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比分析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3.57%)、致残率(7.14%)均优于对照组(13.39%、24.11%),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从接诊到入院治疗的间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缩短接诊到治疗的间隔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目的对新生大鼠耳蜗前体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从出生7天的大鼠耳蜗中分离、培养前体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对前体细胞进行鉴定;血清诱导分化后鉴定分化潜能,进一步了解其多向分化特性。结果原代培养的细胞,培养1d后即可见“细胞球”。细胞球内大部分细胞呈nestin、musashil、pax2和BrdU阳性,表明其具有自我更新及有丝分裂的能力。细胞球经诱导分化14d后,对分化细胞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发现分化细胞表达毛细胞标志物myosinVIIA和phalloidin,表达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euN,表达不成熟神经元标志物Tujl,表达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表达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galactocerebroside,以及谷氨酸能神经元标志物GluR-1,证明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本实验证明耳蜗前体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为研究通过基因治疗的方法促进耳蜗神经细胞增殖提供了一种体外模型。
简介:自从1984年Song等报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以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1997年Kimata等埘首先报道了其在头颈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截止到2008年2月,已有大量应用该皮瓣修复头颈部缺损的报道。股前外侧皮瓣具有提供的皮肤和软组织量大(最大可达20cm×25cm),可携带肌肉,可塑性强(可修成5mm薄),供区畸形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很多头颈部的修复中有取代前臂皮瓣的趋势。我科自2002年开展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部缺损,迄今已经有20余例,现对皮瓣制作中的教学体会加以总结,供同道参考。
简介:目的通过对129例极重度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声母、韵母、单音节及双音节词识别能力的评估,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的听觉康复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作为测试材料,分别测试患者的声母、韵母、单音节词、双音节词识别率,用各分项评估结果的均值代表总体听觉能力,进而研究康复时间、植入年龄、术前配戴助听器经验及性别对听觉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听觉能力各分项得分逐渐提高(P〈0.05)。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低龄组与大龄组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男、女组之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助听器组与未配戴助听器组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能提高语前聋患者的听觉能力。植入时间越长,听觉康复效果越好。植入时年龄越小,术后听觉能力进步越快。大龄语前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听觉能力仍能获得一定的改善。术前短时间配戴助听器对于极重度语前聋患者术后听觉能力康复无明显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喉癌前病变的病理诊断差异性及预后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115例喉癌前病变患者,对其病理切片进行科学诊断和研究,进一步采用统计学分析方式对三位不同病理诊断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探讨,对其诊断结果以及预后分析方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其前后不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发现其误差主要是存在轻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以及原位癌三组之间,其中初步诊断轻度异型增生病变患者有36例,但是最终诊断结果显示有6例出现了误诊情况,误诊为原位癌患者。而初步诊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患者有31例,但是最终诊断结果显示有5例出现了误诊情况,误诊为原位癌患者。结论喉癌前病变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差异给疾病分级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喉癌前病变低风险病变和高风险病变之间的癌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临床开展诊断工作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辅具类型(人工耳蜗+助听器双模式和双侧助听器)对重度至极重度听障儿童词汇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7岁听障儿童66人,其中双模式组(CI+HA)和双侧助听器组(HA)各33人。分别以毕保德图画词汇测验(修订版)及汉语儿童理解与表达词汇测验评估被试的词汇理解与词汇表达能力。首先分析比较不同辅具类型的测验结果,其次将HA组分为极重度(HA1)与重度(HA2)两组,分别与生理年龄配对的CI+HA1组和CI+HA2组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辅具类型的两组测验分数无显著差异,不同听损程度的两组测验结果亦无显著差异。结论排除听损程度的影响,辅具类型的不同并未造成听障儿童词汇表现的差异。此结果有可能受到测验评估维度和测验频率的影响,需在未来研究中加以探讨和厘清。
简介:目的探讨与研究学龄前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声导抗和耳声发射。方法选取75例3~7岁不同程度腺样体肥大儿童,依次进行声导抗和耳声发射测试,并记录结果和参数。结果腺样体Ⅲ度肥大患儿出现A型鼓室图的概率、声反射引出率、平均峰压值均明显低于I度及II度肥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样体III度肥大患儿的DPOAE较I度肥大患儿(1~8kHz),较II度肥大患儿(1.5~8kHz)引出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导抗为A型的患儿中,声反射未引出者的DPOAE在0.5~2kHz区域引出率低于声反射引出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腺样体肥大的学龄前儿童应常规行声导抗和/或耳声发射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该人群是否伴有分泌性中耳炎;不同程度的腺样体肥大对儿童的中耳影响不同,III度腺样体肥大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概率大,程度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院前急诊护理中运用个性化护理,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院前急诊中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以及急救成功率、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和急诊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急救的成功率、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和急诊满意度,缩短了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具有较为理想和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简介:目的总结人工耳蜗植入前中耳炎性病变,以及植入后中耳、内耳感染的治疗经验.方法术前2例分泌性中耳炎伴乳突粘膜病变和1例慢性中耳炎选择一期手术;1例中耳乳突炎,1例胆脂瘤行分期手术.5例患者耳后切口经面神经隐窝入路植入电极,1例乳突根治术后术中借卵圆窗和鼓岬定位耳蜗钻孔部位植入电极,术中均进行电极阻抗测试和听神经遥测反应测试.结果1例术后中耳炎伴迷路炎经保守治疗痊愈.所有患者植入耳蜗工作正常,随访10-40月未见与中耳炎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原则上应分期手术;合并中耳乳突炎者,也应分期手术,完壁式和经典式乳突根治,根据病情均可选用.但中耳炎静止期鼓膜小穿孔者,可考虑一期手术.
简介:目的探讨前语言期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的方法及重要性。方法与结果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前语言期听觉言语康复在听障儿童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交流需要是促进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前提;”医教结合”是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家长与听障儿童的相互作用是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要素;韵律因素是听障儿童语言发展中的首要特征;实时反馈是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推动力;父母语言输入形式是影响听障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结论前语言期听觉言语康复在听障儿童语言发展中相当重要。健听儿童语言发展阶段的理论对听障儿童语言康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实践的指南。具体方法可归纳为:①在语言学习中强调交流;②父母所用的语言应该超过听障儿童现有的水平;③应该鼓励并不断巩固听障儿童进行交流,使他们的语言得到更好地发展;④父母应该首先对听障儿童的交流做出回答,而不是着眼于语言结构,并应通过自然语言进程提供如模仿、扩充等新的语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