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1990年,Day等首先提出QT离散(QTd)的概念,他们将心电图12导联中最长与最短QT问期之差定义为QTd,并认为这是反映心肌区域性复极差异的定量指标,具有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危险性的意义。

  • 标签: QT离散度 恶性心律失常 12导联 定量指标 QTD 心电图
  • 简介: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的精神,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1mmHg=0.133kPa)。

  • 标签: 计量单位 血压 表示法 质量技术监督局 换算系数 首次使用
  • 简介: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与复极过程的心电位变化,是心肌电生理、心脏几何学、躯体学、组织阻抗和生物信息各方面相互联系的综合反应。该值在各个导联上存有差异。1985年Campbell等发现这些差异的规律性,并提出了QT离散(QTdispersion,QTd)这个概念。1990年Day等进一步证实了QTd这个概念,认为它代表了心室肌区域性复极化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随着QTd在临床各领域的广泛研究,其临床价值备受人们的关注。通常正常人生理性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所造成的QTd很小,而在病理状态下,QTd就会明显增大。本文现就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其临床应用 QT离散度 心室肌除极 临床价值 心肌电生理 心脏几何学
  • 简介:理县为5.12汶川地震受灾县之一,地震发生后疾控中心积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在其来自全国各地疾控人员的帮助下,有条不紊地开展了结核病防治工作。

  • 标签: 工作基本 理县结核病 结核病防治
  • 简介:据统计,偏瘫发生后约80%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痉挛萎缩、肌肉萎缩无力及异常行姿势等表现,部分患者还存在消沉、抑郁、易激动等心理改变,这些不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也同样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如能及时给予偏瘫肢体正规的康复治疗,60%-80%患者生活能够自理。

  • 标签: 脑卒中 后遗症 恢复训练
  • 简介: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一般发病一个月内为急性期,经治疗大多数患者症状虽得到改善,但常易留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并且近年研究表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存在感知觉、语言、记忆、意识等认知功能障碍,它与躯体损伤一样,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如生存率,致残率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就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作一简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 标签: 脑卒中 恢复期 认知功能障碍 研究进展
  • 简介: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心力衰竭逐渐成为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很多患者通过规范化诊治,射血分数得以恢复。近期多项研究发现这类射血分数恢复的心衰患者的病理生理、临床特征、预后等与持续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不同,提示这群患者可能是一类独特的人群,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射血分数恢复的心衰的定义、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特征、治疗管理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射血分数恢复 心力衰竭 逆重构 心肌康复
  • 简介:现代战争对军人的感官冲击以及体能考验都远超以往,军事作业对军人体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军事作业性疲劳定义和机制,预防以及治疗措施进行了综述,详细阐述了军事作业性疲劳的内涵、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新近的研究观点,有助于深入了解军事作业性疲劳,进而积极预防该病的发生。

  • 标签: 军事医学 疲劳
  • 简介:<正>2135例活动平板试验中,观察单纯恢复期ST段压低者(A组34例)与非单纯恢复期ST段压低者(B组包括运动中,或运动中合并恢复期ST段下降,180例)的临床及运动特点。结果:与B组相比,A组除高血压病的发生率较高外(P<0.01),在其它临床和运动特点方面(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

  • 标签: 心电图运动试验 ST段压低 预测价值 活动平板试验 运动特点 最大心率
  • 简介:病例:女.77岁。因“纳差伴恶心10d”于4个月前收任我院急诊科。入院前10d,患者出现明显纳差,伴有恶心小适.来院当日出现少尿,无明显咳嗽、咳痰,尤发热,无气促,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 粒细胞缺乏
  • 简介:由于不同人群在结核病控制活动中的需求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与结核病控制相关利益不同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为了提高健康促进活动的效果,应当针对主要不同人群,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不同的健康促进活动。这些健康促进活动应当纳入整个健康促进计划之中。面向不同人群的健康促进活动首先要开展社会动员和社区行动。

  • 标签: 健康促进活动 不同人群 结核病控制 健康促进计划 接受能力 社会动员
  • 简介:<正>1982年,北非马里共和国防痨协会,为纪念R·柯霍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倡仪每年的3月24日为"世界结核病日",这一倡议随即受到WHO和IUAT(国际防痨联盟)的鼓励和支持。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名誉主席A.Rouillon撰文称:世界结核病日,旨在提高抗结核行动全球范围的意义、知

