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21岁时,忽然被告知只能再活几个星期。这不是我第一次患癌。癌症这个臭名昭著的机会主义疾病在我15岁时就曾经戏剧性地侵入我的肌体,当时医生在我的脊髓上发现了一个肿瘤,被称作阿斯金瘤,
简介:她是一名抗癌勇士,当癌魔降临她身上时,她亳不畏惧.她又是一名抗非英雄,当"非典"席卷南粤大地的时候,她挺身而出.
简介:"我是雪,我只有在你生命的冬天才会来到."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形容护士的诗,它把生命比喻成四季的轮回.是的,生命总会经历春的萌发,夏的繁盛,秋的收获,以及冬的萧瑟,但是有了雪的冬季会增加几许鲜活和灵动,平添几分安慰和寄托.雪用自己的纯白覆盖了一切,使它们简单而纯净,最后她溶化了自己,换来了新的春天.
简介:我刊在2005年第1期曾经介绍过王慧君发表在《大众医学》上关于美国临终关怀的文章。作者在看了王慧君的原文后写下了些文,看了作者的懊悔,我们有幸知道这些知识的读者,可以避免再做使亲人痛苦的事了。
简介:从医25年,平均单张处方不超80元,最小的只有2毛7分钱;从医25年,靠一副听诊器一双手,诊断救治了无数病患;从医25年,走到哪病人跟到哪,他们是她的“铁杆粉丝”;25年酿成的爱,有着怎样的艰辛、漫长与执著!
简介:大学入学的第一天,当我们举起右手高声诵读“希波克拉底一医学生誓言”时,内心的那种光荣与使命感便油然而生;穿上白衣的那一刻,更是增添了一种要为深受病痛折磨的人解除痛苦的责任感,也更加确信选择成为一名医生是人生的宿命。
简介:每年9月15日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为关爱公众健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举办题为《关爱自身健康,科学认识肿瘤》的健康讲座。
简介:让我们先了解以下数据:2008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1,300万,死亡760万;2007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16.4万,死亡10.5万;2008年北京市癌症新发病例3.4万,死亡1.9万。
简介:“生命恋歌”文艺汇演于2006年1月8日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办。全国26个省、市的近300位癌症患者参加了演出。我刊在此展出部分节目的剧照,与广大读者分享这空前的盛会。
简介:“我们有20分钟的写作时间,”培训班的指导员说。她在学员中传递一个篮筐,里面放着一些折叠起来的纸,每页纸上都印着一行字,“每人选择一张,读到的内容就是写作的提示。”她解释着。
简介:生命是美好的,活着真好!然而,生命是一个过程,有开始也有终结,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尽管人们早已认识到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对于死亡问题人们还是会感到无限的恐惧。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不仅是恐惧美好人生的结束,更是恐惧死亡过程本身,恐惧死亡过程中可能遭受的痛苦和折磨。
简介:感谢编辑部及小木同志把这样的好书献给读者,这对癌症患者及家属这个群体,有重要意义。我在接到书后,仅用2天时间就拜读了一遍(我视力不太好书中的小字得用放大镜看)。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好就好在真实可信,我相信癌症患者及其亲人们看了这本书肯定会引起共鸣并从中受益,
简介:21世纪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前沿就是破译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提出预防和治疗各种重大疑难疾病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完成则为疾病相关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使我们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疾病发生的机制,及其预防和治疗。为了促进基础和临床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生命
简介:肿瘤学专业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临床见习是医学生迈向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的桥梁。本文总结我校留学生肿瘤外科临床见习带教的体会。
珍惜生命
演绎生命的精彩
温暖你生命的冬天
给生命最后的安详
小处方浸透生命的温度
对生命的敬畏与感动
知识带来健康,知识挽救生命!
预防癌症,让生命不再中途退场
生命恋歌——首届全国癌症康复者文艺汇演
当生命受到伤害时,写作有助于康复
关注生命善始善终——谈晚期癌症的姑息性医疗照顾
张小木帮我打开了一个“禁区”——《父亲:对生命的最后倾诉》读后感
第六届生命科学前沿国际研讨会——疾病的分子机制、预防和治疗(第一轮通知)
留学生肿瘤外科临床见习带教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