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发现,观察组在手术指标、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围手术期患者舒适度高,治疗结束后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藤火力椎产,

  • 标签: 子宫肌瘤 高血压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经股动脉冠状动脉(冠脉)介入诊断治疗术后有效止血非常重要,过去一般采用手工压迫方式。近年来新的止血装置不断出现,并在临床使用。本研究通过检测穿刺部位B超参数改变及临床观察随访,评价Perclose血管缝合器在冠脉介入诊疗术后特殊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PERCLOSE血管缝合器 穿刺部位 股动脉 介入诊疗术 介入诊断 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遵医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遵医行为及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按医嘱服药(88.71%)、按疗程治疗(90.32%)、按时检查(80.65%)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按医嘱服药(54.84%)、按疗程治疗(50.00%)、按时检查(48.39%)(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5.4±1.4)d、贫血发生率(17.74%)显著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为(9.6±1.5)d、贫血发生率(38.71%)(P<0.05)。结论医护协同护理模式能提高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预后贫血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护协同式护理模式 功能性子宫出血 遵医行为 预后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危急重症,处理不及时,出血量多者将并发休克、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产后出血还会导致产妇死亡,产妇休克严重持续时间长,经抢救后存活下来,将来也可能继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表现为产后无乳、闭经、性欲减退,毛发脱落等。近年来,行髂内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10例,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痊愈出院。

  • 标签: 产后出血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本研究对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34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34例患者全部得到及时确诊,并通过与病情相适应的药物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疗效均较为理想,患者子宫都得到保留,不影响生育能力。结论子宫疤痕妊娠的病发情况较为隐匿,容易发生误诊,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使用超声等手段进行准确诊断,一般应首先采取药物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需及时采取恰当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子宫疤痕妊娠 诊断与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rcinoma)为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病多发生于绝经后或更年期妇女。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流血是其主要症状,正确处理阴道流血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较为重要。本病的确切病因不明,但与长期持续雌激素刺激有密切关系,并与地理性差别,经济阶层的差异,家族史、复发癌、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孕产次(多产、未产、不孕症)、月经病(月经失调、初潮提前、绝经提前)、放射线影响等因素有关。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诊治 预防
  • 简介:过去有研究袁明:睡眠不足,长时间的工作和身体自然周期的紊乱会干扰司机和飞行员的表现。医疗上亦是否有类同的影响呢?美国著名的克利夫兰临床团队进行了一项类似的研究已确定:加班或长期的轮班会影响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表现。他们分析了18597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后,发现手术时间并没有对预后产生影响。

  • 标签: 手术时间 疗效 睡眠不足 自然周期 医务人员 术后患者
  • 简介:摘要恶性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它会根据患者全身情况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如营养、贫血、心功能、泌尿系统状态等与病程长短以及出血量或其他并发症有关。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病因尚不明了,根据好发于生养年龄妇女,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等,根据肌瘤发展过程中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肌瘤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三类。

  • 标签: 子宫肌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希腊学者Papakostas等报道了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使用牛心包补片的早期及远期结果。他们回顾性分析了过去12年中单中心使用牛心包补片缝合的238例患者(256例次)CEA的数据,统计分析了补片相关并发症(再狭窄、感染、动脉瘤生成)以及早期和远期(12~144个月随访)的临床结局。该组术后30d卒中发生率为1.2%(3/256),无一例死亡,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3.5%(9/256),颅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3%(11/256)。

  • 标签: 远期结果 临床结局 卒中发生率 再狭窄 血管缝合 损伤发生率
  • 简介:消融手术是治疗房颤最有效的方法,与经典迷宫手术结合,超过90%的房颤患者的心律失常可以得到消除.这种手术方法虽然安全,但是较为复杂,只有为数较少的外科医生采用.然而,随着对房颤的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消融技术的进步,外科医师不再采用肺静脉消融、左房切口及左心耳切除的方法(迷宫I手术).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肺静脉和纵膈组织损伤的风险.大多数消融手术与二尖瓣手术同时进行,进行二尖瓣瓣膜修复同时行房颤消融,可使患者摆脱终生抗凝的困境.胸腔镜手术设备的发展现在已经达到可以与直视手术相同的效果,利于扩大心外膜消融径线及对孤立性房颤左心耳的切除,并且适用于无需进行其他心脏手术的房颤患者.

