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医患纠纷有增加趋势,医患矛盾作为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焦点备受关注。医患矛盾激化有多种因素,卫生部通过对一批国家级大型医院医疗服务、费用状况和综合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中:医患沟通不足占50.56%;医疗费用过高占49.72%;服务态度不佳占33.61%;技术水平欠缺占17.56%。医患沟通不足几乎涉及当今医患关系领域的所有问题。其实,医患双方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难处。而信任和沟通,是重建医患和谐关系必不可少的桥梁。

  • 标签: 医院医疗服务 医患纠纷 医患关系 社会矛盾 综合管理 医疗资源配置
  • 简介:目的探讨重建钉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经验。方法2002年5月-2008年9月应用重建钉治疗36例股骨转子部骨折病人,手术使用骨科牵引床,采用闭合复位,股骨颈保持15。前倾角置入2枚拉力螺纹钉,用三维瞄准器锁定远骨折端。结果3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3.6个月,3-5个月时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股骨转子部骨折强调闭合复位,应用重建钉治疗转子部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 标签: 股骨重建钉 转子部骨折 股骨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缺血动脉重建后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78例(92条下肢)急、慢性缺血病例的治疗经验.结果动脉重建术79条下肢,PTA4条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9条下肢,小腿中段增粗0.8~3.7cm,平均1.8cm;大腿中段增粗1.9~5.6cm,平均增粗3.3cm.超过4cm有7例,其中5例作筋膜室切开.死亡3例,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结论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累及多器官的综合征,其损伤程度与术前缺血程度呈正相关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在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上有重要作用;全身动脉硬化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下肢缺血 动脉旁路术 再灌注损伤 筋膜室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第一致病原因,该病病程凶险,残死率极高,被称为大脑内的“定时炸弹”,但如能及时诊治。绝大多数可获得永久性治愈。针对该疾病的这一特点,1998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刘建民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即将可解脱弹簧圈通过微导管送至动脉瘤腔内,栓塞动脉瘤,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开颅手术。至今,通过这一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已成功地治疗了颅内动脉瘤患者1500余例,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愈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重建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二军医大学 可解脱弹簧圈
  • 简介: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损伤中,累及交叉韧带是比较常见的,特别是前交叉韧带(ACL)。而累及后交叉韧带(PCL)较少见。交叉韧带重建术可以使关节达到机械稳定和功能稳定,避免骨性关节炎提前发生。从1988年国际上公认不再使用开放式交叉韧带重建术,而代之以关节镜下进行手术。其优点是不再切开关节囊,组织损伤小,

  • 标签: 膝关节镜 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损伤 ACL 骨性关节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保留残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行保留残端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值3个月,随访均在6个月以上,均实施同种异体腘绳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根据其有无保留残端分为两组,对照组(未保留,22例)和观察组(保留23例)。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存在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包括ACL胫骨止点断裂4例,14例股骨起点断裂,27例体部断裂,随访6-15个月,均值8.5个月。患者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而两组在IKDC综合评分、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等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ACL重建术实施保留残端的效果更为显著,即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其稳定性,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有效康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保留残端 解剖重建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我科近年来对需急诊自体动静脉内瘘重建手术的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于重建期间的护理技巧及注意事项并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 月~2021 年6 月间本院收治的14例需急诊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间施行的护理经验。结果 14例接受急诊手术的终末期肾病的透析患者在施行有效的护理及心理疏导,均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急诊手术,经急诊手术后患者内瘘得以重建,并随后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围手术期间的精细护理切实保碍了患者的安全及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 精细、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及时心理疏导干预,对接受急诊自体动静脉内瘘重建手术的患者的安全及对手术顺利进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急诊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护理 精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肿瘤切除术的稳定性重建方式及其效果。方法筛选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椎体切除22例,后弓切除14例,全脊椎切除12例,其它类型8例,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及切除范围选择性进行椎体重建、前方椎体内固定、后路植骨内固定等术式,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于36个月内随访完成,其中有9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肿瘤复发再次手术,除复发病例其余患者植骨全部融合且无植骨骨折现象,术中、术后无严重神经功能损伤并发症。末次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明显优于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肿瘤切除手术根据切除范围以及具体疾病类型选择相应的稳定重建方式可有效恢复患者脊柱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并对促进植骨融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脊柱肿瘤切除术 稳定性重建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冠心病血管重建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近20年来,这两项技术均迅速发展,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在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近年来冠心病治疗学发展的里程碑之一.有关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血管重建治疗的影响,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探讨.其一是长期的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否能减少冠心病患者需要接受血管重建术的可能;其二是他汀类药物与血管重建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比较;其三是他汀类药物与血管重建治疗联合应用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地位.

  • 标签: 降脂治疗 冠心病 血管重建 他汀类药物 CABG 影响
  • 简介:远在1941年由神经外科医生Dandy[1]介绍经颅-面联合入路切除一例眶内肿瘤,这种操作先后由Ray和Mclean(1943)以及Tym(1961)加以改进。1954年Smith报告他和神经外科合作经颅一面联合入路成功的大块切除了前筛窦和眶内肿瘤,但当时大多数头颈外科医生对此持保留态度,直到1963年,Ketcham[2]等报告17例颅一面联合切除治疗副鼻窦肿瘤以前,这种手术仍不作为治疗副鼻窦肿瘤的措施。十年后,Ketcham等又撰写了三篇论文报告他们有关随访结果,补充了增加的病历,并详细阐明其并发症和治愈率,并将副鼻窦癌的治愈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50%[1.2]。彼等的成功大大鼓舞了其他学者应用这种术式切除副鼻窦肿瘤,Bridger[3]称赞Ketcham创造了副鼻窦癌

  • 标签: 颅底肿瘤 鼻窦肿瘤 眶内肿瘤 手术入路 鼻窦癌 神经外科医生
  • 简介:目的探究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牙科于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附着龈不足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行口腔种植修复术,观察术后临床效果。结果6个月后,所有患者均有良好的口腔卫生,种植体基本稳定,无明显炎性反应,BOP位点百分比达23.7%,探诊深度PD为(1.82±0.34)mm,改良菌斑指数mPI为(0.72±0.81)、出血指数BI为(0.73±0.62),治疗后有效角化龈宽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修复术中采用附着龈重建可以有效改善附着龈宽度、促进牙龈稳定,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附着龈重建 口腔种植修复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