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比较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LC)与急诊Lc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应用SLC治疗52例,应用急诊Lc治疗40例。在行SLC时,先行在B超实时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抽出胆汁,同时予以抗感染治疗。在炎症控制后3月,再人院行Lc,在行急诊Lc时,于发病72h内行急诊LC术,手术中依照常规方法留置腹腔引流管,手术结束后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两组均成功顺利完成手术。SLC治疗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0.2±7.0)min、(24.1±3.3)h和(5.6±1.3)d,中转开腹和胆道损伤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5.8%)和0例(0.O%),而急诊Lc治疗组则分别为(58.7±8.1)min(P=0.784)、(26.2±5.8)h(P=0.047)和(8.1±1.9)d(P=-0.029),中转开腹和胆道损伤发生例数分别为8例(20.0%,P=0.018)和7例(17.5%,P=0.039);SIC组术后发生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和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SLC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好,更安全,应尽量减少行急诊LC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比较两组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手术花费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前1d、术后第3天血清IgG、IgA、IgM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手术前1d两组的血清IgG、IgA、IgM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d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好,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疏肝利胆通泄法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石症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石症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另给予观察组患者疏肝利胆通泄汤,组方包括:茵陈20g、金钱草20g、蒲公英20g、姜黄15卧柴胡15g、虎杖15g、鸡内金10卧枳壳10g、赤芍10g、大黄10g、连翘10g、延胡索10g、甘草6g,水煎、取汁,150ml口服,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均治疗4W。结果在治疗4w结束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总胆红素、胆汁酸和血糖水平无显著性相差(P〉0.05)。结论疏肝利胆通泄法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石症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疗效较好。
简介: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不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失调可能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目的:研究IBS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IL-13的表达。方法:选取42例IBS患者和20名对照者,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IL-6、IL-18、IL-1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腹泻型IBS组血浆IL-6和IL-18水平、便秘型IBS组血浆IL-18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腹泻型和便秘型IBS组血浆IL-1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感染后IBS(pIBS)组血浆IL-6、IL-1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IBS组和非pIBS组血浆IL-1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IBS患者血浆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感染因素影响了腹泻型IBS血浆细胞因子的变化,促炎细胞因子可作为IBS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简介: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收集我院及协作单位病理科1986年/1996年胆囊良、恶性病变手术切除标本,HE染色确诊,胆囊腺癌38例,(高分化18例,低分化8例,未分化8例,粘液腺癌4例),胆囊粘膜上皮异型增生24例(轻度8例,中度6例,重度10例),另取20例正常胆囊粘膜标本作对照.
简介:直接胰胆管造影包括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ography,PTC),在临床已应用多年.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resonancecholangiopancreatogrgphy,MRCP)是近年来开展的胆胰疾病诊断新技术.我们自1997年6月~2000年12月开展MRCP和ERCP(或PTC)对胆胰疾病诊断价值自身对比的前瞻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与肠道动力和内脏感觉异常有关的功能性胃肠病。心理、社会、环境、遗传等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IBS多发生在伴有不同程度心理调节障碍、具有遗传特征的易患群体.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当前公认的罗马Ⅲ诊断标准是以临床症状学为依据,部分符合诊断标准的IBS患者.其肠黏膜可能存在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激活和轻微黏膜炎症,这种炎症在IBS中的潜在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对IBS的治疗完全有效,IBS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未来需对IBS的病理学、免疫学和肠内微生态学有更全面的认识.以进一步思考IBS的诊断方式和标准。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疾病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01/2006—05我院18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胆囊12例(66.7%),胆囊次全切除4例(222%),1例因结石嵌顿胆囊三角胆囊动脉出血,1例因胆囊床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6.6±152min,术中出血75.5±207ml。术后腹壁戳孔处出血1例,腹腔引流出大量腹水3铡。未发生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7.5±2.4d。结论对肝硬化合并胆囊疾患的病人行LC手术是可行的,但如何控制术中出血特别是胆囊床部位的出血是手术难点,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为减少并发症,应适当放宽中转开腹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