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近视患者LASIK术后视疲劳的发生与融合范围的关系,及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改善LASIK术后视疲劳的疗效观察。方法:对60例120眼近视患者(.1.50--8.00D)施行LASIK手术,于术前戴全矫眼镜用同视机法测定融合范围,并进行视疲劳的问卷调查。术后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进行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30d,B组不进行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分别对其术后1wk;1mo行同视机法测定融合范围,并进行视疲劳的问卷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A、B组术后融合范围均较术前减小。术后1wk时融合范围两组分别为18.58±8.91和13.45±8.8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时,两组融合范围分别为20.55±7.23和18.12±6.1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wk时A组视疲劳评分3.92±1.65,B组评分5.16±2.3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时两组评分分别是1.28±0.96和1.45±0.99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视眼LASIK术后双眼的融合功能下降是出现视疲劳的一个重要因素。术后早期进行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善视疲劳症状。
简介:1.以下哪种情况引起青光眼的发病机理和其它的不一样:A)Sturge-Weber综合征B)甲状腺相关眼病c)无虹膜D)颈动脉海绵窦瘘2.和眼内压水平有关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除了:A)睫状后长动脉收缩压B)房水生成率C)房水流出阻力D)上巩膜静脉压3.预测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A)诊断(即青光眼的类型)B)小梁网色素程度
简介:胆脂瘤是由一种能产生角蛋白的鳞状上皮聚集于中耳、上鼓室、乳突、岩尖而形成的,在中耳表现为独立生长、代替中耳黏膜、吸收骨质的三维上皮结构。它不是一种肿瘤,但对患者有潜在的危险。1829年,法国Cruveilhier首先描述多中心的白色“tumeursperlees”(瘤株),1838年,Miiller第一个使用“cholesteatoma”(胆脂瘤)这一术语来描述颅内角化物的堆积。1922年,Cushing提出先天性胆脂瘤的可能起源,1953年,House报道了经典的鼓膜完整的中耳胆脂瘤。事实上,胆脂瘤是一种良性的角化上皮细胞囊,由3种成分组成:囊内容、基质、基质外层。
简介:本期开始介绍鼓室体瘤的影像学和临床表现.鼓室体瘤属于颈静脉-鼓室副神经节瘤(glomusjugularetympanicumparaganglioma),也即颈静脉球瘤的一种,后者还包括颈静脉球体瘤.因起源于鼓室内与迷走神经耳支(Arnoldnerve)或舌咽神经鼓室支(Jacobsonnerve)伴行的副神经节组织,故称为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多见于中下鼓室,上鼓室少见.肿瘤可以扩展超过中耳界限,但一般不侵犯颈静脉球.光镜下将鼓室体瘤细胞分为二型:Ⅰ型细胞为神经内分泌颗粒细胞,巢状结构;Ⅱ型细胞为支持细胞.鼓室体瘤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简介:目的:研究干眼症的病因,为干眼症的诊断提供依据,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确诊为干眼症的患者的发病原因,并分析其中16例发生误诊的病例。诊断方法为依据干眼症症状、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分泌减少及眼表损害等表现,并按一定的诊断步骤进行。结果:干眼症患者83例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视屏终端综合征24例(29%)、慢性睑缘炎12例(14%)、干燥综合症12例(14%)。有10例误诊为慢性结膜炎,有2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另有4例干眼症的病因诊断错误。结论:干眼症的发病原因虽不是诊断干眼症的必备条件,但认识并积极寻找干眼症的病因可以为诊断提供依据,同时也可减少误诊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