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许多学者先后对东北林区桦木属的分类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种及种下分类等级意见至今不一致,给综合开发利用桦木类群资源造成了混乱。笔者经多年深入林区实践、调查、采集标本,结合种群特征、地理分布、生境特点综合分类,不以蜡叶标本作为唯一依据,鉴定了桦木属种及种下等级,基本上同意傅沛云(1995)对东北林区桦木属的分类。但笔者认为东北白桦(B.mandshurica(Regel)Nakai)应视为独立种,取消栓皮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var.phellodendroidesTung)名称及英吉里岳桦(ermaniiCham.var.yingkiliensisliouetWang)名称,卵叶桦(BetulaovalifoliaRupr)不应该降为柴桦变种(BetulafruticosaPall.),仍为独立种。
简介:东北蕨类植物计24科51属140余种、变种,是中国北方蕨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根据属的现代地理分布,东北蕨类植物可划分成7种地理成分,其中以北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所占比例最大,反映了本区系的温带性质。区系中包含了东北亚蕨类植物区系的2个特有属,30个特有种,是东北亚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本区系与周围蕨类植物区系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与朝鲜的共有种多达104种,与日本的共有种达100种,与俄罗斯远东的共有种为81种,与华北地区的共有种72种,与秦岭地区的共有种70种,与蒙古的共有种53种,与西伯利亚的共有种46种,与北美洲及欧洲的共有种各为39种。根据蕨类植物的分布特点和种类组成,将东北蕨类植物区系划分成4个区,即长白、大兴安岭、蒙古、华北蕨类植物区。长白区有蔬类植物124种,东北亚特有成分主要分布于本区,是东北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华北区有蕨类植物87种,喜温喜热成分较多,反映了东北蕨类植物一定的热带、亚热带亲缘;大兴安岭区有蕨类植物43种;蒙古区有蕨类植物近30种,多耐寒、耐旱种类。东北蕨类植物的垂直分布带谱是很明显的,以长白山为例,海拔500m以下为落叶林蕨类植物带,海拔500—1000m为暗针叶林?
简介:本文利用11个微卫星多态位点检测东北林蛙(Ranadybowskii)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6个东北林蛙种群的75个个体分布于中国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11个位点在所有种群中得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10个不等,平均5.6个;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72,属于中度多态。基因分化系数(FST)分析表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种群间遗传分化显著(P〈0.001),基于Nei'sDA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树和AMOVA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准确性。因此,建议将分布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东北林蛙划分为两个单独的管理单元加以保护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