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苷治疗小儿脑动脉炎的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河南商丘人民医院儿科脑动脉炎的3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和营养神经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6~20mg,同时加用低分子右旋糖苷10ml/kg,静脉滴注,1次/d,部分颅内压增高患儿,给予20%的甘露醇,2~5ml·kg-1·次-1,1次/12h,或短期加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持续用药2~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14例有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10例有效,总有效率66.7%,两组复发率分别为6.7%和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60,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小儿脑动脉炎疗效满意,有效扩张脑动脉的同时可对红细胞聚集和血栓的形成达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患者大多预后良好,复发率低.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大鼠外周血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建立成年雄性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分为MCAO后6h,12h,24h,48h,72h,1周,2周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β、INF-γ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梗死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INF-γ,的水平在MCAO后6h和12h均升高,但自24h起逐渐下降,72h降至最低(P〈0.01),其中血清INF-γ水平至2周仍低于假手术组(P〈0.01);相反,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则在脑卒中后6—12h时有短暂降低,12h起开始回升,在72h升至最高(P〈0.01),至1周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MCAO后大鼠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降低和抗炎细胞因子升高,表明脑卒中后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简介:1996-2004年,我院共收治小儿高热惊厥65例,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为5个月-7岁;45例的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余为肺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败血症、麻疹;首次发作者59例,复发者4例,持续状态者2例。49例做腰穿脑脊液检查均正常。头颅CT检查6例均正常,做脑电图24例,21例正常,3例轻度异常。10例有高热惊厥家族史。65例均治愈。我们的治疗体会如下:1迅速止痉:这是治疗的关键。对抽搐状态的患儿,可首选安定止痉,每次0.2-0.3mg/kg。最大量不超过10mg,原液静脉缓注;如不能立即奏效,可再给10%水合氯醛每次50-60mg/kg适量稀释后灌肠,一般10分钟即能发挥止痉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后颅窝囊肿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内治疗的38例后颅窝囊肿病变患儿的临床资料。这38例患儿中行单纯囊肿一腹腔分流治疗13例,囊肿剥离开窗治疗14例(其中显微镜下剥离13例,内镜下剥离1例),神经内镜辅助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结合分流术或囊肿剥离开窗治疗(联合手术组)11例(均为巨大囊肿合并脑积水者)。结果分流组再次手术率15.4%(2113),囊肿剥离开窗组再次手术率7.1%(1/14),联合手术组再手术率18.2%(2111)。术后平均随访3年以上,所有病人的囊肿均缩小。结论对小儿后颅窝囊肿治疗应根据囊肿部位、大小和脑脊液吸收功能情况制定以显微镜下囊肿剥离术为首选,配合内镜和分流术的个体化手术方案。
简介: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poradicinclusionbodymyositis,sIBM)为一组老年慢性、进行性骨骼肌炎性疾病。1971年由Yunis等首先提出,1978年Carpenter等正式确立该病为一独立疾病实体。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四肢无力,以屈指、屈腕及伸膝力弱最为显著。病理改变以骨骼肌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内镶边空泡(RV)和淀粉样物质沉积,以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管丝样包涵体为特点。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是该病的特点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国外文献报道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进行性骨骼肌疾病,但目前国内对这一疾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现仅结合文献及临床体会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