  • 标签: 结核病控制 防治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 宣传活动 结核杆菌 肺部疾病
  • 简介:目的:比较几种焦虑症状筛查量表的信度和效。方法:对某三级综合医院的内、外、妇科门诊患者按比例随机抽样,使用简易焦虑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7条目广泛性焦虑量表、2条目广泛性焦虑量表、患者健康问卷的焦虑量表做问卷调查,并用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进行访谈。共收集有效问卷300份。随机抽取其中50例(实际有效35例),在初次访谈后的7~14d进行重测。比较各量表的信度和效。结果:各个量表的Cronbachα信度系数为0.796~0.932,重测信度为0.820~0.906。筛查广泛性焦虑阳性最多的是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为12例,最少的是患者健康问卷的焦虑量表,为9例。灵敏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75%为最高,其余均在60%左右;特异均在85%以上。各量表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0.963,以患者健康问卷的焦虑量表为最大,2条目广泛性焦虑量表为最小。结论:几种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各有优势,在筛查焦虑症状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 标签: 综合医疗机构 焦虑 量表 筛查
  • 简介:目的探讨沙利胺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S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SSc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口服沙利胺治疗,开始剂量为50mg/d,睡前顿服,此后每隔1周增加50mg/d,直到剂量达150mg/d;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MTX)治疗,15mg/次,1次/周。疗程2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食管和肺检查变化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硬化、雷诺现象均显著减轻,关节功能改善(P<0.01或P<0.05);实验组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病变,治疗后对照组好转11例(36.7%),实验组好转20例(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对照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能按治疗方案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沙利胺治疗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安全,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简便、费用低廉,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硬化症 治疗 沙利度胺 甲氨蝶呤
  • 简介:2013年3月24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肺结核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肺结核是结核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每天有3600人发生肺结核,每天有360人因肺结核死亡。肺结核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 标签: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宣传主题 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死亡人数 肺结核 重大传染病
  • 简介:<正>宣传形式各乡(镇):在3月24日进行广播宣传;从村到乡所在地出黑板报、宣传专栏一期;发放市结防所印发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单;张贴"防治结核病、造福全人类"的宣传画;结核病专科门诊咨询、挂牌一天。城区:电视流动字幕,从21日到24日播放4天;

  • 标签: 结核病 防治 广播宣传 宣传单 门诊咨询 宣传形式
  • 简介:放射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当放射线通过皮肤进入肿瘤时,则对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脱屑、皮肤颜色变深变黑;重者表现为灼痛、湿疹水疱、感染化脓、溃烂等。严重者影响放疗的正常进行,同时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和经济负担。为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保证完成放疗的整个疗程,减轻病人的痛苦。我科在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用依吖沙啶液联合诺氟沙星粉外敷治疗Ⅱ放射性皮炎,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放射性皮炎 依吖沙啶 诺氟沙星 外涂
  • 简介:<正>8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用缬沙坦80mg,日1次;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包括卡托普利25mg,bid)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72.7%)、心功能改善及QTd变化方面明显优于对照

  • 标签: QT离散度 心功能
  • 简介:目的:通过模拟心脏再同步治疗中左室电极在左心室心外膜不同部位起搏情况,观察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不应期离散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犬开胸,在其左心室前侧壁心外膜缝上1块含有144(12×12)个单极电极(电极间距2mm)的电极板。选取位于电极板对角处的2个起搏部位(左上角靠近心底部,右下角靠近心尖部),采用连续起搏方法.记录起搏周期为300ms时整个电极板上每个单极电极上的激动恢复间期.通过其标准差及变异系数评估不应期离散。结果:近心底部与近心尖部起搏时起搏阈值及心室激动恢复间期无显著差异[起搏阈值(0.34±0.22)mA比(O.26±0.05)mA;激动恢复间期(144.3±12.4)ms比(147.7±14.8)ms,均P〉0.05]。但是,近心底部位起博的不应期离散较近心尖部起搏的不应期离散显著减小[标准差(4.3±0.8)ms比(5.8±0.7)ms,P〈0.01;变异系数(0.030±0.006)比(0.039±0.005),P〈0.01]。结论:在心脏再同步治疗左室电极植入过程中,选择恰当的左室电极植入部位有利于降低不应期离散

  • 标签: 心脏再同步治疗 激动恢复间期 不应期 电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