  • 标签: 迷宫手术 房颤 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纳入的114例急诊手术患者,将其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为5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然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优质护理,并将两组改变的情况和护理效果进行记录。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等生理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生命体征得到稳定,从而为后期治疗效果做了有力的保障,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 生理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股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全期护理在降低压疮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收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5例,观察组施予全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施予常规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6.7%,明显比对照组的26.7%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未出现Ⅲ期与Ⅳ期压疮。结论对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全手术期护理能够使压疮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进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 标签: 股骨骨折 手术 全手术期护理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药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在临床上是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疾病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在同为腹腔镜手术下术后5天。治疗组为中药辅助治疗,对照组为给予皮下注射戈舍瑞林药物。患者需出院后每月回医院复诊。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在治疗上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实验组为9.3%,对照组20%,实验组较对照组复发率低(p<0.05),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疗效果较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辅助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 简介:杂交型心脏手术目的在于改善心脏护理。心脏问题有时似乎是结伴而来。例如有些病者既患动脉阻塞,同时又存在瓣膜一直无法打开或者闭合不全,又或者伴有心律紊乱等等的毛病。这些时候很多患者不仅要接受一种治疗,而且要接受两种或者更多种的手术治疗。

  • 标签: 心脏手术 杂交型 手术治疗 心脏护理 心脏问题 动脉阻塞
  • 简介:目前,心脏移植(HT)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为有效的手段。如何提高老年患者HT的成功率,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截止2006年12月,我院已独立完成HT手术14例,其中老年患者3例,报道如下。

  • 标签: 心脏移植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死(MI)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治疗时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及心脏事件发生的特点.方法分析35例老年MI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临床病例资料.结果(1)术后15例(43%)发生心肌缺血,其中12例(80%)发生在术后1~3d,11例(67%)无临床表现.(2)6例术前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4例MI距手术时间间隔<3个月患者发生术后心肌缺血(P<0.05).(3)发生术后MI1例(3.0%).(4)MI距手术时间间隔<3个月的患者中,术后无再次MI及死亡发生.结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早期易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术后再次梗死的发生率较高.新近的心肌梗死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

  • 标签: 老年人 心肌梗塞 围手术期 心肌缺血 心脏事件
  • 简介:目的研究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患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ICU接诊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患90例,按照不同的出血时间分成甲、乙、丙3组,每组30例。其中,甲组的出血时间≤3h,乙组的出血时间≤6h,丙组的出血时间≤12h。该90例患者均直接由急诊收入外科ICU,根据出血部位、血肿情况和出血量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3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各组的临床疗效作出分析比较。结果甲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乙、丙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实施手术,根据检验结果及患者自身情况,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可显著改善其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重症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方式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个人同时或先后患上不同的疾病是常有的事,高血压病人遇上各种手术问题也不足为奇,诸如高血压病人患上急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病并发胃、十二指肠穿孔,或患上各种恶性肿瘤等等情况并不少见。此时首先要考虑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对高血压病人可能带来的影响,因为在同等条件下,

  • 标签: 高血压病人 手术 消化性溃疡病 十二指肠穿孔 急性阑尾炎 恶性肿瘤
  • 简介:《今日医学要闻》报道,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髋骨骨折患者若伴有心血管风险增加则不能从大量输血获得生存或功能改善的益处”。研究人员发现60天内死亡或走路需协助的患者比例约35%,无论患者是否有输血。研究人员称住院患者冠状动脉事件或死亡率各组问无差异,60天内死亡率也相似。

  • 标签: 大量输血 手术后 髋关节 骨折患者 冠状动脉事件 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