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在鲁迅的杂文里,曾多次谈论过照相,其中1924年写的《照相之类》是鲁迅照相的名篇。鲁迅自幼生长在绍兴,年轻时赴日本东京留学,归国后又随民国教育部迁入北京,由于鲁迅有两个国家三段不同地域的生活经历,他对照相的所见所闻要比一般人多一些,加之他用社会学的视角观察照相,所的照相具有相当高度。尽管文章是透过照相揭示社会深层问题,但谈论的照相部分,仍丰富了中国摄影史的内容。

  • 标签: 《论照相之类》 鲁迅论 日本东京 生活经历 深层问题 社会学
  • 简介:“中国摄影家大PK”山东招远站的活动与前几次相比又有一层新的意义,即此番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的加盟。以摄影创作与研究而立意的“中国摄影家大PK”,因女性的参与,就比以往的活动多了若干观照的维度,多了些可资比较的意义。此站仍遵循以往的基本规则,摄影家们自行选择拍摄题材,独立制定拍摄计划,并且自己安排拍摄时间,各自前往拍摄地点。

  • 标签: 女摄影家协会 创作方式 表现性 民性 照片 诗性
  • 简介:许多人大概都有这个经历,到达一个拍摄点后面对美景狂拍不止,结果洗印出的照片多数令你大失所望。过去通常认为是因为这些人不善于从摄影的角度去审视拍摄对象,但实际上多数是洗印时处理不当造成的失误。有了数字后期制作这个得力的工具,我们发现许多过去认为没有价值的片子经过精心制作,观赏价值大大提高。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 标签: 后期制作 摄影创作 数字图像 阶调调整 颜色调整 花卉拍摄
  • 简介:段琳琳(以下简称段)如何区分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胡颖(以下简称胡):这两个学术概念经常被使用,对其异同说法不一,我的看法是:“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是摄影领域中最能呈现摄影社会功能的两大重要门类,它们都具有记录、见证、留存社会生活历史面貌的共同责任、使命与担当,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视觉形象文化形式。

  • 标签: 新闻摄影 对话 灾难 纪实摄影 学术概念 社会功能
  • 简介:2011年7月11日~13日,第二届中国摄影家响沙湾国际摄影周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响沙湾景区成功举办。"中国摄影家响沙湾国际摄影周"是《中国摄影家》杂志社与内蒙古响沙湾旅游有限公司联合在浩瀚的沙漠之上打造的一个摄影文化品牌。

  • 标签: 摄影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湾 中国 影像传播 国际
  • 简介:对于数码相机像素数的飞速提高,人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如果哪一年数码相机的像素数没有翻番。反倒让人觉得有些不正常。从早期的35万像素、80万像素到曾经流行的200万像素再到最近出现的600万像素,数码相机的像素数增长从来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很多厂商把竞争的目标盯在像素上面,于是使得众多消费者在选择数码相机的时候也仅仅看重像素数这个指标。那么,对像素数的“偏爱”是否能让用户得到适用的数码相机呢?

  • 标签: 像素数 200万像素 数码相机 35万像素 用户 指标