统规范的专科技术培训人数为(44)例,占比为(83.02%);渴望进行全面综合的训练内容人数为(42)例,占比为(79.25%);渴望进行多元化的专科技术培训人数为(45)例,占比为(84.91%)。结论:通过本次临床研究分析急诊科预检分诊护理人员中,大多数工作人员均存在培训需求,经统计,需求量较大的护理内容多为丰富专业的理论性知识、系统规范的专科技术培训、全面综合的训练内容、多元化的专科技术培训等方面,因此全面提高我院急诊部预检分诊护理人员的综合实力,从而有效提高整体医疗形象。
简介:摘要:护理是医院服务不可缺少的分支。自从上世纪中叶以来护理历经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内容,对维持人类健康、促进健康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医院护理方式和内容进行研究和探讨显得有为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便隐血标本全流程跟踪管理的效果。方法:将近一年科内大便隐血标本运送管理按时间先后先后作分组,前6个月为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后6个月为实验组,采用全流程跟踪管理的工作模式。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并观察记录两组实验结果作报告。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5例,占比2.78%,少于参照组的27例、15.00%,实验组的标本平均收集时间为(20.32±1.24)min,短于参照组的(35.04±1.23)min。结论:大便隐血标本全流程跟踪管理模式效果较好,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有效,可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