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结构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胶原复合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对其进行表征,并探索其对成骨样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PLGA及I胶原制备一种双层结构的引导骨组织再生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接触角仪对其表面基团、形貌及亲水性进行测试。将MC3T3-E1成骨细胞系接种到复合膜上,通过流式细胞术、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其细胞增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红外光谱显示胶原被成功结合到PLGA表面,并且在扫描电镜下呈现出特有的纤维网状特征性微结构,同时其表面亲水性大大改善。MTT及细胞周期检测也表明胶原改性后的复合膜上生长的细胞活力及增殖指数明显高于纯PLGA组。结论:本方法制备的PLGA/胶原复合膜很好地组合成了一个功能整体,结合了高分子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的优势。

  • 标签: 引导骨组织再生 复合膜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胶原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利用三维影像扫描和重建技术、三维头影测量技术,比较骨Ⅰ类和Ⅱ类正畸患者口咽气道的三维结构差异.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骨面型分为骨Ⅰ类组和骨Ⅱ类组,年龄、性别严格匹配、均角研究对象共22对.将所有研究对象正畸初诊时拍摄的全头颅CBCT影像导入DolphinImaging3D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分别测量其口咽气道、腭咽气道、舌咽气道的气道容积、气道长度、最小横截面积、最小横截面矢状径、横径及其比例关系,对两组间的气道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骨Ⅱ类患者的舌咽气道最小横截面积[(144.27±68.30)mm^2]及口咽气道最小横截面矢状径[(8.28±2.58)mm]较骨Ⅰ类患者[(193.93±71.54)mm^2,(9.76±2.22)mm]小(P≤0.05).结论骨Ⅰ类和Ⅱ类患者口咽气道三维结构具有一定差异,矢状骨对口咽气道结构具有一定影响.

  • 标签: 口咽气道 CBCT 三维测量 骨型分类
  • 简介:目的:探究2糖尿病对大鼠长骨生长的结构指标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食物诱导构建2糖尿病大鼠模型,取建模成功的2糖尿病GK大鼠与对照组Wistar大鼠各8只,显微CT扫描检测胫骨形态计量分析;常规培养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和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活性;成骨分化诱导后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试验和qRT-PCR检测成骨分化活性,应用qRT-PCR检测促炎因子和凋亡因子的表达。结果:高脂食物诱导构建2糖尿病大鼠模型均成功。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胫骨长度减少、结构模型参数增加(P<0.05),骨小梁矿物质密度、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距及骨体积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和成骨分化能力降低,凋亡活性增高,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与凋亡因子caspase-3、caspase-8mRNA表达增高(P<0.05)。结论:2糖尿病短期内对大鼠长骨结构的生长无骨质疏松样改变;2糖尿病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及成骨分化能力,促进凋亡活性,抑制骨形成代谢活动。

  • 标签: 2型糖尿病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二硅酸锂双层瓷试件剖面影像学形貌与相应显微CT扫描成像和三维重建结果,分析显微CT与三维重建技术用于无损探测二硅酸锂双层瓷材料内部缺陷的可靠性。方法制作双层二硅酸锂双层瓷矩形试件,进行显微CT扫描;扫描后沿垂直于试件长轴将试件平均切成6段,对每段剖面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获取5个剖面图像。根据剖面位置确定显微CT扫描断层图像,并将显微镜图像与显微CT图像进行灰度差值匹配比对,分析显微CT对全瓷材料内部缺陷探测的可靠性与精确性。对CT扫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二硅酸锂双层瓷试件内部缺陷的二维形貌与三维形貌的差异。结果显微镜图像与显微CT图像的平均相似度为(83±7.9)%;缺陷的二维剖面形貌与三维形貌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显微CT能够可靠地无损探测二硅酸锂双层瓷材料的内部缺陷结构,但对尺寸接近探测分辨率的孔洞成像较模糊。三维重建分析较二维形貌观察能更全面地反映缺陷的形貌。

  • 标签: 牙瓷料 缺陷 可靠性分析 显微CT 三维重建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二硅酸锂双层瓷试件剖面影像学形貌与相应显微CT扫描成像和三维重建结果,分析显微CT与三维重建技术用于无损探测二硅酸锂双层瓷材料内部缺陷的可靠性。方法制作双层二硅酸锂双层瓷矩形试件,进行显微CT扫描;扫描后沿垂直于试件长轴将试件平均切成6段,对每段剖面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获取5个剖面图像。根据剖面位置确定显微CT扫描断层图像,并将显微镜图像与显微CT图像进行灰度差值匹配比对,分析显微CT对全瓷材料内部缺陷探测的可靠性与精确性。对CT扫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二硅酸锂双层瓷试件内部缺陷的二维形貌与三维形貌的差异。结果显微镜图像与显微CT图像的平均相似度为(83±7.9)%;缺陷的二维剖面形貌与三维形貌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显微CT能够可靠地无损探测二硅酸锂双层瓷材料的内部缺陷结构,但对尺寸接近探测分辨率的孔洞成像较模糊。三维重建分析较二维形貌观察能更全面地反映缺陷的形貌。

