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城区正常育龄妇女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OH)D]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状态,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于2010年12月1—20日北京妇产医院招募北京市城区23~30岁健康未育妇女17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其空腹血25(OH)D及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糖代谢相关指标(空腹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血酯水平。结果①170例妇女平均25(OH)D水平为(27.28±6.64)nmol/L,其中25(OH)D缺乏和不足者169例(99.4%),25(OH)D适宜者1例(0.6%)。②25(OH)D缺乏组PTH[(178.27±78.65)ng/L]与25(OH)D不足组[(172.89±78.52)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TH均高于正常水平;血清25(OH)D与PTH无线性关系(r=-0.061,P〉0.05)。③血清25(OH)D与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无相关性(P〉0.05)。④170例未育妇女存在胰岛素抵抗者30例(17.6%),其25(OH)D水平[(24.22±5.44)nmol/L]与无胰岛素抵抗组[(27.93±6.71)n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北京城区冬季健康育龄妇女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其低维生素D水平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增加有关,并可能成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探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3和微量元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在本院妇产科产检的254名GDM妊娠女性纳入GDM组,同时选取437名健康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对象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Ca、Fe、Zn、Cu、Mg、Gr含量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水平。结果GDM组孕前体重和孕前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年龄,身高未见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两组对象孕中期及晚期Fe、Zn、Cu含量低于孕早期(P<0.05),GDM组1,25-二羟基维生素D3随着孕期增加水平降低(P<0.05),而两组Ca、Mg、Gr含量随孕期增加无变化。组间比较:GDM组孕中期及晚期Fe、Zn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孕妇而血铜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Ca、Mg、Gr含量无差异,两组对象孕早期微量元素含量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水平无差异。结论妊娠期健康女性体内铁锌铜含量随孕期增加而降低,而GDM妊娠女性体内铁锌含量随孕期增加下降尤为显著,此外GDM组维生素D水平随孕期增加而降低。
简介:目的研究妊娠晚期D-二聚体异常升高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14年1月-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正规产检并分娩的694名健康单胎孕妇的分娩信息进行回顾性研究,孕晚期(≥34周)检查的D-D值超过第95百分位点定义为异常升高,比较D-D值异常升高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第95百分位点的D-D值为908.25ng/ml,是非孕期正常女性D-D值的4~5倍,异常升高的孕妇的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0)。结论妊娠晚期妇女的D-D值应有其特定的参考范围,且D-D值异常升高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增加,应加以重视。
简介:目的本文通过检测孕12~16周孕妇血清中抑制素A、激活素A和胎盘生长因子,联合孕中期多普勒超声测定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来评价4个指标单独或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正规产检的孕妇组成队列,在12~16周时采集静脉血,储存于-70℃冰箱内以备检测。队列中出现子痫前期病例后,根据孕周和储血时间于同一队列中选取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完病例与对照组,利用ELISA方法检测2组的抑制素A、激活素A和胎盘生长因子的浓度。所有孕妇于22~24周行子宫动脉多普勒检查测定PI值。4个指标的结果转化为MoM值,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4个指标的组间差异,及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评价4个指标单独及联合后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过程中子痫前期发病31例,对照组有93例。对照组和病例组平均PI的平均MoM值分别为1.02±0.25和1.45±0.31(P<0.001)。抑制素A的平均MoM值为1.08±0.43和1.57±0.34(P<0.001)。激活素A的平均MoM值为1.06±0.42和1.68±0.38(P<0.001)。胎盘生长因子的平均MoM值为1.00±0.26和0.69±0.23(P<0.001)。分别作出抑制素A、激活素A、胎盘生长因子和子宫动脉平均PI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6(95%CI,0.712~0.880;P<0.01),0.823(95%CI,0.746~0.899;P<0.01),0.831(95%CI,0.752~0.910;P<0.01)及0.851(95%CI,0.783~0.92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几个指标联合后的ROC曲线。抑制素A、激活素A和PI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830~0.938;P<0.01),特异度为80%时,敏感度为82%。激活素A、胎盘生长因子和PI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95%CI,0.852~0.978;P<0.01),特异度为80%时,敏感度为90%。4个指标联合后,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0.891~0.990;P<0.01),特异度为80%时,敏感度为93%。结论在中孕期的早期,子痫前期的母体血清的激活素A�
简介:目的分析符合NCCN指南绝经标准和正常月经状态的两组乳腺癌患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3项性激素的水平,为判断60岁以下、未接受卵巢去势但已停经的妇女是否达到绝经状态提供依据,以便合理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方法前瞻性研究本院用西门子吖啶酯化学发光法检测的204例年龄≥60岁或双侧卵巢切除后的患者(绝经组),以及128例处于正常月经状态患者(未绝经组)的性激素检测结果。采用核密度图描述3种激素在绝经和未绝经患者的分布特点,用百分位数表分别描述这两组患者的3项性激素数据。两组间3项性激素水平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绝经组中,E2最高值为53.63pg/ml,FSH和IM的最低值分别为9.68mU/rnl和1.18mU/ml。核密度图显示3项性激素水平都呈偏态分布,它们在绝经和未绝经患者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绝经和未绝经患者3项性激素的分布都有重叠,尤以LH为著。结论LH不宜用于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绝经状态。对符合2011年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绝经标准专家共识的患者,当西门子吖啶酯化学发光法检测E2〈50pg/ml、FSH〉10mU/ml时,可初步判定其为绝经状态,并可考虑应用AIs,但应追踪性激素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误判的患者。
简介:目的:探究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刨宫产的160位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预防效果。结果:从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出血率等情况的对比分析来看,观察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能够降低剖宫产产后的出血量和出血率,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应该进行广泛的研究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