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血管瘤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肝血管瘤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聚桂醇注射液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管瘤直径较治疗前显著减小,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1%,对照组83.9%,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为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6%,对照组51.6%,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患儿临床不良反应,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治疗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24小时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为依达拉奉注射治疗,试验组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抗血小板聚集及他汀药物治疗均按指南进行。对所有入组患者分别进行入院时、治疗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90天m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NIHSS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90天mRS 0-2分比例低于对照组,预后更好。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疗效显著,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恶化程度,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疏血通治疗脑梗死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7例,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实施疏血通治疗,观察治疗组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事件,并比较。结果两组的临床事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副反应量表评分,分别为(4.58±0.21)分和(13.80±0.47)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出血、寒战,提示为“很可能”,因果评价恶心、血小板升高,提示为“可能”。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疏血通治疗时,可能出现寒战、血小板升高等不良反应,临床用药过程中,要控制频率及用量。
简介: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收治的25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11例,治愈8例,死亡3例;脑耗盐综合征14例,治愈12例,死亡2例。结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和脑耗盐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都不相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药物使用提供科学合理参考。方法根据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历程分类,从药物对人体多个器官胃肠道、肾等的作用分析,汇总总结铂类抗肿瘤药物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就这些出现的不良反应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不同的铂类抗肿瘤药物表现出的不良反应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早期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多,也较普遍;后来经过改进发展,新型的铂类药物结构有了改进,不良反应也随之减少,但是出现了其他新问题。针对不同种类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应采取不同且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与手段。结论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范围大小不一、轻重不同,采取预防措施也不同,只有较详细地了解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特性,才能较好地发挥药物作用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病人应用降压药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提出护理的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科室住院治疗的90例高血压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其中包括男70例,女20例,年龄在64岁-95岁之间,平均76.8岁,按照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使用2-4种降压药对其进行治疗,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并对不同的不良反应进行不同的护理;结果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有3例出现低血压,4例出现电解质紊乱,8例出现咳嗽,3例出现心动过速,3例出现心动过缓,3例出现踩部水肿;结论为使老年病人得到安全、有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护士应多方面地掌握老年病人使用降压药的知识,同时要细心地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化疗后淋巴囊肿(Lymphocystis)感染预防及治疗,为治疗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在接受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应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接受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应用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淋巴囊肿发生率以及淋巴囊肿感染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淋巴囊肿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淋巴囊肿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发热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NC降低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CSF方法可有效治疗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化疗后淋巴囊肿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