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爱好观赏鱼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孔雀鱼是一种很容易养殖的观赏鱼,繁殖能力也比较强,可以带给我们生的惊喜和长的愉悦。但在大批量养殖孔雀鱼的过程中,却难免受到一些传染病的侵袭,其中让人防不胜防并且杀伤力很大的便是孔雀鱼尾病。

  • 标签: 孔雀鱼 繁殖能力 观赏鱼 大批量 传染病 杀伤力
  • 简介:自发明拖网渔法以来,渔民一直在设法使拖网上纲尽可能提高。

  • 标签: 拖网 渔法 渔民 网上
  • 简介:8月28日至30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的中国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上,辽宁省葫芦岛市参展的"兴城多宝鱼"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商家和观展者的眼光。其特殊的地方在于,每条多宝鱼身上都带有一次性使用的二维码专利标签,将养殖、流通、消费等环节全部纳入二维码溯源体系,从养殖场到餐桌,一扫即现,全程了然,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 标签: 二维码 多宝鱼 中国广州 国际渔业 溯源体系 养殖面积
  • 简介:光合细菌固定化是一生物新技术,本文报导了利用这一技术去除水体中氨氮的效果,在运输鲤鱼鱼种中比添加游离光合细菌运输成活率提高10.9%;比对照组成活率提高13.9%。氨氮去除率敞口篓(96.44%),优于密封篓(71%)。本文并对固定化光合细菌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固定化光合细菌 鲤鱼鱼种 运输成活率 氨氮去除率 水质净化
  • 简介:《惠州市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已于近日出台实施,是广东沿海地级市首部关于海岸保护与利用的专项规划。根据该规划,惠州“蓝色引擎”环大亚湾新区将形成“一轴、一、旧湾、多岛”的海岸空间结构,建设绿色海岸、

  • 标签: 海岸带保护 专项规划 惠州市 利用 市级 广东沿海
  • 简介:2013年4月24-25日观察了大辽河口碎波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共采集浮游动物4类16种属,其中淡水种类11种,半咸水种类5种,优势种为砂壳虫(Difflugiasp.),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ochlearis),桡足幼体(Copepodid)及剑水蚤(Cyclopssp)等;密度的峰值出现在4月24日8:00(4504.28ind.·L^-1),原生动物、轮虫类是影响密度变化的主要组成成分,占昼夜平均密度的78.0%;生物量高峰在4月25日20:00(23.757mg·L^-1),桡足类生物量占99.5%,占昼夜平均生物量的91.6%。大辽河口碎波浮游动物种类与浮游植物种类、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初春大辽河口浮游动物丰富,为鱼类性腺发育、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 标签: 大辽河口 昼夜变化 种群结构 浮游动物
  • 简介: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东连偃师、巩义市,西临新安县,隔河与吉利区相望,南依洛阳市区,是一个农业县.辖9镇1乡、228个行政村,总人口46万人,耕地3.8万公顷.黄河自西向东在孟津流程60余公里,境内水库面积0.6万余公顷,鱼塘1.2万亩,莲塘1万亩,稻田2万亩,水面资源丰富.2009年各类水产品年产量1.38万吨,产值1.5亿,位居一市八县二区之首,占全市水产品产量近一半.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孟津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 标签: 健康养殖 养殖带 培育孟津
  • 简介:6月1日,中国-东盟现代海洋渔业技术合作及产业化开发示范项目国内单位推进会在广州举行。据悉,该项目是广东省获得的第一个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广东省海洋渔业参与“一一路”建设揭开了新的篇章。

  • 标签: 海洋渔业 技术合作 广东省 东盟 产业化开发 示范项目
  • 简介:2007年和2013年夏季(7月)在大兴凯湖(中国一侧)9个采样点调查了沿岸浮游植物的种类、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7年夏季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5种及其变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38%和35%;2013年夏季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39种及其变种,以绿藻为主,占44%,与2007年相比较,藻类种数减少了16种。浮游植物数量明显下降,与大兴凯湖旅游业发展、农田废水排放导致的污染加剧有关。优势种从2007年的8种、以硅藻为主减少到2013年的5种、以蓝藻和绿藻为主,说明水体有富营养化的倾向。2013年浮游植物的丰度与生物量均小于2007年,这与2013年的洪水相关。从1#采样点到9#采样点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依次减少;2013年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比2007年减小;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却比2007大,即受人为干扰少的区域多样性指数高于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

  • 标签: 大兴凯湖 浮游植物 动态特征 多样性指数
  • 简介:将体质量(14.12±0.27)g的点石斑鱼Epinephelusmalabaricus幼鱼饲养在室内循环水、直径40cm×水深50cm池中,每个池中15(G15)、30(G30)和45(G45)尾,投喂常规饲料,每周测2次水质。6周的养殖结果表明:养殖时间和放养密度均影响点石斑鱼的生长、存活和水质。养殖过程中,成活率为80.00~93.33%,养殖时间延长,密度越大,成活率越低,G15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G45组(P〈0.05)。试验结束时,点石斑鱼的增重率(WGR)变化在(97.17±1.01)%~(99.79±0.22)%之间,特定生长率(SGR)在(1.62±0.32)%/d~(1.65±0.43)%/d之间变化,G15与G45间差异显著(P〈0.05),而各组鱼的肝体比(HIS)、内脏比(VSI)和肥满度(CF)差异不显著(P〉0.05)。G45组的平均溶解氧浓度(DO,5.13mg/L)显著低于G15组(5.79mg/L)(P〈0.05),而无机氮(DIN,1.331mg/L)、化学需氧量(COD,2.27mg/L)和活性磷(PO43--P,0.189mg/L)却显著高于G15组(P〈0.05)。

  • 标签: 点带石斑鱼 室内 循环水养殖
  • 简介:3月15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举办"广东蓝色课堂"第二期学习会,特别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作了主题为"学习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的专题报告。《海洋与渔业》记者借此机会,就广东海岸的保护与利用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问题采访了朱荣远教授。

  • 标签: 海岸带保护 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 规划师 利用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