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根据临床资料建立预测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suddendeafness,SD)预后的评分模型,并评价科学性。方法连续选择188例(221耳)接受高压氧综合治疗的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训练样本168例(201耳),验证样本20例(20耳)。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案,根据训练样本实际疗效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组,应用X2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并赋值,建立评分模型,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curve,ROC)分析。结果SD伴眩晕、听力曲线呈下降/全聋型、发病至就诊时间≥15d、HBO治疗疗程<2个疗程、HBO开始治疗时间≥15d、就诊平均听力损失≥60dBHL、SD合并高血压(highbloodpressure,HBP)或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或二者兼有是影响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ROC分析该评分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为0.967,与完全随机情况下获得的曲线下面积(0.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经验证样本前瞻性误判概率评估,误判率约10%。结论根据临床资料建立预测HBO综合治疗SD预后的评分模型可以预估SD预后,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简介:目的分析并总结甲亢患者接受丙硫氧嘧啶以及甲疏咪唑进行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5月收治的60例甲亢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组,给予对照组丙硫氧嘧啶治疗,给予研究组甲疏咪唑治疗,对比两组接受不同药物治疗后临床总体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治疗之后,产生不良反应几率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亢患者采取丙硫氧嘧啶及甲疏咪唑治疗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两种药物都会引发一定的毒副作用,临床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期间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开展合理选择。
简介:目的探讨新型低压氧舱治疗耳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和要点。方法选取18例行低压氧舱方法治疗的耳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低频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12例,耳鸣患者3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2例,梅尼埃病患者1例。制定了入舱前、治疗中、出舱后的环节护理方案,即入舱前充分的身体评估与心理调适,治疗中给氧、中耳调压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出舱后深度了解患者的治疗体验,观察患者耳鸣、耳闷堵感及听力变化,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及时处理。结果经过充分的围治疗期的环节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低压氧舱治疗,无不良反应。结论本围环节护理方案有利于耳内科疾病患者的顺利安全地行新型低压氧舱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高压氧治疗的不同时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4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将其按照病程时长随机分为治疗组(受伤后10天到一个月之间)和对照组(受伤后一个月到两个月之间),两组患者分别在开展高压氧治疗前、治疗一个月后对其相关指标结果进行评定,进一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GCS评分和严重路脑外伤伤残疾评定量表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同时选择不同时机开展治疗过程,治疗组患者的GCS评分和严重路脑外伤伤残疾评定量表评分分别是(10.40±1.13)分和(16.09±1.16)分,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方式时,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非常关键,通常在一个月内开展治疗过程疗效更优,效果更佳。
简介:目的评价无创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血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患有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手段,观察组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以及血氧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氧状态、脑利钠肽以及心率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以及呼吸衰竭的症状,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系数,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简介:目的通过对手术前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儿进行脉氧监测,探讨单纯扁桃体切除、单纯腺样体切除、腺样体伴扁桃体全部切除3种术式对OSAHS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由标准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确诊符合儿童OSAHS诊断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单纯扁桃体切除组(A组)、单纯腺样体切除组(B组)、腺样体伴扁桃体全部切除组(C组),每组40例。分别将术前、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分别脉氧监测,监测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oxygensaturation,MSpO2)、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oxygensaturation,LSpO2)、氧减指数(oxygendesaturationindex,ODI)及脉率差(整夜脉率最高值-整夜脉率最低值),以此评估不同治疗的疗效。结果3组患儿术后ODI、脉率差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术后LSpO,MSpO2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3组比较,C组患儿MSpO2、LSpO2较A、B组患儿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脉率差较A、B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MSpO2、LSpO2、ODI、脉率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扁桃体切除、单纯腺样体切除、腺样体伴扁桃体全部切除3种术式均对儿童OSAHS有疗效,腺样体伴扁桃体全部切除术疗效显著。
简介:目的:报道中耳手术中医源性面瘫的处理经验,并探讨医源性面瘫的原因、临床特点、处理方式及预防措施。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95-2014年45例中耳手术中发生医源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接受再次手术探查,分析术中探查发现、面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治疗选择及预后情况。45例患者中41例来自外院转诊。结果45例医源性面瘫中,44例为术中或术后即刻发生。术中探查发现,18例面神经损伤位于面神经水平段后部,约占40%,最为常见。根据神经损伤程度,23例选择单纯面神经减压术,11例选择切除神经纤维瘤样组织,离断部分行端端吻合,其余11例行神经间位移植。44例患者术后随访超过1年,32例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分级III级以内。结论医源性面瘫是中耳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于术中或术后即刻发生,尽早手术探查,并予以正确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面神经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缺氧以及缺氧后复氧条件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作用。方法饲养SPF级SD大鼠,雌雄配对生产后,取出生24h内的SD乳鼠并处死,取乳鼠分离出海马,无菌条件下制成悬液。经过培养以及传代、鉴定后,取第4代神经干细胞(NSCs)作为实验对象。用氯化钴制备缺氧、缺氧/复氧模型,实验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组、缺氧/复氧组,每组在4h、8h、12h、16h后分别行NSCs形态学观察,NSCs的增殖变化,iNOSmRNA的表达,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缺氧条件以及缺氧/复氧条件下iNOS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缺氧8h时iNOSmRNA表达最多,此时神经干细胞增殖数量达到最高值。缺氧/复氧8h后iNOSmRNA减少。随着iNOSmRNA表达量减少,神经干细胞增殖数目也随之减少。结论iNOS的表达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呈正相关,对神经干细胞增殖起一定的作用。
简介:近年来鼻内镜手术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如何做到鼻内镜手术既能去除病变又能保持鼻腔鼻窦的正常功能,既保留中鼻甲又能防止术后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保持术后中鼻道及鼻窦窦口的通畅引流,仍是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就中鼻甲的生理功能及术中对中鼻甲的处理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基层医院院内感染监测中与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相互配合问题。方法在院内各临床科室中都配备1名专业感染控制人员,每月定期进行采样监测,同时在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中展开细菌监测工作,找到菌落超标原因,为院内感染监控提供可靠数据。根据各科室实际情况对医护人员手、空气、物品、消毒液、医疗器械等细菌量进行监测,并及时与院感科沟通反馈,同时做好检验科自身感控工作。结果微生物检验室将院内感染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培养、药敏实验等检测结果定期向科室和院感科报告,当院内感染爆发时,承担相应检测工作。结论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在院内感染检测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应配合院感建立良好组织机构和宣传机制,探索更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识别呼吸科护理风险,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1-12月间笔者所在呼吸科收治的12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呼吸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并在呼吸科2014年的护理工作中进行风险管理,选取期间1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评估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结果影响呼吸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管理因素;观察组护理缺陷率4.69%、医疗纠纷率2.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6%、9.38%),患者满意度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75.78%(P<0.05)。结论识别护理风险,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呼吸科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