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肾损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2004年9月~2007年8月期间住院患者的妊娠肾损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75例妊娠患者存在肾损伤,占2.58%。妊娠相关肾损伤的产科并发症(包括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病率升高,总的新生儿存活率90%。经单因素分析高血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蛋白尿、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果相关(P〈0.05)。结论:在Scr〈123μmol/L的患者中,妊娠并发症相对较少,孕妇大多成功分娩,妊娠结果相对较理想。在Scr≥124μmol/L的患者中,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妊娠并发症明显升高,产科并发症也相对增高。
简介:无精子症、隐匿精子症和死精子症能使自然怀孕率显著下降或不育,但这些严重男性不育症患者还可以选择ICSI治疗成为生物学父亲。本研究分析了这些精子经ICSI治疗后的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对照组为同一治疗周期使用供精精子IVF治疗。取卵当天,当两次取精所获的全部精子或手术获取的睾丸精子总数少于卵子数时,剩下的卵子使用供精精子IVF治疗。72对夫妇(73周期)共获取1117个成熟卵子,512个卵子用于夫精ICSI,另外605个用于供精IVF;与对照组相比,夫精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隐匿精子症组和死精子症组的受精率都显著下降,分别为65.4%vs.83.2%(P〈0.001)、68.8%vs.75.5%(P〈0.05)、65.0%vs.85.2%(P〈0.05);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的卵裂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降低(96.4%vs.99.4%,P〈0.05),但优质胚胎率则无显著差异;隐匿精子症组和死精子症组的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尽管严重男性不育症所获精子经ICSI治疗后会显著降低受精能力,但已受精的胚胎发育潜能与对照组相比影响并不显著,临床结局令人满意。
简介: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congenitalanomaliesofthekid-neyandurinarytract,CAKUT),在先天性器官发育畸形中发病率最高,每5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患儿。随着产前超声检查普及,发病率在逐步上升[1]。CAKUT占引起儿童终末期肾脏衰竭病因的50%[2]。此外,CAKUT可增加高血压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极大影响。虽然,近年科研水平极大提高,但我们对该类疾病仍然知之甚少。从长远来看,解开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将有助于早期基因筛查,进行早期治疗,提高婴儿存活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及波动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129例血液透析患者,以住院或死亡定义为不良事件。以该研究人群的平均血浆白蛋白(meanserulserumin,Albmean)水平为标准,计算患者单次血浆白蛋白水平相对Albmean的变化值即波动。以标准差SDAIbmean=√∑(xi—Albmean)。/N-1表示。使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Alb—mean≤40g/L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40g/L组(P:0.037)。(2)SDA1bmean≤3.0g/L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3.0g/L组(P=0.01)。(3)将患者分为4组,Alb≤40g/L+SDAlbmean〉3.0g/L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8)。与Alb〉40g/L+SDAlbmean≤3.0g/L组比较,Alb≤40g/L+SDAlbmean〉3.0g/L组患者有3.2倍高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结论Albmean及SDAlbmean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相关。当血液透析患者Albmean〉40g/L及SDAIbmean≤3.0g/L时可能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简介:目的观察扶正降浊方(又称肾病2号方)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和肾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扶正降浊方组(治疗组)49例和尿毒清颗粒组(对照组)47例。分别采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汤剂或颗粒。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改良SGA评分、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改良SGA评分、PA、Alb、H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cr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改良SGA评分、PA、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症侯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扶正降浊方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营养不良,缓解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肾衰养真颗粒改善慢性肾脏病(CKD)4、5期并发营养不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CKD4、5期并发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3组:颗粒治疗组50例,开同对照组42例和汤刑对照组38例。各组采用基础治疗基础上分别加肾衰养真颗粒、开同、肾衰养真配方汤剂。观察治疗前后的主症评分及SGA评分,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红细胞(RBC)计数、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绝对值#)以及24h尿蛋白定量(24hup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不良反应率等指标。结果:肾衰养真颗粒可改善CKD4、5期并发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能升高Alb、Hb、Tf、PA、IGF—Ⅰ水平(P〈0.01),增加RBC计数以及RET绝时值#(P〈0.01),降低主症评分及SGA评分(P〈0.01);并可以减少24hUpr,降低Scr、BUN水平(P〈0.01)。结论:肾衰养真颗粒能有效地改善CKD4、5期并发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
简介:目的探讨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对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功能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伴TCC功能不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尿激酶传统封管组(n=10)和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n=10)。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透析时的血流速度、透析充分性、一个月内TCC功能不良的发生频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尿激酶传统封管组及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患者的透析血流速度显著增加,透析充分性更高,一个月内发生导管功能不良的频数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尿激酶传统封管组相比,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患者在透析时血流速度,透析充分性方面显著提升,1个月内TCC发生功能不良的频数显著降低(P〈0.05)。各组患者均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可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TCC功能不良状况,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300例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包括非透析患者126例、血液透析患者114例、腹膜透析患者60例,按SGA评分方法分为轻、中、重度营养不良,根据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分析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微炎症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亚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较其他三组均明显增高(P〈0.01或P〈0.05),湿热证及热毒证亚组血清hs—CRP、IL-6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1或P〈0.05),湿热证亚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或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hs—CRP、IL-6、TNF—α在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患者与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及湿热、热毒证密切相关。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的变化,了解VDR基因多态性与肾性骨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武汉市第五医院就诊的MHD患者200例,年龄40~65岁,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测量VDRBB基因型、VDRBb基因型、VDRbb基因型3种不同基因型的骨密度水平。应用DEXA对股骨颈骨密度进行测量,并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了解VDR基因多态性与骨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VDRbb基因型骨密度Z-Score值低于VDRBb基因型,VDRBb基因型的骨密度Z-Score值低于VDRBB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MHD患者骨密度Z-Score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低骨量的发生率和骨矿质缺乏的发生率分别约为30.0%和20.0%,VDR不同基因型的MHD患者低骨量及骨矿质缺乏的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Rbb患者骨代谢指标(钙、磷、ALP、PTH)与VDRBB、VDRB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的骨密度与体质量相关(r=-0.260,P<0.05),与年龄和身高无相关性。结论MHD患者肾性骨营养不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VDR基因BsmI多态性影响骨代谢,VDR基因多态性可以作为肾性骨营养不良的预测因子,并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盆腔淋巴结切除范围的确定需要了解淋巴结转移局部解剖学知识。小的淋巴结转移可能在标准化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很难被发现。为此,作者对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扩大盆腔淋巴结切除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联合进行了分子和组织病理学的局部解剖学绘图研究。本组包括未行新辅助疗法患者52例。扩大淋巴结切除包括闭孔窝、髂外、髂内和髂总血管范围。对直径≥3mm的淋巴结进行定量qRT-PCR,观察PSA表达及标准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总共切除淋巴结1469个(中位数27个/例),≥3mm的淋巴结1186个。淋巴结的分子分析显示阳性患者27例(52%),阳性淋巴结127个,包括组织病理学淋巴结阳性12例(23%)在内。在35个组织病理学阳性淋巴结中,分子检查阳性淋巴结32个(91%),结合分子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阳性淋巴结位置沿髂内血管者占16%,沿髂总血管者13%。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髂内区域内隐藏淋巴结转移者占48%,髂总区域内为37%,值得注意的是,髂内和髂总区域单独阳性仅分别为7%和11%。本组研究结果支持扩大淋巴结切除包括髂总血管区域,以使淋巴结分期最优化及切除潜在隐藏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