  • 标签: 牙瓷料 缺陷 可靠性分析 显微CT 三维重建
  • 简介:目的评价球帽附着体与ERA冠外附着体联合应用于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8年5月于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Kennedy第一、第二类牙列缺损患者27例,于根上放置球帽附着体,烤瓷冠上放置ERA冠外附着体,两种固位体联合应用于牙列缺损修复,并经6个月到3年临床随访观察。结果两种附着体联合应用后义齿美观、舒适、固位和稳固性能明显提高,咀嚼有力。结论球帽附着体与ERA附着体联合应用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球帽型附着体 ERA型附着体 冠外附着体 覆盖义齿
  • 简介:目的探讨腭骨骨折的临床分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94例腭部骨折,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文献对腭骨骨折分为三,分别对每一腭部骨折进行治疗探讨。其中观察、保守治疗41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53例。结果本组资料中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未出现术后植人物外露、口鼻瘘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不同形式的复位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腭部骨折.能进一步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及咬合功能,固定可靠。

  • 标签: 上颌骨骨折 腭部骨折 分类 治疗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桥固定修复得到广大缺牙患者的普遍青睐,在临床修复病例中所占比例也明显呈不断上升趋势。在冠桥的制作中,最重要的是它的精度问题,影响冠桥精度的因素很多,如模型的灌注、代型的制作、蜡的制作、包埋技术、铸造技术及打磨技术等。本文仅就蜡型制作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 标签: 蜡型制作 冠桥 精度 固定修复 临床修复 包埋技术
  • 简介:粘接性瓷修复是一种结果可预期且效果持久的治疗方式.它能同时恢复患牙美观的外形、强度和生理功能。现代牙科治疗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要尽量保存健康的牙釉质。根据仿生学的原则.采用侵入性最小的治疗手段和粘接技术。对修复治疗的成功极为重要。在精确预备薄瓷贴面所需的最小空间时,推荐使用实体模拟(模拟修复)技术。在最小侵入性牙体预备的同时,治疗的远期成功还取决于贴面的粘接效果。本文展示了一例由于前牙区切缘磨耗影响笑容的修复病例。在瓷贴面粘接之前.用复合树脂采用口内直接法恢复切缘长度,并对牙龈缘形态进行修整。采用实体模拟技术.牙体预备量达到最小化,并使预备轮廓线控制在牙釉质层范围之内。同时.也详细介绍了薄瓷贴面树脂粘接的临床步骤。

  • 标签: 美学修复 瓷贴面 前牙区 薄型 磨耗 最小侵入性
  • 简介:外胚层发育不良症是一大类临床表现复杂的疾病,包括超过170余种临床情况。均由外胚层发育受损所导致,其特征为至少以下一种组织的原发性发育缺陷:指甲,头发,汗腺或牙齿。外胚层发育不良在病人幼年时即可影响其情感发育。此例个案报道概述了一个7岁即诊断为少汗外胚层发育不良的女孩在9岁时通过功能和外貌的修复,以期改善其社交行为的可行方法。

  • 标签: 外胚层发育不良 固定修复 牙齿发育不良
  • 简介:我们用自制的蜡座成形器,制成蜡质蜡座,改原来的漏斗形为抛物线形,应用效果很好,现简单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1.找一金属易拉罐,用技工剪除去其上盖,将用过的废蜡放入,熔化备用.2.用车床自制蜡座成形器,外涂凡士林等油性物质.将其放入熔蜡中并旋转,取出放入凉水中冷却.根据需要自行修整蜡形边缘及高度,并注意外壁光滑,然后轻轻取下,即成铸造用蜡座,此法可反复多次,制做多个备用.

  • 标签: 蜡型座 铸造方法
  • 简介:医学论文的结构与要求医学论文的分部与层次,依文章的内容、体裁、篇幅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现就论著性文章的“材料与方法”部分,叙述如下。临床论著中,常称其为临床资料、病例报告、对象与方法,或病例和治疗方法等。应详细说明本文研究的对象、所用的材料和采用的方法...

