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将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1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成两组,90例对照组、90例观察组,均使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给予对照组普通护理,给予观察组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脏器脱垂、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盆腔肌纤维改善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的脏器脱垂、尿失禁人数,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多,比较两组性生活满意人数,对照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对比两组Ⅰ、Ⅱ类肌纤维收缩力,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多(P< 0.05)。结论 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可以减少脏器脱垂、尿失禁的情况,还能提升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并改善肌纤维。
简介:摘要:盆底功能障碍是女性健康问题中的一大病症, 伴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和生育等因素, 其发生率逐年增加. 本文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为研究对象, 从护理的角度对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利用病例研究、文献综述等研究方法, 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详尽的解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护理干预在其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 目前临床上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 但针对其中复杂及多样性病因, 需要更多的护理策略加以干预。其中,健康教育、生活习惯的调整、康复训练等综合性的护理管理已经成为护理领域的重要策略. 进一步研究表明, 个体化,全面化的护理管理,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尿失禁及盆底肌肉力量等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的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我国盆底功能障碍护理研究的发展, 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雄激素相结合环孢素 A治疗方法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医院治疗的 6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开展调查数据分析资料,抽取自 2016年 02月至 2018年 01月,分组法是随机数字表法,一组归入 31例,试验组运用雄激素(十一酸睾酮胶丸)相结合环孢素 A治疗方法,对照组运用雄激素(十一酸睾酮胶丸)治疗方法,计算两组临床治疗有效合计值、药物不良反应合计值。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合计值( 93.55%)大于对照组评估指标结果( 74.19%),证明数值指标检测后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合计值( 3.23%)比较对照组评估指标结果( 9.68%),未证明数值指标检测后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行雄激素相结合环孢素 A治疗的效果较优。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4例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电脑分号法将其分为对照A组和观察B组,各62例。给予对照A组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B组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B组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显著的比对照A组的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的比对照A组低,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治疗牙周炎,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患者抽取其中60例,均接受生物反馈治疗,随机分组,其中30例治疗过程中配合常规护理,设作对照组,另外30例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护理,设作观察组,对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用于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对于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植骨高度变化。方法: 13例上颌后牙缺失剩余骨高度不足 (<10mm)患者共 16个种植位点进行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无机牛骨基质 (BioOss)。术后即刻及二期复诊时拍摄 CBCT测量上颌窦底提升高度 ,两者之间进行配对 t检验。结果:术后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从 7.95-12.97mm,平均 10.37±1.61mm;术后修复完成时间从 4-10个月 ,平均 6.0±1.76个月 ;术后复诊拍摄 CBCT时间 3-6个月 ,平均 4.31个月 ,复诊上颌窦底提升高度从 5.83-15.24mm,平均 10.07±2.31mm;与术后即刻相比 ,上颌窦底提升高度改变幅度从 -2.12-5.32mm,平均降低 0.30±1.84mm,占术后即刻上颌窦底提升高度的 2.9%,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51)。结论: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短期内大部分位点植骨高度降低 ,少部分位点植骨高度增加 ,总起来说植骨高度稳定无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