  • 标签: 临床论著 病例报告 临床资料 统计学方法 重复验证 中华医学会
  • 简介:目的研究出现移位和功能障碍的下颌髁突骨折的分和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有骨折移位和功能障碍的下颌髁状突骨折的患者50例(69侧),依据骨折线的水平分为髁突囊内,髁突颈部和髁突下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和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临床随访,从临床和影像学两方面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囊内骨折根据杨驰教授的骨折线分类方法,将骨折分为分为A、B、C、M四,回顾性分析不同类型手术的特点。结果50例患者中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的48例(66侧),术后平均随访10.45个月,随访期末平均开口度33.89mm(31.5~43.7mm),8侧出现暂时性额纹消失,3个月后7侧恢复。术后总体满意度97.92%(47/48),仅1例骨折患者因1年后伴有颞区皮肤麻木和额纹消失不满意,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发生移位和功能障碍的下颌骨髁突骨折分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

  • 标签: 髁突 颞下颌关节 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自行研制的新型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仿生改性胶原膜)应用于动物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能力。方法通过模拟牙周炎骨缺损形态在Beagle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颊侧制作3个大小为5mm×5mm的急性二壁骨袋的骨缺损模型,深达牙面。采用自体对照方法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骨缺损区随机分为3组:胶原膜组、聚四氟乙烯(e-PTFE)膜组、空白对照组,共5只Beagle犬、14个实验部位。术后2、4、8、12周将分别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观察、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扫描并重建、扫描电镜Ca、P元素微区定量测定。结果该仿生改性胶原膜具有良好的骨引导和暴露后抗感染能力。术后12周,仿生改性胶原膜组的新生骨高度、体积与e.胛FE膜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引导的新生骨钙磷比值(Ca/P值)高于空白组及e-PTFE膜组。结论动物实验显示.该新型仿生改性胶原膜具有良好的提高牙周骨再生能力。

  • 标签: 胶原膜 骨再生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钙磷比
  • 简介:加装“U”曲的FRⅢ矫治器的应用李小杰,杨平临床上FRⅢ功能性矫治器较广泛的用于替牙期反的矫治。为增加可调性,我们将原FRⅢ矫治器(以下简称FRⅢ)进行了改进。即在常规制作FRⅢ矫治器中,上颌唇挡支持丝上加装"U"或"Ω"曲,在下颌唇弓作成双曲唇弓...

  • 标签: 矫治力 口腔正畸 双曲唇弓 功能性矫治器 替牙期 安徽蒙城
  • 简介:磨牙区食物嵌塞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其中以垂直食物嵌塞最常见,占71.1%[1].患者由于有挤压、胀痛等不适症状,急于要求清除和治疗.垂直食物嵌塞,常成为牙周病的病因之一.本文所选45例68颗牙均为磨牙垂直食物嵌塞,笔者应用贵金属制成嵌体治疗食物嵌塞,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食物嵌塞 治疗 磨牙 嵌体 常见 不适症状
  • 简介:全瓷种植修复技术在现代口腔种植领域已经不是不可达到的修复目的,并已经在牙种植修复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修复体不仅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达到理想的美观修复效果。在种植修复临床中.有时所出现的问题仅仅是源于种植系统本身所提供的种植基台。然而.当今种植系统配套供应的基台已经与以前有很大的区别.包括制作基台所用的材料、基台的稳定性以及基台的可调改性等方面。以钛金属为基底的新一代瓷基台的出现为牙种植修复治疗开创了新局面。Zi—real瓷基台(3i)和Empress-2的联合应用可以使种植修复达到理想的固位稳定和美观效果。

  • 标签: 种植体 全瓷修复 上部结构 生物相容性 牙齿
  • 简介:疼痛是严重困扰人类健康的疾病。迄今为止,关于疼痛的产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谷氨酸是脑内最重要的兴奋性递质之一,是初级痛觉传入的主要神经递质。它能够与谷氨酸受体相结合,从而产生生物学效应。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综述了代谢谷氨酸受体5参与疼痛的研究现状。

  • 标签: 疼痛 谷氨酸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进行免疫标记的牙本质脱矿后暴露的Ⅰ胶原纤维。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ISEM)相结合,对暴露胶原纤维的形态以及结构完整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FEISEM观察,牙本质脱矿后暴露的Ⅰ胶原纤维.可以结合抗Ⅰ胶原单克隆抗体以及胶体金标记的相应二抗.胶体金标记颗粒分布均匀.可与暴露的胶原纤维上的抗原表位相结合,实现免疫定位。结论免疫组化技术和FEISEM相结合,可以直观观察胶原纤维立体网络的超微结构,是一种准确的、可复制的、可行的方法。

  • 标签: 牙本质 胶原Ⅰ型 免疫标记
  • 简介:器械落入消化道临床上极少见,其后果极严重,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痛苦。G钻折断后落入消化道者,目前尚未见有关报道。现将我们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8岁。因左下第二磨牙牙髓炎行根管治疗,应用G钻(5#)预备根管口时不慎折断,在口腔内未发现折断断针,立即停止治疗。

  • 标签: G型钻 根管治疗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